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看了芳华,感觉
领导在慰问演出前训话,讲到: 观众是前线下来的,身体上受伤,有许多是心理受伤。最后大喝“准备好了吗?”但是下边却没人答。又问了一遍“准备好了吗?”才得到齐声的回答。-----这不是部队的作风啊。 已经参军了到部队的人,竟然军礼都不会。手掌心向脑袋的后边。 ----这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怎么可能啊。 还有到处是违反常理的各种情节设定。
可能只有在大剧院里,被大画面和逼真的声响刺激着,才会忽略思考具体情节的合理性。被一个个细节推动,跟着自己的感情和感觉走,才会对这些现实中几乎不可能的情节造成的虚假感不生起厌恶的不舒服感。
另外想到:《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里,大学开学时,楼道里和每个宿舍里都在相互的打闹,完全就象个小学生的样子。中学生都不致于做出这种事情了。
这些狗血的情节,为了创新,为了渲染气氛,这些与骗子有什么区别。 人的一生,由于智慧有限,只能活在各种自我制造的,或是所谓艺术制造的假象里了。 人的念想,接受感受到的东西,与人的生命轨迹有什么关系?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