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3221 |
魅 力 值:619 |
龙 币:10803 |
积 分:4838.8 |
注册日期:2002-12-18 |
|
|
|
推荐此文与大家共享。当我们还在为生活中的琐事不平时,看看这些照片,也许会让你有所感悟,尤其是曾经经历过底部的生存状态后,你将会顿时醒悟,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幸福全靠自己去领悟……[em1
新民周刊:幸福底层的摄影报告(组图)
在社会生活急遽变化,贫富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将底层平民的生活与幸福生存的理念画上等号无疑是一种“作秀”。经典艺术家也常因这种“作秀”而使作品产生争议,如同北京四合院的居民梦想拆院迁楼,而全世界的游客和建筑学家、人文学者等则以文化遗产的名义表示挽留。现实中的生存状态与审美感受、历史价值常常是令人尴尬地抵触和相左。
但对那些出身平民,了解平民,骨子和血液里都是平民基因的艺术家而言,其平民情结可以勾勒其创作的全部范围和表现基调,其浓厚的底层积累使其在表现琐屑的日常生活和简单的快乐原则时,使生活处于平和、宁静、沉着而又宿命的状态。
这一组图片选自上海摄影家陈海汶的摄影集。它们有别于那些借助生活中的极端场景和人物而震慑人心的作品;也有别于玩弄技巧、思维怪诞、想象特异,使人诧异费解因而“莫名震惊”的作品。这些摄影创作朴素天成、不事雕琢。那些操持日常生计的无名之辈至今仍在照片中默默无闻着,但他们在我们熟稔的近20年的生存记忆中非但未曾模糊,反而勾起了亲切的感伤和淡淡的乡愁,仿佛尘封了很久的邻里往事和生命中记挂的特殊情景,重又呈现眼前。这一瞬,名利场和俗世间的种种冲突烟消云散,素朴的生活还原和恢复了我们作为人类的天性和自满。所谓幸福的感觉,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陈海汶通过摄影作品所诠释的幸福辞典中,常常出现的是这样一些俗世画面:
拥挤的画室,悠然的烟斗,云雾缭绕神游天际,这是边缘画家的幸福生存;
没有空调的年代,一把把躺椅斜在街边,左邻右舍家长里短,打发炎夏时光,这是市民阶层的幸福生存;
觅一份清闲的工作,一张报纸一杯茶,每天的生存面积可以八小时规则地丈量,这是恍在眼前的工薪族的幸福生存。
照片的拍摄者坚持认为自己追寻的生活理想和照片中的人生精神是一致的,即幸福地生存——身处浮世但心平气和,探求至境而决不苛刻。在最寻常的作息和不经意的生存状态中抵达艺术和生命的本质。
摄影无需造作与修饰,它能将本质最真实地还原。透过镜头,陈海汶将日常生活中最平实的场景所蕴含的深刻挖掘出来,把人与情感这一朴实的主题所赋予的哲理记录下来,传递给历史。无论在上海的马路弄堂间,在城镇乡村的传统边缘,他的作品始终包含了一种普遍的人性,那就是在平凡和日常生活间追求幸福生存的感觉和愿望。
越过镜头,陈海汶的关注对象不断跳跃:从某一单个的个体迁延到某一人群,继而又从某一人群回复到某一单个的个体,由此,“幸福生存”的主题实现了个体、人群、区域的融合统一。这种对生存状态的追踪关怀唤起人们对于“幸福”与“生存”概念的反思与再认识。
20年的影像启示我们:痛苦总是单调而微不足道的,唯有幸福虽是简单,却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在经历了底部的生存状态后,你也许会猛然发现,生活毕竟是这么美好,幸福隐身于平凡的背后,它是可以被感知,被追求,被表现的。(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7日新民周刊
摄影/陈海汶 撰稿/陈鸣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