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生死,旧文及新感
按说,以我最近的状态,不应该再聊这个话题。 可是如鲠在喉,不谈不快。 那么就还是写出来吧。
(一) 我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 对于生死的最初的思考,是高中时候吧。 起因很简单,就是看书有点眼睛疼,眼睛近视了。然后我就想,眼睛失明了怎么办?死了怎么办? 在这有限的生与死之间,应该怎么样活着才算充实,才算有意义? 但也忘了是先思考的生死之间的意义,还是先眼睛疼导致思考的了,一笔糊涂帐。 一直到高考前,思考都是这些无实际意义的形而上的东西。 高考前的那篇文字,集中表达了我的一些思考成果:
" 生命的本质只是一种深深的感悟,感悟到苦痛也感悟到幸福。 我求的什么?不是财富不是名望不是赞赏不是利禄,求只求我成为我所欣赏的我,求只求我在日日的滑落中渐趋成熟和完美,求只求我的价值能得以体现,求只求尽忠于生命尽忠于世界。 我只知道,我充实而幸福地活着。 我只知道,岁月已经赋予了我一份思索的凝重和感悟的灵性,带着这两件珍宝上路,再苦难的人生对我都是一种幸福。 的确,没有一份如此的心性和灵性,再完美的人生也只是一种浪费,因为他根本感觉不到幸福和痛苦究竟有什么区别。"
" 当我们是最清闲的小学生时,我们还不懂得什么是人生。 当我们渴望探讨人生时,我们却要用三年的光阴为五张考卷搏击。 当我们过关斩将跨进另一道门槛,我们又要为新的挑战而努力。 当我们跨向社会,我们说先立足再谈别的。 如此,我们的生命总是新的挑战,新的苦累,但却正是这挑战和苦累雕塑着我们的灵魂,磨练着我们的心性,教给我们说: 这就是生命。"
" 一日日的足迹,一日日诉说,假如有一个仙人告诉我,他能一夜之间让我博古通今,我未必会点头同意,或者说,不可能同意。 人生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假如一生下来便成熟而世故,那究竟是人的幸福还是悲哀呢? 我从不否认我的幼稚,就像不否认我是站在大地上一样。 只是我知道,我总会经由幼稚而走向成熟。"
" 假如因某件意外而导致我心思迟钝,导致我精神分裂,我是将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的——像植物一样地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珍惜时间,却奴役时间;我珍爱生命,却无视生命。 因为时间与生命,交给我是让我驾驭让我使用的,而不是让我好好看着存着的。"
(二) 读研时期,在学业之外,更多的时间继续投入到了书籍之中。新闻报纸上的命案、意外事件,同学好友的生病,家人的病故,都会引起我对死亡的思索。 2004年集中读了一段哲学,从西方哲学概论、各种哲学入门书籍,到东方的《庄子》等等,其中特别喜欢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喜欢他和波伏娃的爱情故事,然后又看了《中西生死哲学》,写读后感《我的生死观》于下:
摘录《中西生死哲学》至此,掩卷而思,突发奇想,述为文字,以《我的生死观》为名,边思边写于下。我一向认为,思考与写作是同一的。因为,我的文字往往是在动笔的同时诞生的,而不是经过周密的思考再去动笔。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思考是从笔尖流出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根本未加思索,就如溪水一般汩汩而出了。也许,思考是内在的,因为我一刻也未曾停止思考。周围的一切事件,上课、看书、听别人谈话,看路旁的花儿,享用夜风,感受阳光,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听广播里的歌儿或新闻,都纳入了我的思索的范围。我是人群中的一个,我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我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我同任何人都是完全平等的,故此我从不欲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于人,同时也不接受任何外来的强加于我的思想。我就是我,在这世上走过,留下了一些称为思想的印记,而后又消散了,归于宇宙之中,渺无踪迹,如此而已。 ——题记 在我的观念里,“生”即是自己同世界相互间发生着偶然或必然、多或少的联系,而“死”便是这种联系的中断。也即是说,活着意味着你同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相互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死亡则是人同现实世界的永恒隔离,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无论是你最心爱的还是你最讨厌的,都不可能再同你相遇。如果死后有感知的话,我想人的感觉应该是彻底的自由和孤独。 其实,我很少关心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存在,有没有来世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连现时现世的光阴都不能切实地把握,既便有来世、有永生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并不在意究竟有没有天国和地狱,我只希望把握此时此刻,今生今世。自由和平等是宇宙永恒的主题,但同时,不自由和不平等亦是宇宙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动力。所以,向往所谓的美好的天堂世界也只能是美好的梦想,梦想实现也便意味宇宙死寂。 人生只有一次。至少在已知的确定的观念里只有一次,死后的存在目前不为人所知,暂且不论。那么,这一次美好的、可珍惜的、单向而行不可逆转的人生之旅也便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全部所有和全部意义了。 我认为,人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各自不同的欲望,每个人都应该被鼓励在不妨碍别人自由之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张扬他自己的天性的自由与追求。然而观现今之世,个个被所谓责任和世俗的攀比压在深渊里,活得沉重而痛苦,这是我自己的所观所见,可能偏颇,但不妨为大家提个醒。