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正式居民 |
经 验 值:151 |
魅 力 值:117 |
龙 币:80 |
积 分:142.9 |
注册日期:2003-09-16 |
|
|
|
人 洞 ! ! ! ! ! ! 恐 怖 经 历 3
死
> 边缘走几趟,再年轻也会很快成熟起来。
> “呸,他会常常去玩,那真是见鬼了。”添金说。
> 村长苦笑:“不只阿宝,没有人会到那里去玩的,我也不知道刚才他为什么会那
样
> 说,真是奇怪了。”
> 这样一说,学生们的好奇心更重了,纷纷出言相询,看起来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也
> 不行,梁应物也只好问村长。
> 梁应物一问,学生们立刻投来感谢的目光,我心里暗笑他果然懂得为师之道,这
一
> 下就收了不少人心,想来在X机构中人际关系也是复杂万分,拿些手段出来,这些小
孩
> 子还不得被治得服服帖帖。
> 看见梁应物开口,村长也不好再隐瞒下去。原来依着他们原定的线路行进,大约
走
> 半天的路,在一处名为鲍家山的小山半山腰上,就有这么一座人洞。这洞在几乎可以
称
> 做绝壁的陡坡上,一个小孩子,是绝无可能跑出那么远的路,到这个就算是成人没有
工
> 具也很难进去的人洞里玩的,所以刚才阿宝肯定是在胡说。小小年纪就说谎,这顿打
是
> 一定要挨的。
> 我却在怀疑,阿宝真的仅仅是因为说谎而挨打吗?刚才这顿打可不轻啊,看得出
阿
> 宝他爹是下了重手。而不仅添金,从村长到几位老人,表情都不太自然。当然,这话
我
> 并没有问出来。
> 几乎立刻就有人提议,要明天顺便去这人洞里看看。
> 此话一出,一方面立刻受到其他学生的响应,另一方面,村长却变了脸色:
> “不能去啊,那种地方,不能去的。”
> 果然,我心里说。
> 村长叹了口气,开始解释原因:“我们谁都没有去过那个洞,老一辈传下来,那
个
> 洞是凶地,谁进去都会有灾祸降临,所以谁都不敢去。”
> 只不过这个原因对于充满的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根本不能成为原因,接受了十
几
> 年的科学教育,怎么会被这样无稽的理由吓倒。
> 不过村长和几位老人看起来都很坚持,大多数的学生都很识相地不再谈这件事,
只
> 有何运开还在说明天一定要去看一看。梁应物见村长满脸担忧之色,只好出言让何运
开
> 别再说下去。
> 晚宴完毕,村长就领梁应物到住的地方,其实就是村民家里。这些村民都是村子
里
> 最富裕的,家里也比较宽畅,可就算是这样,也几乎算是“家徒四壁”。有一家最
好,
> 有一台八十年代产的十八英寸彩电,能收三个台,但不太清楚。而其他没有学生住的
人
> 家,大多数还在用煤油灯。条件之艰难可见一斑。
> 据村长说,就是电,也是前年刚通的。而十年之前,这里还是完全的原始生活状
> 态。
> 安排好住宿,学生们就把梁应物围了起来。所为何事,我和梁应物的心里都有
数。
> “我们要去人洞。”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声音。
> 梁应物早就料想到了这个情况,看到学生们意见坚决,也就同意了。对此我也没
有
> 什么异议,且不说这种传说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就算有什么怪异,不是我自诩,
我
> 和梁应物可不比常人,可以说大风大浪都见过了,难道还会在这山沟沟里翻船?
