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坏,是从嘲笑项羽开始的!
来源:恒丰资本研究院 作者:朱建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项羽刘邦的“军事竞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表面上看,谁做最高统治者和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假如项羽做稳了西楚霸王,中国的未来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政治上,项羽更愿意复古,所以他采用分封制度;刘邦虽然也分封了一些子弟,但是在整体上还是采用了秦始皇的制度。 这不是我这篇短文的主题,我更想说的是,项羽失败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心理上的影响。 这个影响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 分析项羽的性格和心理。他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格”。 “英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道义、有尊严、有自信、不愿意倚强凌弱、愿意保护弱小的人、坦率直爽…… 项羽是楚国大将的后代,代表的是贵族精神。 真正的贵族精神不是炫耀富有和地位,而是珍视自己高贵的人格。 贵族精神不是功利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对高尚人格的信仰(现在“高尚”一词正退化为“有财富”的意义,“高尚住宅区”,并不是有伟大人格的人的住宅区,而是有钱人的住宅区。此文中的高尚一词用的是它本来的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精神依旧保留。孔子赞誉“君子”,轻视“小人”。他认为人不是因为做君子有什么好处而去做,如果为了功利去做只能做成伪君子,做君子是一种信仰。而孔子所谓“君子”,本义是指贵族,“小人”本义是指下层民众。 所以君子精神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贵族精神,英雄精神也是贵族精神的一种形式。 秦朝政治暴虐,各地义军纷纷起兵抗秦。项羽是楚军的大将,当楚军的同盟赵军被秦国军队围攻的时候,楚军统帅宋义决定不救赵军,让赵秦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而且在送他(宋义)自己的儿子到齐国做大使的时候,开了一次大宴会。项羽很愤怒,先说如今百姓都很穷,士兵在吃芋头过日子,粮食都吃不上,宋义竟大吃大喝。 随后批评了宋义的策略,最后又说如今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宋义不体恤士兵而殉其私,不是社稷之臣。他杀了宋义,带兵去援赵。 单从策略看,宋义的策略也许并不错。 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宋义的精神不是贵族精神,项羽的不满也更多是针对宋义的“不体恤士兵而殉其私”,也就是说,宋义在仁爱心上有所缺乏。 在战争中,仁爱不一定是有益于胜利的,但是项羽认为它不可缺少。这是一个原则,是更人性的原则,是对仁爱和正义的坚持——即使会在军事策略上吃一些亏。 如果我们为了战胜一个魔鬼而不择手段,如果我们最终战胜了魔鬼而自己也变成了魔鬼,这算胜利吗?在真正有贵族或君子精神的人看来,这不算。 在援赵的战争中,其他的盟军都作壁上观,想等盟军和秦军拼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去坐享其成,而项羽率楚军勇敢地加人战斗,以一当十杀败秦军。 在军事上这是不是最好的策略我不知道,但是在心理上我知道这样的贵族精神和勇敢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它使楚人的性格更为勇敢、自信、正直,使他们的心理更健康。 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意杀死在自己面前示弱的潜在竞争者,放走了刘邦。在后人看来,这是项羽愚蠢的表现。 而在项羽看来,如果没有充分的道义上的理由,仅仅为了铲除竞争者就杀死刘邦,这也是不可做的事情。 正如在西方法治社会中,如果没有法律上认可的证据,即使心里明知某个人犯的罪,也不能把他关进监狱,这是原则。 和刘邦争夺天下时,项羽怜悯百姓的战争苦难,提出“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一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所以即使是刘邦的部下也都承认“项羽仁而爱人”。 在失败的时候,他宁愿自杀也不愿过乌江。 一方面来说,也许是他的坚持精神不够,而在另一方面,是不是他也不忍心为了自己和刘邦的竞争而继续“苦天下之民父子”所以甘心就死呢了?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也许是在尊严上,让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学刘邦那样狼狈逃窜,是项羽所做不到的,那会伤害项羽的骄傲。 在以后的中国,随着朝代的更替,这样的骄傲越来越少,代替它的是所谓的“谦虚”。 是的,刚者易折,骄傲的人面前的危险比较多,如果一个人可以放弃尊严,则生存会更容易。 但是对心灵来说,有尊严的死和没有尊严的活着,也许前者更有价值。 我想到一句话叫做“家有千棺出,其家好兴旺”,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非常勇敢不怕死,这个家也许会经常因此而死人,但是这个家是兴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