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商业配置征民意,每个社区至少配两个蔬菜网点
“要是把书店和餐饮结合到一块就好了”“咱们社区应该添个健身房”……昨天上午,回龙观蓝天嘉园社区的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与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讨街区商业怎么配置才合适。市商务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制定的《北京市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昨天起向市民征求意见,菜店、便利店、超市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设施该如何配置,都有了明确的标准,同时,本市街区商业拥有了2020年“保基本”、2035年“提品质”、2050年“有特色”的“三步走”计划。 500米内要有配套商业设施 各街道在为居民建设便民网点时,怎样配置才是合理的?即将正式出台的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一一做出了解答。 “我们提出在街区商业设施配置上,要在密集布设商业网点的同时,注重建设社区级商业中心,尽可能提升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兼顾‘小而精’和‘大而全’。”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居住配套商业设施主要为单点式,面积通常不超过500平方米,其服务半径在500米以内。街区级商业中心体量更大,是多个业态共生的社区消费空间,服务半径在1000米以上,可以设置在靠近公共交通站点的区域,或是配有一定停车空间的临街区域。 “回龙观地区居民这么多,建几个网点才能满足大家伙儿的需求?”听到这儿,回龙观的居民们又有了新的疑问。 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回龙观、天通苑等具有较高人口密度的街道和地区,要重点打造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配套体系,适当通过丰富社区商业业态、提高社区商业网点的平均规模等方式改善居民生活便利性,并通过智能化服务、线上服务和共享服务等,提升社区商业服务可达性。未来五年,这类高密度高容积率街道社区商业网点数量应不少于每千人8个。 根据《标准》,各区的社区商业网点数量都有了明确标准。目前,东城区、西城区每千人拥有的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到8个,到2020年,千人均网点数量将增至10个到12个。海淀、丰台、石景山区目前每千人拥有的社区商业网点数量均不到7个,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8个至10个。 早餐服务确定为社区标配 “希望能开一家理发店”“就餐难,能不能办个老年餐桌”……在民意座谈会上,现场居民不仅关心最基础的粮食和蔬菜,还对多种业态提出了需求。 根据居民的日常需求层次,市商务委将社区商业划分为商业必备业态和品质提升业态,分别对应居民的基本商业诉求和品质提升需求。 在必备业态中,蔬菜零售网点每个社区不少于2个,便利店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早餐服务网点以街道为单位,至少每3000人配置一个,鼓励便利店和一般餐饮企业搭载早餐。社区超市、美容美发、末端配送按平均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配置,对于维修、洗染和家政等居民日常消费频次不高,且“互联网+”服务渗透较高的业态,鼓励互联网平台参与服务。 同时,在有条件、有需求的社区,还应增加书店、花店、咖啡厅、健身、品质餐饮、药店等品质提升业态。 据介绍,这些业态将根据居民生活规律,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三级生活圈。 胡同里可配置便民澡堂 街区商业配置标准并非千篇一律,《标准》首次为历史文化类街区、交通枢纽类街区等不同类型的街区提出了差异化的配置意见。 在胡同平房社区中,将保障社区商业网点数量每千人不低于10个,其中必备业态占比不低于80%,尤其保障蔬菜零售和末端物流业态全面覆盖。由于胡同里老年人居多,将优先进行药店、便民快餐等业态布点,还要适当考虑居民需求配置便民澡堂等业态。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所在街道,《标准》要求减少低端低质低规范化程度的旅游商品店数量,注入连锁化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历史文化街区所在街道社区商业网点数量每千人不少于12个。 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在承载城市行政办公功能的同时,将打造街区商业服务示范区,充分利用36个家园中心辐射本街区生活圈,在保障基础生活服务商业配套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具有一定文化品质的商业业态。 目前,《标准》已在市商务委官网公布,市民可登录查看并反馈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