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委办局扎基层 “回天有我”送文化、卫生6大服务
从盛夏到金秋,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居民正感受着身边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从教育到医疗,从文化到绿化……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源自于“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自8月25日以来,不仅“回天”地区的在职党员、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回天有我”的服务当中,本市17个委办局更是主动为当地居民送去服务,围绕文明倡导、秩序维护、文化提升、健康管理、卫生整治、安全保障等6个方面开展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教育医疗水平跟上了,生活服务配套完善了,文体广场建起来了,社区楼栋敞亮了,“回天”地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政府各部门走进社区 回龙观、天通苑是京城有名的基础设施薄弱地区,从1998年建设保障房起步算起,至今已整整走过20年。八十万的居住人口让这里成为“北京最大社区”,公共服务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职住失衡、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萦绕其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年多来,市委书记蔡奇多次前往“回天”地区明察暗访,聆听居民呼声,研究解决发展短板。8月16日,旨在优化提升当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三年行动计划重磅出台,本市计划投入195.2亿元,在4个领域实施17项任务,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路网建设、交通、供水排水和供电等方面的问题。本市17个委办局也从制约“回天”发展的痛点难点着手,动真格、敢碰硬,依照三年行动计划为“回天”百姓送服务、办实事。 9月中旬,市发改委、市规划国土委、市教委等部门前往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参与到“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当中。 市商务委在回龙观村社区举办了“老字号看望老街坊”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进社区活动,20家涵盖餐饮、食品、中医药等行业的老字号企业走进社区展卖,搭建起了社区居民与老字号品牌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共服务社区居民8000余人,受到了企业和居民的一致欢迎。市卫计委组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在回龙观万龙家园社区联合开展“回天有我”名医下社区义诊活动,来自各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妇科、老年医学等专业的20余名专家为居民进行义诊、咨询和讲座,吸引了500余名居民前来。 为社区送去服务的还有市文化局,“首都市民音乐厅”公益演出走进回龙观北店嘉园社区文化广场,北京交响乐团演绎的交响音乐会让300多名社区居民沉浸在高雅音乐带来的艺术享受中。演出开始前,市文化局还向北店嘉园社区捐赠了3000册图书,首都图书馆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办理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与此同时,市经信委来到天通苑南狮子营村开展了信用惠民进社区活动,通过宣传手册和宣传展板为居民讲解信用惠民等知识。 市发改委党员干部与东小口镇森林大第南社区居民一起,整治自行车棚、清除僵尸车,并在改造一新的车棚里与居民展开座谈,围绕回迁房产权证办理、道路建设、职住不平衡等问题研究解决路径。市规划国土委来到回龙观南店社区现场踏勘剩余集体土地,并通过座谈,提出了“近期选取个别地块整治提升,远期扩大范围研究剩余资源解决回迁、劳动力安置缺口”的工作思路。 市国资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分别在各自对接社区开展消防安全、节约用水、文明养犬、抵制非法集资、禁烟承诺等主题宣传活动。市城管委、市交通委、市委社工委、市水务局、市体育局则直接参与到“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当中,清除公共设施小广告、补种绿植、清洁社区卫生、开展应急逃生演练。连日来,17个委办局分别对接回龙观8个社区、天通苑5个社区、霍营街道和东小口镇各2个社区,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和特色服务带给居民。 软件硬件双提升 出政策、统资源、结对子、送服务,经过17个委办局的帮扶对接后,“回天”地区中小学得以与市属名校共享教育资源,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成效初显,生活服务配套逐渐完善,社区文体设施改造升级,“回天”地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由市教委部署推进的城区优质学校与“回天”地区“手拉手”实事项目中,西城区的育才学校、北京实验一小、育翔小学、中古友谊小学、三里河三小,海淀区的育新学校、清华附中、清华附小、中关村二小、北京石油学院附小、万泉小学等城区优质学校,与“回天”地区11所小学携手合作,未来,城区校将在师资培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回天”地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昌平区今年还将完成10所幼儿园和天通中苑西区小学的移交接收工作,开工建设1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校。明年,将开工建设6所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2020年再开工建设1所幼儿园和2所中小学校。 与此同时,“回天”地区在医疗方面进步显著,今年以来,跨区域医联体建设已初显成效,积水潭医院成为昌平区南部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医院。清华长庚医院成为了昌平区东部医疗联合体核心医院,回龙观、天通苑居民可分别在两处核心医院享受预约挂号、专家出诊等绿色通道。此外,市卫计委还将市级优质社区卫生品牌服务引入“回天”地区,依托月坛和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复兴医院、北京市肛肠医院预约挂号服务。 今年“十一”期间,回龙观首个满足职住平衡的产业融合综合体——北京昌发展万科广场正式开业,为附近10万回龙观新村居民提供了购物休闲娱乐新去处,当地居民逛商场再也不用跑到海淀,改变了昌平八达岭高速以西地区缺少大型商业产业综合体的局面。此外,市商务委还在“回天”地区提出了“两个率先”工作目标,即率先在全市实现每个社区不低于2个蔬菜零售网点的标准,率先在全市大型居住区开展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创建活动,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菜。 在市财政局联系点天南街道嘉诚花园社区和天通苑第二社区,1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地日前也已施工改造完毕,其中嘉诚花园社区场地为一个篮球场大小,天通苑第二社区场地为两个篮球场大小,集广场舞、运动、健身、文艺演出等功能于一体,尽可能满足了居民的各类精神文化需求。 在市园林绿化局联系点东小口镇魏窑村,曾经9000平方米的“私搭乱建”如今变成了休闲公园,附近新添车位百余个,新植树木百余棵,为“回天”地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带起居民共建热 在17个委办局送服务进社区的持续发力帮扶下,“回天”地区居民看到了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了全市支持“回天”地区发展的坚定决心,也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当中。 天通苑南、北街道和社区的在职党员、楼门长、志愿者来到各自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为长椅粉刷新漆、清扫文化长廊杂物以及擦洗社区健身器材,进行空间内改造、升级、扮靓社区的文体活动空间,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修葺一新,天通苑的文体活动变得繁荣起来;在回龙观的龙跃苑、北店嘉园社区等社区,当地还借“回天有我”活动契机引入了时下流行的plogging即跑步捡垃圾方式,参与者在慢跑的同时要捡拾路边的烟头、塑料袋、纸屑等,健康环保两不误,如今,这种新型的周末“绿跑”活动正向整个“回天”地区扩散;在霍营街道,志愿者们统一身穿胸前贴有“回天有我,社会服务”红色马甲,热情高涨地穿梭于各个楼宇之间,捡拾花坛里的垃圾、清理路边小广告、擦拭社区宣传栏;在东小口镇,在职党员和社区居民与市委办局的干部一起,清理自行车棚、为过往行人发放“回天有我”宣传单…… 这些,不过是“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未来,“回天有我”活动还将在现有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围绕创建无违建社区和“门前三包”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吸纳更多的力量,为“回天”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