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回天”地区,“睡城”快步迈进文化新城
去年8月,本市发布“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迅速行动,以文明创建和文化惠民为重点助力“回天”地区发展。半年来变化如何,记者最近蹲点采访“回天”地区看到,社区里文体活动丰富了、文化品质提升了、不文明现象少了……听居民最常说的就是,主人翁感强了,自己参与建设的家园变漂亮了。
丰富文体活动成常态
正月初七,新年上班的头一天,天通苑溪城珑原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就热闹起来,两委干部王玉、李峰一早就和居民来到会场,为即将举办的元宵猜灯谜活动做准备。红、绿、蓝、黄的纸条摆满了三排桌子,屋顶还挂上了红灯笼和红幡,加上门前的“福”字,活动室里喜气洋洋。
春节前后的“回天”社区,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不下百场,既有节前的文艺汇演,也有即将举办的元宵晚会,不少居民把这些演出当做一年来社区课堂学习的汇报演出,争相报名。如此丰富的文化活动,放在两年前居民都不敢想。自打去年市文旅局为“回天”地区送服务后,“回天”社区的文化意识增强了,举办的文化活动变多了,仅即将举办的元宵节活动就有三十余场。
“回天”地区文化水平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市文旅局积极行动,仅去年就安排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评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7家市属文艺院团,为“回天”百姓带来16场演出,涵盖评剧、话剧、儿童剧、曲艺、民乐等不同艺术门类,让“回天”居民在家门口欣赏高水平演出成为了可能。
有了软件环境,硬件设施也要跟上。春节前夕,随着天通苑嘉诚花园一处由市体育局和天通苑南街道共同支持建设的文化活动室落成,居民告别了办活动需要租场地的历史。时隔两月,记者先后两次前来采访,这个原先堆满杂物的破旧车棚像是“一夜间”变成了图书室、舞蹈室和乒乓球室,令人印象深刻。见到记者,在乒乓球室激战正酣的路景元和朋友们停下手中球拍,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拥有属于自己乒乓球桌的喜悦,“还是室内,刮风下雨都不怕”。
眼下的居民有多高兴,以前开展体育活动就有多困难。长期以来,天通苑地区的大型体育文化设施几乎就是空白,居民基本的文化、体育活动都难以满足。去年,蔡奇书记在“回天”地区调研时要求,市级各相关单位行动起来,要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办一件实事,着力解决“回天”地区各类基础设施的不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去年10月,市体育局积极响应为“回天”地区办实事的要求,相关负责人多次来到嘉诚花园社区调研踩点,研究更新体育健身设施的具体措施。如今,社区门口的篮球场和健身器材已经建成,文化活动室刚刚投用,老中青三代居民都有了自己理想的活动场所。
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还有天通苑第二社区的两个篮球场和健身设施完成了改造升级,霍家营社区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之家”免费向居民开放,溪城珑原社区的儿童之家也装修完毕对外开放,居民开展文体活动有了新场地。
新建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引进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家住回龙观龙泽苑社区的左朝辉感受到了变化,被动应付组织的活动少了,真心实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活动多了,回龙观、天通苑这个曾经的“睡城”,正向一座“文化新城”转变。
维护社区环境成自觉
全市发布“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市属委办局建联系点送服务,“回天”百姓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和决心,也自发组织起“回天有我”志愿活动,为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1月底,全市又发出“志愿促共治,文明助‘回天’”倡议,让这一活动掀起新的高潮。
倡议发布第二天,回龙观镇龙兴园北区社区就召开民主议事会,党员、居民代表围绕社区安全、文化生活、环境绿化集思广益,协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居民代表李淑芹第一个举手发言,“过去在社区督促文明养犬,别人对自己爱答不理,但是‘回天有我’活动开展几个月后,现在只要稍加提醒大家就会自觉遵守,能够明显感受到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龙兴园北区社区所处的回龙观,建成至今已走过将近20年时间,环境脏乱、绿化不足、设施老旧一直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去年8月,“回天”19个社区自发组织“回天有我”志愿服务,号召社区的党员、群众一同加入社区治理。现在,在龙兴园北区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正有越来越多的“李淑芹”开始加入志愿服务队,负责卫生清扫、安全巡查。
