北京将立法规范共享单车押金、停放监管难题
北京共享单车监管有望迈入新阶段。1月1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缓解交通拥堵服务市民出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梁表示,共享单车登陆北京两年多来,解决了许多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但单车的无序增长也造成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的局面,今年北京将推进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的相关立法工作,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共享单车带来的乱停放、押金监管难等负面问题。 立法有望提速 自2016年进入北京市场后,共享单车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截至去年9月,全市已有15家共享自行车企业,投放运营车辆达235万辆,其中八成单车集中在城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成为了有益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是对现有交通方式的创新”,杨宇梁表示,但单车数量的过快增长也造成了许多问题。 为此,北京已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首先是控制总量,去年北京叫停了相关企业的新增投放,控制了无序增长,相关部门还在明确企业是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实现由区县政府组织街道投入人力、物力,帮助企业解决重点路段停放管理难题,同时建立了联动机制,街道巡查人员发现违规停放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处理。 “共享单车乱停放是连续、多发的现象,在治理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杨宇梁披露,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押金监管难等问题,今年北京将重点推进非机动车管理的相关立法工作,力争通过法律进一步明确企业和政府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据介绍,该条例的适用对象包括二轮车、三轮车等,将在法律上对总量、企业总体责任等进行明确,以解决用户押金的问题。 与此同时,北京还将进一步加大自行车专用设施建设,回龙观至上地之间的自行车专用路预计将于今年9月建成通车。 而在缓解北京整体交通拥堵方面,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透露,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停车位做出规划,明确停车区、临停区、禁停区,重中之重是完成二环路停车位规划,做到标识标线依法依归,简单明了,易于识别。 执法权成关键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北京市场上共享单车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等行为,确实到了需要法律法规加以约束的节点。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就表示,立法是一切政策落实和执行的最根本依据,北京要对共享单车业态做出实际监管,制定法律非常有必要。 去年8月,北京市规划院发布《共享单车与电动自行车停放》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报告该报告披露,整体来看,北京市民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总量约为172万-201万辆,当前235万辆共享单车已经超过了上限。“在单车投放过饱和的环境下,更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程世东建议,相关立法可以给予监管部门处罚共享单车企业的权力,一旦骑车用户出现乱停乱放,直接对企业进行罚款或其他惩处,企业再对用户进行资金或信用值的扣除,这样就能尽快敦促用户形成良好的骑行、停车习惯。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则建议,在立法中设立共享单车停放区域的“负面清单”,并将消防通道、盲道等列入其中,一旦违规停放,就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另外,法律法规还要明确运营企业的告知义务,例如要求企业在手机客户端上提供停放提示,提示用户有序停车。”针对押金监管,吴洪洋进一步表示,应该要求企业在存款银行开设专用账户用于存放用户押金,不得私自挪用、转移,用户提出退款要求必须及时退还,确保资金安全。 迈入精细化监管阶段 “在人们印象中,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共享单车管理的‘口径’似乎已悄然变化。”有共享单车研究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人们逐渐摸清了共享单车的发展规律,研究机构对城市的共享单车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业界也开始意识到不能放任共享单车继续“无序生长”了。 实际上,北京针对共享单车监管的相关政策就在逐渐步入精细化时代。去年9月,市交通委经研究决定下发通知,暂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至此,北京将成为继上海、广州、等地后,第12个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城市。一周后,《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正式出炉,明确在坚持总量调控原则基础上,对车辆投放实行动态平衡,且进一步提出了鼓励免押金等内容。 在更实际的监管手段方面,去年6月,北京首个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安装完毕,坐落在朝阳区的新东街、三里屯路、东三环北路辅路等主要地段,该次北京共设置共享单车停车区75处,可容纳共享单车6000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直言,北京的共享单车已超出需求总量,下阶段的管理关键势必要放在对存量车辆的盘活上,“通过对增量‘叫停’能让企业冷静下来的话,对这个行业是利好的,此举不仅能遏制住企业为追求相对份额,而明知饱和而不得不增加投放,还能让各地的共享单车管理上有喘息之机。”在程世东看来,不少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市场过于饱和,不再大规模投放单车,建议这些企业在维持用户粘性之外,能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多做着墨,包括优化开锁模式、提升车辆质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