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知乎」为什么老一辈那时带孩子那么轻松,对比现在带娃就像伺候祖宗一样?
作为两岁娃的妈妈,我来给大家总结几条公理。公理嘛,就是不需要证明,反正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第一公理,负责的爸妈会尽全力照顾孩子。 第二公理,小娃永远不知满足,永远索要更多。从这两条公理就能推出来,父母越是努力对孩子好,孩子就会索取更多,然后就会更累。
不说远的,就说我们爷爷奶奶出生的那个时代,父母能给孩子的顶多是二十分的精力。二十分的能力,不能保证孩子不挨饿,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受冻。甚至不能保证孩子活下来。生十个死四个,正常。襁褓里没奶饿死了,正常。稍微大一点感冒风寒死了,正常。再大一点门口水坑淹死了,正常。大家都不当回事,孩子嘛,多生几个总有命大活下来的。
再往下,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爸妈出生的那个时代,父母能给孩子四十分的精力了。四十分的能力,孩子基本不挨饿了,也不太受冻了。大人多看着点,生三四个可能都能活了。我爸家姐弟四个,我妈家兄妹三个,都活下来了。至于教育啥的,随缘吧,反正保证你们吃饱穿暖,姐姐带弟弟,哥哥带妹妹。有学上你们就去上。哎哟还能考大学?不错不错你考去吧。什么家庭辅导,什么课后班,有吗?
等到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父母给我们六十分的精力,就已经开始感叹养儿不易了。为啥?能吃饱了就要研究营养均衡,能穿暖了就要研究美观大方。上学已经是标配,就要研究课后班补习班。马路上车子开始多了,就不能放任孩子乱跑。别的孩子开始学英语了,那孩子你也去上。要高考啦,全家一级战备,考不上?爸爸妈妈攒钱给你送出国!
等我们孩子出生的这个年代,对于父母的要求已经快要高到天上去了。曾看过一段特有意思的话: How To Be A Mom in 2017: Make sure your children's academic,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mental, spiritual, physical, nutritional, and social needs are met while being careful not to overstimulate, understimulate, improperly medicate, helicopter, or neglect them in a screen-free, processed foods-free, GMO-free, negative energy-free, plastic-free, body positive, socially conscious, egalitarian but also authoritative, nurturing but fostering of independence, gentle but not overly permissive, pesticide-free two-story, multilingual home preferably in a cul-de-sac with a backyard and 1.5 siblings spaced at least two year apart for proper development also don't forget the coconut oil. How To Be A Mom In Literally Every Generation Before Ours: Feed them sometimes. 翻译:在2017年如何当个好家长?你要确保你的孩子学术、情绪、心理、灵魂、身体、营养、和社交的需求都得以满足,同时你还要确保自己足够小心,不要过度操控孩子,也不要忽视他们;不要错误用药;不要变成直升机式家长;不要给他们看过多的电子屏幕,不要给他们吃过度处理和转基因的食品;远离负能量,远离塑化剂;对身体要有正面态度,对社交有足够的谨慎度;平等同时又要保持权威;给他们足够的滋养同时要保持他们的独立;温和但不要过度容让;最好在家里讲N种语言,最好住在cul-de-sac(这个很难翻,指的是老美住房规划的一种,是住宅区内的死胡同形状,门前有个几家人共用的区间,很少有车出入,被认为是养娃最佳户型),有后院,养2-3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手足关爱,并且孩子年龄间隔至少两岁从而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别忘了使用椰子油。
在我们之前的年代如何当个好家长?别饿死崽。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之后爆笑不已,同时也觉得……嗯,so true.
在孩子没出生之前,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打定主意要给孩子至少八十分的爱。结果孩子出生了,小家伙就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八十分的爱是当然要有的。而孩子永远不知满足,她并不知道父母为了给她这八十分已经付出了多少精力。她只觉得,我的需求没有完全满足,我要哭!
嗷嗷嗷嗷嗷!
如果20分的爱是把孩子扔一边随便哭,40分的爱是孩子哭了大人想哄但是太累了拍两下完事,60分的爱是孩子哭了大人尽量抱,抱不动了就放下拍拍,80分的爱就是孩子哭了要至少两个大人轮流抱着哄。
但是孩子会觉得,抱着哄不够,你要竖着抱,我要看世界;不光要抱,你要走起来!在家里走不够呀,我要出门看花看草看天空,你抱我出去走!不许停呀,走起来!不许停啊,爬楼梯,朕好喜欢爬楼梯的这个颠簸感!啊你怎么停了?嗷嗷嗷嗷嗷嗷嗷!你做深蹲啊,上次你做了二百个,抱着我上上下下的好舒服,这次你怎么不深蹲了?我要你深蹲啊,嗷嗷嗷嗷嗷嗷!
累不累?这能不累吗?
