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节水型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如何将宝贵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是各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必须直面的课题。我区自去年启动节水型区创建工作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节水型社区、村庄覆盖率达41%,超过考核标准的35%;老旧小区节水器具覆盖率为99%;园林绿地和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率达97.5%。 作为节水型区的重要考核指标,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是重中之重。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主要从事疫苗生产制造,耗水量相对较高。近几年,该企业在节能节水方面下了大力气,不仅成立了节水办公室,还对企业内部的耗水设备专门进行了维修、改造。 “纯化水间原来是24小时运转,现在经过改进,变成白天运转,夜间暂停,这样一来,一天就能节水100吨。”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宣传节水知识、优化工艺、改造运行程序等一系列措施,公司已于去年完成了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工作,年节水量为4.67万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1.91%,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达99.51%,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像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这样的节水型企业和单位,我区共有234个。在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过程中,区水务局积极提供技术指导、水平衡测试,让企业切实享受到节水带来的效益,对完成节水创建的企业和单位,还会提供一定的资金奖励。 在北京化工大学南口新校区,一片碧绿的人工湖为校园增添了宁静浪漫的氛围。据了解,新校区共有两处人工湖,这两处人工湖除了颜值高,其背后蕴含的技术更是大有来头。 “湖区主要收集的是雨水,蓄水总量为160万吨。”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部工程师王晓臣告诉记者,这两处人工湖是整个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一部分,学校的每个楼体、路面、下沉绿地都可以集水,收集的雨水通过管网流入湖区循环使用,当夏季汛期来临时,湖中水体还可通过泄洪沟排出,缓解上游蓄洪压力。 据测算,北京市年均降雨次数约75次,按照收集满50次计算,该系统每年可收集利用雨水25.55万吨,能有效缓解市政排水压力,并改善外排雨水水质。湖区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浇灌,还有一部分进入中水,经过处理之后循环使用,每年能节水1000万吨以上。 区水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还将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362家,民俗节水型村庄15个,并对纳入计划管理的用水单位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分析报告)、管网测漏、台账建立、节水宣传、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夯实节水管理基础,推进新、改、扩建项目及“节水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年底实现11项指标全部达标。
创建节水型区11项考核指标 节水管理基础工作落实到位; 节水型社会建设投入水平不低于2‰; 计划用水覆盖率达95%; 节水设施正常运行率达100%; 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达40%; 节水型社区(村庄)覆盖率达35%; 万元GDP新水用量年下降率达4%; 人均生活用水量达220L/人/日; 主要工业行业用水定额达标率达100%; 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绿地林地及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率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