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共享用工”还有“斜杠青年”,北京巧解用工难题
一场疫情,让“共享用工”这个词一夜爆红,也让人力资源领域进一步认识到灵活用工的巨大作用和发展前景。人才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拥有庞大用人需求的北京,近年来一直在灵活用工上探索,合理调动人力资源,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建筑工人实现“淘宝交易” 郑鹏和他的团队成员给建筑工人创立了一个找活儿的平台,起名叫“点匠”。郑鹏说,“点匠”是一个面向建筑、装修、安装市场的短期用工服务平台,把建筑施工方的临时用人需求和农民工的劳动力资源整合在一起,根据农民工工种、经历和平台的智能评估数据自动生成个人简历,同一包工头手下的工友还可以形成一个“班组”,方便企业大批量雇佣工人;企业则将用工需求通过“发布活源”的功能发布在平台上,实现供需双方的自行匹配。 “点匠”注册用户目前超过100万人,并已成功为10多万农民工匹配到合适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点匠”采用了类似淘宝担保交易的支付方式,用工方可以选择预付资金由第三方机构托管,完成工作后,工资由第三方直接发放给工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农民工的欠薪问题。 网上实现用工“淘宝交易”,许多用工单位也尝试内部管理创新,灵活用工。 均豪不动产股份集团是一家综合型不动产管理服务商,公司的劳动力主要就是保安、保洁、保绿、保修这“四保”人员。集团有多个子公司,分别承包了很多园区的物业项目,过去每家子公司单独招用一大批工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招工难和用工荒,而且效率低下,员工收入不高。后来,集团把各家子公司之间的业务打通,不再纠结于这名员工到底属于哪家公司,只要是集团的项目,哪里有需要,这名员工就会被派到哪里工作。这种方式解放了人和场地之间的关系,把人和项目灵活结合在一起,人工效能提高了80%,员工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斜杠青年”一人可上多种班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在服务业占比高达81%的北京,许多年轻人尝试这一自由的就业方式。 小尹的职业有好几道杠。首先,他是一名专业演员,因为家境不错,他并没有把演戏当做谋生的工具,纯属出于爱好。所以他只接自己喜欢的角色,有一搭没一搭的,一年下来,演出的时间可能也就是两三个月。更多的时间,他游走在世界各地,用相机镜头记录绝美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旅行期间会撰写游记,是好几家杂志的撰稿人。同时,小尹还经营着一个记录自己旅行见闻的微信公众号,算是新媒体运营者。这些年,他还一直经营着一家咖啡厅。这么算来,小尹算是“四栖”劳动者了。 近年来,包括设计师、软件开发、创业策划、财务会计等岗位出现了大量的灵活用工现象。相应的灵活用工平台也应运而生,比如猪八戒、云账户、薪行家、工猫、好活……求职者可以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随时到平台上找活儿,很多具备多种技能的人才也由此成为“斜杠青年”。 政府指导“人才共享” 灵活用工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就业保障平台,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和社保线上服务。 今年疫情期间,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指导下,FESCO推出共享用工平台,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人才共享”在线平台向全市发出“招募令”。目前,FESCO的“共享用工平台”已经与1615家企业沟通调剂用工需求,掌握缺口近5万人,有近5000人报名希望调剂到其它企业就业。 禾绿餐厅的小梅,大年初三就回到了北京,原本是为了应对春节期间餐饮服务高峰的,没想到却遭遇了疫情,餐厅几乎停摆。坐吃山空,每月至少三四千元的开支让小梅愁眉不展。“穷途末路”之时,公司采取了灵活用工的方式,将她安排到了便利蜂工作。从餐厅服务员到便利店店员,技能要求变化不大,所以小梅很快就适应了新工作,工资也和原来差不多。 近日,在朝阳区人力社保局的推动下,100多名共享员工到沃尔玛、永辉、物美上岗。朝阳区的操作突破了以往共享用工的思路,将这些员工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兼职,认定员工在与原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之外,与用工企业同样存在劳动关系,工资由用工企业发放,同时给劳动者上一份兼职工伤险,以解决员工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同时,对于推荐这些员工的人力资源公司,政府还按照每人10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朝阳区的做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将为灵活用工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