前些天,记者来到龙兴园北区采访,李淑芹主动当“导游”:路过自行车棚,她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前后清理对比,照片中曾经堆满废旧自行车的车棚在清理后变得整洁有序。楼道内,过去屡劝不止的堆物堆料现已全部清除,社区文化中心也刚刚完成装修即将开放,曾经死气沉沉的社区正在居民自己的努力下重现生机。
“回天有我”志愿服务,一旦形成惯例,春节期间也不断档。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华龙苑北里社区在初一和初五分别组织志愿者,巡查社区环境监督禁燃禁放,龙跃苑三区组织居委会、物业、保安坚守岗位……正是在无数党员干部和居民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下,才让过年期间的“回天”仍然保持环境优良、安定有序。
在霍营街道的龙锦苑东四区,在党支部带领下,调解了长期存在的居民、物业矛盾,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物业调派人力支援,让社区从脏乱差变为清洁美。如今,龙锦苑东四区还建起了“双服务四报到”的工作机制,楼门一层的墙面都装上了公示栏,居民的各项志愿服务和物业的清洁维修等4类服务都有详细记录,双方做了什么一目了然,自然也就没有了猜忌,形成了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氛围。
提升区域形象成长效
“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市属委办局送服务进社区,改变的不仅仅是社区内部的软硬件环境,还带动了“回天”地区整体形象的提升。
去年年底,昌平区成立综合整治专项小组,对立汤路沿线开展集中整治,并结合“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建起整治长效机制。
时隔两个月,记者再次在早高峰来到天通苑地铁站旁的过街天桥走访,整治后的天桥依然保持良好环境,游商摊贩的身影一去不复返,只有密集的人流有序通过,秩序井然。为配合专项整治,立汤路沿线的过街天桥两侧,还挂上了鲜艳的红色标语条幅,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环境秩序。
从天桥向下望,在太平庄中二街路口处,两名交通执勤员正在维护交通秩序,见到黑车、出租车等在路口停留就上前制止,催促离开,曾经能堵上一公里的支路现在变得畅通无阻。执勤人员说,繁忙路口目前全天有人站岗,春节前后都有人值班,专门针对周边交通乱象进行盯守。
在回龙观,昌平区城管执法监察局回龙观执法队还联合食药、工商、安监、环保、燃气公司等部门,对回龙观地区校园餐厨垃圾、工地施工扬尘和沿街商户“门前三包”落实情况进行联合检查,让无照商贩、店外经营等无处遁形。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回天”地区100处繁忙路口还有一支“百岗千人”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站岗执勤,他们身着统一工作服,手持小红旗,文明劝导、维护秩序,共同为创造“回天”地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的良好环境贡献力量。
在“回天”地区,还有百余支志愿服务团队都在为社区建设默默奉献,回龙观中心社区青年汇开展“回+”周末绿跑16期,吸引近千人参与;紫金家悦社区服务中心发动社区妈妈团建立志愿服务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传统文化课堂和公益讲堂,调动居民成为社区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龙跃苑东二社区党支部发动党员居民成立社区治安巡逻队,百余名队员每天不间断巡逻坚持11年,保障社区平安……
“志愿促共治 文明助‘回天’”活动当天,来自“回天”地区优秀志愿者代表,用自导自演的广场舞表演《礼让斑马线》表达了对活动倡议的支持,在公交站台做了10年文明引导员的龙华园社区居民马金敏说,本次活动给自己和志愿团队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有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今后定将以饱满的热情响应倡议,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社区的创建当中。
正如倡议书所言:“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文化新风融入社区,参与城市治理,居民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共同打造充满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园,昔日“睡城”正在向环境改善、文明有序的“文化新城”大步迈进。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