分析其原因,其责任多为对上辈的赡养责任和下辈的抚养、教育责任,这份责任无可非议,因为这是人类延续的必须条件,然而可惜的是,当这种责任过于深化、以至于彼此互为约束彼此之自由时,其原本美好的情感也便转化为深沉的负担与压力了。在我看来,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独立、彼此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付出与接受的关系。我不否认“血浓于水”的至理,不否认亲情之间的温馨与美好,并恰恰因为我欣赏这些,而更认为这种温馨与美好来自于彼此的平等、独立和尊重。我不认为一个孩子有权责备父母未能提供他所需的物质的一切,正像父母没有责任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幸福一样。我认为,精神上的教导较之于物质上的一味满足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有钱并不一定幸福,虽然没有钱也不大幸福。因为幸福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是健全的心智、感知生活并享用生活的能力以及创造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和用的什么。总而言之,我认为人应当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走自己真正想走的人生之路。当然,这同时要求你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人是独立的,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便已是你的幸运,其余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世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自由也是一样,自由意味着你完全为你自己负责。 所以,我的人生观,一句话,便是好好地享受、思考活着的过程,而不去求结果。因为,一切的事物,最后的归宿都是虚无。若想超越最终的虚无,是办不到的,那在我们的把握之外。
(三)
2016年10月,我亲爱的母亲因病离我而去了。最亲的至亲的离去,让我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感受。 一个人活着,不光是自己单独意义上的活着,更有着家庭意义、社会意义上的活着。 我们自己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更属于我们的家人、我们亲友。 所以,珍爱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幸福的港湾的话,一个人的离去,幸福将永远残缺了。 虽然这种残缺是早晚要来到的,早晚要面对的,但对于成人和幼童,影响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对于成人,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低落,对于孩子,可能影响的是她整个的一生。 由母亲的离去,对我的内心的打击,推而广之到自己的生死对于孩子们打击,对于孩子们影响,我知道,我们应该更好的活着,更健康更幸福地活着。 母亲的离去,让我更希望有另一个世界存在,这样,我们的亲人并不是那么虚无了,而还可以挂念和想念。 我梦见母亲很少,妹妹梦见不少次,去年十月一,妹妹诸事不顺,先是车子坏了,然后各种小麻烦,忽然想起来是十月初一,该给妈妈烧纸送衣,一念之间去张罗,事事顺遂,车子竟然以10元钱被汽修店修好,事后梦见妈妈穿着新衣说钱收到了,然后妈妈还问,“以后还送吗?”,妹妹说“只要你收得到,我年年给你送!”妈妈很开心。 这次周年回老家,妹妹也梦到了妈妈,说她在那边生活的很好,不必挂念。 没有经历的人,总会对生死看得很淡,也许还会斥之以迷信。
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明白,种种的仪式,种种的讲究里面,其实更寄托着我们哀思,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与纪念。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我们宁可信其有,只是希望亲人一切都好的心愿与祝福,是内心的真诚思念唯一可以表达的途径罢了。 古代以三年为期,即便官员大臣,遇到父丧母丧也要回乡守孝三年,孝期期满才能重新起用。如今虽然无法按那时的制度执行,但三年的习俗在农村还是非常普遍和常见的。入乡随俗,我的母亲还是按照老家农村的礼仪丧制执行的。今后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不知道以后的丧制会怎样执行。 但于我而言,哪怕是在梦里,是在不可见不可知的另一个世界里,知道母亲还在,一切还好,也是莫大的安慰,难得的心安。
(四) 综上,从年少时认为人生应当放纵轻狂,到读研时认为人生应当自主自由,到如今认为人生应当更融合变通,人生观生死观也是逐步成熟逐步变化的。 但内在的观点观念,其实还是一脉相承,并无实质的大的变化。 人之为人,还是应该更多一些过程,一些经历,一些体验,一些感悟,一些收获。 岁月无限,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有时的,如何在有限的时光里过得快乐,幸福,有意义,有价值,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永恒的命题。 这篇文字,时断时续差不过好几个小时,但大部分是在忙别的工作。 断断续续写的我自己也不太满意,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先这么发出来,供以后参考吧。 之所以又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上个周五,又忽然虚弱一次,提前下班回家大睡,周六午间大睡,周日觉得不能再睡,强去爬山,除了一身大汗,好像好些了。 今天虽然还有点虚弱,已无大碍。感觉能自由自主地活着,真的是很可珍惜的一件事,因此而想写这篇文字。 不面临死亡,不思考死亡,就不会懂得生的珍贵,生的可爱。 向死而生,涅槃重生,往往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梦瑾》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