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春,醉吟先生——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是一位怎样的诗人?他饮酒嗜乐,没有书生气;他为官清廉,没有油腻感;他作诗勤奋,不附庸风雅;他政绩斐然,不是自吹自擂。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与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齐名,他的作品被译成多民族的文字,广为传颂。
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五六岁时,传说白居易学习刻苦,以至于读书读到口舌生疮(可能是读书声音大的缘故),手肘也磨出厚厚的茧。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频频,白居易不得不被父亲送到南方避乱。一路上白居易眼看战乱和苛政致使民不聊生,到处是骨肉分离的苦难。从这个时候起,百姓的辛苦和悲凉就成了白居易最初的记忆,在他之后从政的几十年里,无不以百姓的安良为己任,同时创作了大量讽喻和伤感的诗歌。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年轻时,白居易像当时所有书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也拿着自己的诗文拜见名人,希望得到引荐。著作郎顾况拿到白居易的文章,大赞说“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在京城居住也是很容易的”!贞元十六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进士及第。后白居易通过了吏部考试,三十二岁时被授予校书郎,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随后三十四岁又授周至县县尉之职,任职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关注民生的诗歌,长篇叙事诗的巅峰之作《长恨歌》也是在那时完成的。白居易三十五岁被认定为“内相”,当时的宰相多是在此位上提拔的,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
然而白居易因为能亲见皇上,有时越级上书,讨论时政。他得罪了当时的幕僚李德裕,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白居易一直遭此人排挤。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因皇帝用宦官做统帅,当面指责皇帝。当时的宰相武元衡遭藩镇的嫉恨,上朝途中被杀。白居易越级上奏皇帝,要求捉拿凶手。权臣对他十分不满,皇帝下诏谪贬,白居易一夜之间丢了京城的官位,成了江州司马。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从白居易的自画写真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为官的处境还是很忧心的,或许他早知道有一天会成为群臣的对立面,没想到这么快,他就来到了江州。在这里他见到了琵琶女,也写了《琵琶行》慰藉自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前的诗人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转为流连歌姬时,找到了命运的共同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元和十五年,白居易被诏还,在朝中多加了官职,然而满朝朋党之争依然激烈,白居易日见忧惧,于是主动请求外任。长庆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现在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白居易所修建的,百姓纪念白居易的政绩而取名。
晚年的白居易以伎乐诗酒自娱,不再关心朝政,对自己的仕途更是不抱有期望。他自号“醉吟先生”惟以醉为乡。除此之外,白居易还好佛,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佛号“香山居士”,也许是以此避世吧。846年,白居易辞世,葬于龙门山。白居易生前的名气就很大,往来拜祭者络绎不绝,人们到此总喜欢把酒洒在坟前,以至于坟前总是湿露露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相比长安城的繁华,也是繁华之地了。白居易虽然在此做官三年,却留下了三百多篇诗文。江南的美,不在于显山露水的张扬之力,而在于小桥流水,浣女晚归的多事之春。江南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不招摇,不生疏,大概也带给了诗人无穷的想象吧。传说白居易有一个不识字的妻子,每次他写了诗总要读给她听,直到妻子也能听的懂。所以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也能流传很广。
(此文由一枚盛夏的果实在2019-01-24 12:45:43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一枚盛夏的果实》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