这是独生子女才有的享受,孩子多了谁也享受不着。
上次,我逛超市看到一个人高马大的白人妈妈,她带了四个娃。老大老二大概是五岁和八岁,在下面推着购物车走。老三大概三岁吧,坐在妈妈推的购物车的车子前面。购物车里面还放了个婴儿提篮,里面装了个几个月大的新生儿。在我看到这个家庭的期间,新生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如果是觉得“必须给孩子八十分的爱才对得起孩子”的父母,新生儿哭了妈妈必然要抱起来哄,唱歌吹口哨又拍又颠,非要孩子脸上洋溢起幸福快乐的笑容才算可以长出一口气放下。然而,这个带着四个孩子的妈妈必须全程看着那三个大孩子,阻止他们狼奔豕突上蹿下跳,她哪有那个精力去管几个月的宝宝?对不起你哭吧。反正你安全着,吃饱了,换了尿布,没病没灾的,你不高兴那你哭吧。
再说吃饭的事。以前条件不好,孩子是怎么吃饭的?家里平时可能就是些玉米糊涂粥,条件好了蒸个鸡蛋糕算过年。婴儿没牙,那就喝粥吧。把菜叶子切吧切吧煮粥里都算讲究的。
现在呢?大米白面加上N种粗粮,南瓜玉米芋头小米黑米换着吃,生怕孩子哪天吃腻。鸡蛋每天一个;换着花样研究,今天是不是可以打个虾丸?明天煮个西红柿鸡蛋面?哎呀这周煮了两次西红柿鸡蛋面了,孩子是不是该吃腻了?那做鸡肉玉米粥吧,哎呀鸡肉是不是抗生素多呀?牛肉咬不动,那打牛肉丸?……辛辛苦苦咣当咣当做了半天,孩子接回家,尝一口,小嘴一撇:“要吃面面!” 妈妈刚想瞪眼睛,一边外婆忍不住了:“好好好,外婆给你做面面!”
能不累吗,你说说?
再说说孩子哭闹的事。
举个例子。我娃极爱一种画着狗狗的酸奶,已经养成习惯每天晚上从幼儿园回家就要直奔冰箱去拿一个喝。假设某一天她回到家忽然发现酸奶喝完了,妈妈没有及时补齐,小嘴一瘪哇哇哭,怎么哄也哄不好。
怎么办?
选项A:走,跟妈妈去超市,买酸奶去!
选项B:宝宝,我知道你特别想买酸奶,但是现在家里没有了,我们吃苹果好不呀?你看这个苹果它又圆又大……(省略哄孩子五百字长文)
选项C:(瞪眼睛)哭什么哭?一边去。
是吧,作为一个想当个好家长的人,是不是感觉只能选A或者B?也就是说,要么付出时间,要么付出精力,总要拼尽全力地试图让孩子情绪稳定、同时又要给孩子很多的爱和安全感。
然而这个问题是我们父辈、祖辈从来不用考虑的。首先他们没有冰箱,其次他们冰箱里不会有每天必须喝的酸奶……再次,如果孩子要什么东西没有要到滚地哭号,果断选C,没有大巴掌抽你就已经是真爱了。
以上几个例子只是见微知著……越是试图做好家长,越是努力想给孩子最好的,就越累。因为你会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你会尽自己的全力去满足那坨根本不知什么是满足的小混蛋。
但是,真的必要吗?我曾经看朋友转给我的一篇心理学研究文章,说现代社会,有一撮人,非常不快乐。他们似乎什么都有了,可是就是不快乐。
他们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从小不需要为了账单操心。他们的父母努力给他们提供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带着他们去博物馆,去旅游,给他们安排补习班。他们的父母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既有规矩也有权威,这些人都觉得父母足够好,与父母是“最好的朋友”。然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快乐在哪里。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他们接受了好的教育找到了好的工作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社交圈,有美好的原生家庭,可是他们就是不快乐。
这篇心理学文章,把这些人的不快乐归结为“父母太完美了”:父母们太过小心翼翼地育儿,做到了自己能力极限内的最好,然而孩子因此对父母抱有了潜意识的亏欠情绪,觉得自己必须做到完美才能达到父母内心的期许(虽然父母可能从未这样对孩子表达)。这使得他们潜意识内害怕失败,也错过了在叛逆期内追寻自己内心的机会。同时,由于父母太多的关注,这些孩子缺乏了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因为总有父母兜底。
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说实话,心里是浓浓的“这都什么鬼”。……养孩子就是这样,也许你做多了,反而是错。每天给孩子一桌子饭菜选择,于是孩子就越来越挑食。孩子稍有哭闹就又抱又哄,于是她稍微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立刻要求妈妈的关注。父母每天关注她的心理,于是她就失去了自己默默一个人独处,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每天检查作业,于是她就觉得检查作业是爸妈的事。
可是,话也得反过来说。每天不给孩子好好做饭,孩子就沉迷垃圾食品薯条可乐。孩子哭闹不抱不哄,孩子就失去了安全感和与父母的亲密连接。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孩子遇到了霸凌也不敢说。父母不检查作业,于是孩子破罐子破摔不写了。……你到底做到哪一步才是对的?你应该做六十分还是七十分?……对不起没人知道这个完美的线在哪里。你不可能成为完美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的孩子。他长大之后也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如果你做少了,他就说他缺乏父母关爱没安全感。你做多了,他就说父母给了他太多压力让他没有机会追寻自我。
“我们一辈子等着孩子对我们说谢谢,而孩子一直等着我们对他说对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