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sage
sage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9411
魅 力 值:160
龙    币:7491
积    分:6091.7
注册日期:2003-09-20
 
  查看sage个人资料   给sage发悄悄话   将sage加入好友   搜索sage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sage发送电子邮件      

续二

06

“红舞鞋”与新周期


      回顾海航集团过去十余年中的多轮并购扩张,除了早期为了生存而被迫收购地方航空公司之外,2004年之后的海航似乎被套上了一双安徒生童话中的“红舞鞋”,在越滚越大的负债与不断爆发的危机中不停奔跑。


      2004年到2008年期间,海航的多元化战略几近失控,旗下囊括了航空、商业、物流等八大业务板块,子公司总数超过700家。在通过大新华航空上市整合业务的努力失败后,海航随即陷入了经营危机。


      就在这一生死关头,“四万亿“刺激政策及各地方政府与银行联手“放水”,为此后数年的中国经济体系内增加了数十万亿规模的货币供给。海航立刻抓住了这一机会,以不断并购中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再度以上市公司报亏“撇账”的方式,一举摆脱了前期坏账。


      但在这一轮扩张中,海航寄予厚望并投入巨资打造的物流业务板块,再度随着市场周期下滑与上市冲刺失败,而陷入新的巨亏之中;而集团在“豪赌”物流业务过程中,与外部投资者所设下的“对赌式”融资协议,成为令其被迫展开新一轮并购的资本压力。


      2012年前后海航经历了一轮大规模收缩重组,撤销多个区域总部、关停200多家企业并将其八大业务版块收缩至五个。


      但就在此时,金融监管体系“政策松绑”所催生的金融混业形态,再一次将中国金融市场推入规模空前的广义信贷膨胀与“资产泡沫化”进程,存在多年的“土地证券化”融资模式也在“大资管”市场催化下,变成了几近失控的“货币创造机”。


      短短数年内剧增近百万亿规模的银行资管与理财资金,与估值膨胀至270万亿元规模的房地产市场相互激荡,催生了规模空前的资本泡沫与影子银行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本已进入收缩调整周期的海航再次抓住机会,借助新机场扩建与“造岛模式”带来的新增土地资源,继续以“土地银行”模式展开一系列境内外“超级并购”。


      然而,在连续两轮信贷膨胀推动下的产能过剩,已经无力再支撑这场“泡沫游戏”。


      经济学家、原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指出,2008年国内统计钢铁产能过剩时,是4亿吨需求,6亿吨产能,“三分之一过剩”;而到了2011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推出后,变成了“6亿吨需求,12亿吨产能”。


      迅速膨胀的地方债务推动下的资产泡沫,在带来社会成本急剧增长,社会整体生产率大幅下滑的同时,令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不断“脱实入虚”,陷入依靠杠杆融资维系的“资金空转”困境。


      樊纲坦言,如果没有房地产限购和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房价飙升、炒房团满天飞”的房地产狂欢可能持续两三年甚至更久,之后就是资本市场崩盘与真正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别说恢复增长,是否出局都不知道”。


      十九大之后推出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正是为了通过未来数年“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危机应对与调整,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乃至更长远的健康发展赢得历史机遇。


      在新的政治经济周期下,草莽式的混业金融业态正面临着统一监管的新约束,负债式收购的“转杠杆”滚动模式已无法持续;信贷资金回表对银行带来巨大不良资产压力,逼迫银行们不断收缩信贷规模;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在统一监管的短期限制和租贷并举长效机制下,也将在整体上进入资产价格平稳下行阶段。


      面对这一轮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过去十余年中以持续不断的“负债式收购”扩张到今天的海航们,是到脱下那双“红舞鞋”的时候了。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8-02-13 11:40:0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8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