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这家眼科企业“跨界”生产防护服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昌平区具备研发能力和医疗器械生产条件的企业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很大贡献,这其中就有一家眼科医疗企业,“跨界”做起了防护服,为疫情防控生产关键防护物资。

这家企业名叫爱博诺德,原本是从事眼科医疗产品研发,疫情发生后,企业积极响应区市场监管局号召,立刻组织在京人员到岗进行场地改造,将公司生产人工晶体状体和角膜塑形镜洁净生产车间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车间。
“爱博诺德有10万级无菌洁净厂房,体系建立较早,生产三类的高风险的人工晶体产品质量一直都很过关,经过筛选确定可以生产医用防护服。”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工作人员刘稳说。

场地有了,但接下来筹备生产设备却遇到了困难。爱博诺德公司生产经理刘韦介绍,车缝机是生产防护服的关键设备,但是好多工厂都没有开工导致设备极度短缺。于是企业转变思路,打算购买一些二手设备,但因疫情物流中断,二手设备需要到天津自提。通过多方沟通努力,最终合力在高速封闭、大雾天气的条件下将设备顺利拉回。
刘韦告诉记者,无菌车间改造会影响人工晶体等眼科畅销品产能,但是面对国家需要,公司毫不犹豫投入转型,超速度保质量生产防护服。区市场监管局多次到现场指导、把关,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评,优先安排现场检查,帮助企业尽快取证。

据了解,目前,全球公认的防护服等级质量最高标准是美国杜邦公司垄断的特卫强材料。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国内唯一能与特卫强各项性能标准对标的同类型材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防护服,与市面上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SM材质相比有更多优势,可透过空气和水蒸气,但排斥水基液体和气溶胶,可屏蔽细小颗粒和尺寸最小1微米的纤维,经过了抗静电处理,不含硅。这种防护服既可用于抗击疫情一线最危险的ICU病房的防护,也可用于高级病毒实验室研究人员的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