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鱼得水
鱼得水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0361
魅 力 值:671
龙    币:21358
积    分:26887.3
注册日期:2007-05-28
 
  查看鱼得水个人资料   给鱼得水发悄悄话   将鱼得水加入好友   搜索鱼得水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鱼得水发送电子邮件      

英国防疫措施的思考----转发

英国的防疫措施的思与考


这两天大家都在讨论英国的防疫政策,各种观点都有,甚至五花八门,真知灼见的少。


全球面临的新冠,现在有很多未知的条件下,我们能怎么做?要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政策,这是很理性的话题


对疫情的“认知”,英国专家和德国专家,他们的观点高度一致(日本)!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爵士(Patrick Vallance),德国柏林Charite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地位就如钟南山,纯粹从科学角度的分析:


1:病毒会长期存在,“新冠病毒不可能被“消灭”,有3个原因:第一,可以传人的“中间宿主”没找到。中间宿主不一定是“野生动物”,万一中间宿主是鸟类呢?第二,新冠病毒和人体的结合能力太强,德国科学家发现是SARS的20倍,太适应人类了;第三,全球大流行,中国能对全世界闭关锁国吗? ”

他俩观点都认为病毒会长期存在,英德两位专家评估“最差”的情况,也就是没有药物和疫苗的情况,未来一年内没有疫苗生产的,我们要渡过2020年底的冬季;即使疫苗成功,还不能说100%!因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变异快;再次,目前药物最可能有希望的就是瑞德西韦,但还没正式上市,但也是感染之后的药物。


2 两种情况下才能结束病毒的流行。第一种情况是有效的疫苗;第二种情况是需要历时几年好几轮病毒流行后的“群体免疫”,群体免疫:因为新冠病毒基本传染系数R0是3,在感染全体人口的2/3之后,也就是60%-70%人口获得群体免疫,病毒就相对平衡。


3:不同国家的防控手段,只能改变病毒的流行曲线。最好的曲线是“平滑”增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医疗资源,进行“常态化”的治疗;而不发生医疗挤兑的“次生灾害”


以中国来说,“半休克”的防疫,类似于人为强行把病毒流行在短时间内拉到最低(外省0.97例/10万,远低于流感150例/10万),这个现在是好,但经济上牺牲太大了,社会生活太不正常了。而经济搞不好,社会不正常,也是会死人的;第二,“半休克”准备到几月?5月必须恢复正常了吧?恢复正常后,新冠病毒还是会开始流行;第三,恢复正常后,病毒新一轮流行,对湖北以外省来说,有免疫力的人太少了,微乎其微,病毒再次“犹入无人之境”。届时怎么办?又是一个个的“封城”吗?


英国不特别地人为强行拉低曲线,他们希望现在的防控手段,能让流行波峰尽量延长而平滑,让尽量多的人感染而开始产生群体免疫(群体免疫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几年,但现在开始,免疫的人多点总是好)。这样到了2020年冬天,英国的风险会小很多。但英国的问题是,如果没控制好,现在就和意大利一样爆发,挤兑医疗资源怎么办?(参照日本,新加坡现在做的)




我们怎么客观面对新冠


1, 我们对“新冠病毒”要有敬畏之心,客观认识新冠,不能轻言“胜利”,没有疫苗很难胜利。


2, 如病毒会长期存在,那现在国内防控的政策,骑虎难下——“半休克”到啥时候?复工之后,病毒卷土重来怎么办?决策层要科学认知,或至少要有一个应对病毒长期存在的B计划,尽量减少社会经济总的影响


3, 需要科普!公布疫情数据,客观解读,让民众能更了解病毒,做好自我防范;政府还要让民众真正了解“没有疫苗,就没有胜利”的客观现实;政府还要让民众摘下口罩,换成勤“洗手”的有效防护


4, 放开科学讨论,才能提高整体素质,客观应对。下次流行,还是非常需要各种“谣言”、“吹哨”来预警 


5,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需要非常当心!持续高风险,直到有疫苗!


6, 英国和德国政府和专家,真的不是傻子,也不是不顾人民死活的政客,也不是为了消灭贫困老人减低社会负担。他们的防疫思路是科学的,有远见。

他们现在就敢告诉人民真相:“你们很多家庭,会失去挚亲”。


7,构建合适的防疫系统,让全体国民能够参与国家的防疫策略,尽量减少疫情波动和损伤,重点推动疫苗的研究,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训,准备好物资,让整个社会有序高效的防疫新冠。


8,理性研究日本,新加坡,德国,英国,美国的防疫政策,科学研讨,重设预案。


防疫新冠的历程,也许我们还处于初春



--

2020-03-17 11:29:5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7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