> 事实证明,我们确实没有翻船,可翻与未翻之间,也就一线之差。时至今日,我
仍
> 为当时的无知和莽撞后怕不已。
> 小村的夜晚非常寂静,家家户户睡得都很早。学生们白天坐了一天车,应该说有
些
> 累了,但想到第二天就要开始的探险,每个人都很兴奋。有些人还玩起了探险的游
戏,
> 黑夜里十几支强力手电的光柱照来照去,惹得村里的几只大黄狗狂吠不止。
> 兴奋过后,抱怨就一点点出来了。白天出了一身汗,当然要洗了才睡,可是这里
没
> 有自来水,只好打冰凉的井水。不说打水不方便,连一个遮一遮的地方也没有。只好
由
> 几个女生站成一圈,把男生赶开,让里面的一个洗。接下来几天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洗
> 澡的地方,所以虽然极为麻烦,也只能将就了。
> 至于不时出现的不知名但出奇地大的各种外形吓人的昆虫,更是不时引起一阵阵
女
> 孩子的尖声惊叫,在安静的村子里传出老远。
> 我和梁应物住在村长的家里。村长家是二楼的房子,五年前起的。听村长说,是
在
> 山里挖出了一支上好野参,卖了好价钱,这才有钱起房子。村长把整个二楼都让了出
> 来,两间房住了四个人。
> 有些事白天不方便聊,晚上就我和梁应物两个人,我和他也很久没有这样的聊天
机
> 会了,趁机问他有关X机构的内部情况。对于这个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的神秘机构,
我
> 的好奇心还真不是一般地大。
> 可是梁应物的口风极紧,对于组织内部的事,就算是我这个好朋友也不愿意多
说。
> 可是他说了几个最近碰到或其他人处理的案例,虽然有些环节说得很模糊,还是让我
大
> 饱耳福。
> 其中一个案例,竟然涉及中国传说中一种非常著名的动物“年”,虽然未曾捕
获,
> 但各种搜集到的证据,都指向这种原以为是古代中国人臆造出来的神奇生物。而这种
生
> 物,又好似和人类在天地间最无法把握的世界的基本构成——时间有所关联。
> 但大多数的案例都不了了之,毕竟以人类现有的科学基础和手段,就算X机构所
能
> 运用的科技要超出一般水准一大截,也还是对种种超自然或自然最本源的现象无能为
> 力。但是听到了像“年”这样的生物真的可能存在,并且还神奇到不可测度,已经足
以
> 让我惊叹这个世界的奥秘真是没有穷尽。
> 第二天6点半的时候,就被梁应物叫了起来。平时在上海做记者,如果早晨没有
采
> 访,9、10点钟起床还算是早的,可这下子没法赖床,好在用冰凉的井水洗漱完毕
后,
> 睡意就被将要进入神农架的兴奋所取代。
> 早饭是清爽浓稠的白粥,配以极鲜的咸菜,一会儿大海碗就见了底。不用梁应物
多
> 说,大家都知道这不比平日的早饭,可以随便敷衍过去,待会儿的路可不好走,所以
就
> 算是吃的最少的路云也扒了一碗半下肚。
> 7点30分,一行14人在向村长和长老们挥手告别之后,踏上了穿越神农架的征
途。
> 当然,所谓的穿越只是在神农架的一角边缘横穿过去。真正的深处,就算是最有经验
的
> 猎人在进入前也必须要有一去不归的觉悟,遑论我们。
> 梁应物走在最前面,拿着指南针,并不时拿出地图对照,以确保方向的正确。12
> 名学生走成一个菱形队列。之所以没有走成最普通的一字长龙,是为了确保在发生突
发
> 事件时,所有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聚拢到一起。在出发前,这些学生都接受过短
时
> 间的行军训练。
> 我走在队伍的偏后位置,这样基本上全队的情况都可以掌握。
> 脚下是积了不知多少年的树叶,我们沿着一条溪水向前走。这里并不是想像中的
不
> 见天日的密林,视野颇为开阔,绿树青山流水,如果不是以现在这样的步速快速行
进,
> 其实还是蛮舒服的旅游。不过听梁应物说,按照正常的行程,我们将在今天晚上到达
第
> 一个聚居地,补充食物和水后,第三天开始就会进入一片原始密林。在那里,就算是
烈
> 日当空,也透不进一点阳光来,要穿出这片密林,得足足走上四天,算是本次探险中
最
> 考验人的路段之一。
