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C939
C939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40927
魅 力 值:0
龙    币:63274
积    分:75353
注册日期:2015-10-29
 
  查看C939个人资料   给C939发悄悄话   将C939加入好友   搜索C939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C939发送电子邮件      

陈列平:病毒特效药问世之前,应当利用大自然的力量

耶鲁大学免疫学教授陈列平认为,当前抗疫的策略应当从强调居家封闭转向鼓励人们到空旷的户外活动,并开放公园等公共空间

https://bbs.hlgnet.com/2eadba69-a86b-4bf4-8562-913e776ee9c1" alt="1581476444261863_480_320.jpg"/>

耶鲁大学免疫学教授陈列平近日表示,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气温与病毒有必然联系。流行病多发于冬季,原因在于气温升高后,室内通风和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借助自然的力量可以稀释病毒的浓度,进而可以减少传播的几率。图/财新记者 梁莹菲


【财新网】(记者 张继伟)气温升高有助于缓解新冠病毒疫情吗?耶鲁大学免疫学教授陈列平近日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气温与病毒有必然联系。流行病多发于冬季,天气变暖往往会降低传染速度,原因在于气温升高后,室内通风和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借助自然的力量可以稀释病毒的浓度,进而可以减少传播的几率。他进而认为,当前抗疫的策略应当从强调居家封闭转向鼓励人们到空旷的户外活动,并开放公园等公共空间。

“病毒相当于寄生虫,需要寻找宿主才能存活。在当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情况下,对抗病毒一是不让病毒侵入人体,一是靠自身免疫力。”陈列平称,新冠疫情以来,一度有数据显示感染病人中70%是家居感染。这是因为冬天人们都在房间里,容易近距离传播。随着天气转暖,开窗通风、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病毒稀释,而阳光中的紫外线本身亦有利于杀死病毒。

陈列平目前担任美国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和免疫学教授,长期从事基础免疫学机理及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曾经首创以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业界公认的免疫学权威。


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病人大部分(约85%-90%)为轻症和中症,靠自身免疫力即可自愈;转化成重症的病人,有一些病例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特别是年龄大、有基础病的患者。还有一小部分病例是免疫过强引发炎症风暴,打击病毒的同时,导致器官损伤甚至衰竭。

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陈列平表示,预防感染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高人体的天然免疫力(innate immunity),“人体中抗体,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诸多细胞因子,在病毒侵入早期常常起很大作用,如果是轻症,就可以扛过去。而增加天然免疫力的一个基本办法是锻炼身体,健身时发热,血液循环加快、都可以增加天然免疫。”陈列平称,现在对天然免疫预防新冠还没有很好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不过坚持户外运动、但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都是很好的办法。

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陈列平表示前景不太乐观。在他看来,新冠病毒有较高的自愈率,疫苗真正受益的人群只有10%左右,原则上用治疗的方法比较好,或者是治疗与疫苗相结合。

“疫苗的临床试验是个主要的瓶颈,一个临床试验要得到有效的、安全的结果,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于新冠病毒,由于试验对象有自身的免疫力,100个人中疫苗可能有效的只有10人或更少,因此需要上千人的试验才行。而由于试验的人群是高危人群,本身也有伦理上的困难。”陈列平举例说,艾滋病研发疫苗就遇到过类似问题,疫苗完成试验的都是在非洲的易感人群,给性活跃的青少年试验疫苗,看几年后多少人感染了AIDS,而最后也没有研制出成功的疫苗。新冠疫苗研发实验的周期,一般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才能得到初步的临床结果,“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阳性结果,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目前已广泛临床应用的流感疫苗,陈列平坦言,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比较大,“流感病毒上面的蛋白经常改变,免疫系统常常不能准确识别,只能针对每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根据不同变化,制备成疫苗,把可能流行的先挑出来注射,有猜测的成分在里面,有效性不太理想。因此尽管有疫苗,流感还是每年都会来。相比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目前的变异不大,可能会相对好一些。”

对于进入临床试验、被戏称为“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陈列平表示,它的原理是抑制RNA的合成酶,在疾病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抑制病毒复制。“就像被毒蛇咬了,还没损害神经系统前,解毒药物是有效的。如果病毒已经造成很大损伤效果就不太好,因此它的适用人群会以中轻症为主,防止病人演化成为重症”。他也坦承,针对中轻症药物的临床设计很不容易。由于多数病人会自愈,变成重症的比例很小,因此实验人群规模要很大。对于对照组的管理也不好做,因为一旦出现病情进展从伦理上不能硬扛,需要采用其它措施或药物,“这会不会干扰结果,也是问题。一般来说,容易出明确结果的药是针对重症的药物,因为病人已经没有太多其他办法,受到干扰较小,容易判断用药效果。”

至于国内热议的提取康复病人的“血浆抗体”的治疗方法,陈列平表示这是免疫学最原始的做法,原理是康复病人血液有抗体。但这只适用于个例,广泛应用不可能。“治愈病人血浆里的抗体往往并不多,病人还有可能有其它疾病,会出现交叉感染等等。现在用基因工程的办法可以大量合成重组抗体,安全性有保障。抗体治疗的缺点是效果不持久,因为抗体只能在体内存在几周时间,不可能产生持久的保护。”

新冠病毒感染未来会走向何方?除了发展疫苗和特效药物外,病毒也有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变弱乃至消失的可能,“不少病毒就是这么消失的,因为从病毒的自身进化来看,只有变弱才能获得更广的传播,太强的病毒把宿主杀死的同时自身也就消亡了。”至于英国、德国提到的“群体免疫”说,陈列平表示,人群中出现大量的被感染者,形成免疫力阻碍病毒进一步传播,“这是原始的做法,也就是没有办法时的办法。现代医学还是会尽量提供对症治疗,帮助病人争取到时间,最后由免疫系统来清理掉病毒。”


2020-03-18 10:34:4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