> 这里不比寻常的旅游区,那种地方,就算没有路也已经被游客踩出了方便行走的
通
> 道,而这里则仍是完全原生状态,地面谈不上崎岖,可高低起伏,时常要小心凸出地
面
> 的树根,有时还要跳过横倒在地上的枯树。走了两个小时,就连我这个常常走路的记
> 者,背着这么大的旅行包,脚也微微酸了起来。看看正相互谈笑却大多已经汗流满面
的
> 大学生,心想接下来的这十几天,对他们还真是场不小的考验。要知道在之前的村
子,
> 一些行李太过沉重的学生,看看形势不妙,已经纷纷减负,把一些又占地方又碍事的
零
> 食和饮料分给村里的孩子们,倒是让那帮娃子们笑开了怀。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有
几
> 个人背着两个包。我敢打赌,走不到三天,他们又会再扔掉一批东西。
> 几乎所有人的话题都围绕着今天中午就会到达的鲍家山人洞。神秘的神农架里的
神
> 秘山洞,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要比眼前秀丽的景色还要大,朱自力甚至已经开始把人
洞
> 和埃及法老的诅咒联系到一起。不过说归说,这些大学生却没有一点真正的畏惧,而
是
> 抱着看看西洋镜的心态,打算用所谓“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手段”,瞧瞧这个被
当
> 地人视为禁地的人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所在。
> 虽然大家早饭都吃得很饱,但那些碳水化合物早已经转化为能量,在几个小时的
行
> 走中消耗殆尽。中午11点15分,梁应物在溪水旁一处开阔的泥地里停下脚步,让大家
生
> 火烧午饭。十几个人拾柴的拾柴,看火的看火,忙了好一阵,才把火生起来,上面架
上
> 两个盛米的大锅,至于菜,就是些在夏天不容易坏的腊肉咸腿和咸鱼。
> 虽然菜不多,米也有点半生不熟,但所有的人都吃的很香,两大锅饭顿时被一扫
而
> 空。之后稍作休息,探险队继续上路。
> 可能是因为山里人的脚力比我们好的原因,直到下午近 2点的时候,我们才到达
鲍
> 家山。
> 这是一座小山头,约有三百米高,虽然也有植被,但没什么乔木,看起来山体还
是
> 以石头为主。向着我们的是背阴面,一道和地面约呈七十度角的陡坡。整面坡只有一
个
> 山洞,位于离山顶不远处,从下面望上去,尽管有点难度,似乎小心一点,还不是无
法
> 到达。
> 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立刻就要绕道爬上去。梁应物只说了两点:一
是
> 如果实在进不去不能冒险;二是在里面不要待太长的时间,因为我们还要尽量赶在天
黑
> 前到达下一个聚居地。
> 真正开始爬这座山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虽然所有的人都已经把大旅行包堆放
在
> 一起,相信它们还不至于霉运到在这么点时间里就被什么动物叼走。每个人只带着随
身
> 的背包,可是往山上爬了不到50米,人人脸上都已经满头大汗。
> 这里可和在什么旅游景点爬山不一样,黄山也好华山也好,山再高,路再险,好
歹
> 那还是在走人开出来的路,有一格一格的石阶让人信步而上。而爬这座袁公山,简直
比
> 攀岩好不 了多少。在之前的路程中,女生们还颇注意仪表,看到泥潭会绕过去,衣
服
> 不小心碰脏了,眉头还会皱一皱。现在这么一爬,在有些地方甚至要以近似于匍匐的
方
> 式通过,再小心谨慎,能保证衣服不被勾破已经很好了,哪里还顾得上干净于否。好
在
> 这次大家都有准备,带的衣服以便宜耐磨为主,梁应物其实还准备了统一的迷彩服,
只
> 是由于女生们的反对(又厚又难看),才没有勒令她们穿上去。这回山一爬,几个衣
服
> 裤子勾破的人恐怕就要把迷彩服穿起来了。
> 我左手抓着一株小矮树,右手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试了两下,确认了承受力后,
双
> 手用力,很轻快地爬过了这段较陡的区域。前面的路云和梁应物正在招手,看来接下
来
> 会好走一些。后来不时传来惊呼声,女声居多。我不用细看也知道是为什么,我刚才
一
> 路爬上来,少不了要拨开或利用一些粗壮的植物枝干。神农架这种地方,是生物的天
> 堂,不但植物又粗又状,昆虫也是如此,有时候推开一块石头,就会看见一条一尺长
的
> 蜈蚣游出来;晃一晃半人高的杂草,几点黑影就挟着刺耳的振翅声盘旋起来。好在每
个
> 人都擦了当地人做的驱散蛇虫的药膏,黑黑的,散发出异味,其中很可能就有一些蛇
虫
> 的尸体,手脚、脸、脖根部位涂一点,等闲蛇虫不会再靠近。但是换而言之,万一在
这
> 种措施之下还被攻击,多半就会含毒,必须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 我心里却在暗暗奇怪。这鲍家山虽然没有一条正式的上山之路,可是我们走的这
条
> 路,明显要比其他地方好爬得多,与其说是梁应物眼光好,挑了一处方便上山的地方
> 爬,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条被荒废多年的上山小道。回头看一看,一路上来,除了有少
数
> 地方要小心注意之外,大多数地方就是脚下不稳摔下去,也多有可抓之处,出不了人
> 命。只是这人洞现在已经成了禁地,如果这是条多年前的小路,那么当年,是什么人
在
> 这里上上下下呢?
>
> 虽然说有了这条“路”,可是队伍的行进依然很缓慢。我估计梁应物可能很早就开始
后
> 悔了,后悔不该同意去人洞,这下子要能在天黑前赶到下一站才怪,第一天行程上就
出
> 这么大的问题,一定让这个一切都喜欢按计划行事的人很不舒服。不过梁应物这个人
是
> 死硬脾气,心里不舒服才不会说出来,而且他从不做没有意义的事,都爬到这分上,
已
> 经不可能退回去。
> 所有人都站到山顶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上山容易下山难,就算是立刻
下
> 山,回到堆放行李的地方,也得四点多。
> 梁应物终于发话,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不下去看一看人洞也对不起大家付出的辛
> 劳,可是由于时间关系,在洞里呆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 对此,没有人持异议。许多人到现在还气喘如牛,有些人已经开始抱怨,说早知
道
> 就呆在下面看行李了。
> 在人洞的外面,有一块延伸出来的石台,可供人落脚。而从山顶下到人洞,尽管
要
> 比刚才爬上来陡,可还是有供人抓手落脚的地方。不过毕竟这里要比刚才危险得多,
万
> 一没抓住摔了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梁应物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固定好登山的专用绳
> 索。他是个做什么事都预留退路的人,连绳索也用了两根,一根松脱,还有另一根。
无
> 论哪根都足够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 我第一个抓着绳子爬下去,梁应物在上面看着绳索,最后一个下。山洞离山顶大
约
> 有十几米,虽然女生们大呼小叫,最终还是有惊无险,所有人都安然进了洞。
> 人洞里相当宽畅,洞底离地面有四五米高,初看上去洞有近百平方米。在对着洞
口
> 的左前方洞壁,还有一个黑黑的通道,洞中套洞,看来可能还别有天地。
> 这里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平平无奇,整个洞相当干燥,几块散在地上的大石头
上
> 也很光洁,没有水印和被腐蚀的痕迹,这点倒确实有些奇怪。因为这是山的背阴面,
照
|
|
-- http://www4.myelogo.com/elogo_user/692.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