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成长史:中国式监管创新的胜利
8月25日晚间,蚂蚁集团同步向上交所科创板及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文件,迈出A+H上市关键一步。 这是蚂蚁首次公布业务核心数据:2019年营收超1200亿元;6成营收来自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年活用户超10亿,连接商家数超8000万;过去一年支付交易规模为118万亿元……主要业务指标全面领先行业。 尽管每股发行价格和目标估值尚未披露,据彭博社最新消息,蚂蚁的目标估值为2250亿美元,总筹资金额30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此次蚂蚁上市,无疑将是中国金融科技登顶全球的标志性事件。 这不是蚂蚁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整个中国金融科技体系的成功。荣耀不单属于蚂蚁,还有它的对手们,以及监管部门。 蚂蚁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金融科技的进化史。而这种进化得以延绵不绝,除了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的创造力,也离不开中国式的监管创新。 企业创新与监管创新同时发生,二者相互雕琢、彼此成就,共同实现螺旋式上升。一禁了之,堵死创新的空间,从来不是中国金融科技监管的选择。 1、当记金融监管一功市场不是完美的,也并非全能,监管亦然。 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近年来多次出现的中小银行风险事件,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P2P网贷和“714高炮”等乱象。 监管相对滞后、监管手段不够先进、运动式治理……在议论金融监管部门时,从学界到媒体,时不时会有提及这些。 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成就,尤其在金融科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全面地理解监管。 中国的移动支付,很早就走在世界前列;从理财、借贷到保险等金融服务,均实现了高度数字化,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体验惠及到更多的人。 还有更直观的,以蚂蚁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巨头,放眼全球都是翘楚。近年来巨头们致力于将金融科技向海外输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新冠疫情突袭,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巨大冲击。得益于金融科技的高度成熟,我们得以通过各种无接触服务,有效实现科学防疫与复工复产。 倘若将这一切完全归因于市场和企业自生自发的结果,是极不客观的。 从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到金卡工程,再到组建银联、征信中心,金融监管部门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在金融科技创新的路上,相比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来自监管的包容更加关键。 平心而论,过去多年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所做出的改革努力,值得被铭记;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不该被低估。 2、蚂蚁与监管的互动复盘蚂蚁过去这些年来的成长脚步,你会发现,在它的每个重大节点上,都离不开监管部门在事实上的包容。 2003年,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次年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独立,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而第三方支付牌照直到2011年才首次下发,中间相隔接近8年,央行保持了足够的善意与定力。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开启互联网金融元年,但在当时争议不断。监管部门没有出台打压政策,而是坚持边走边看,直到2017年9月1日证监会才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的流动性进行适度约束。 2014年,二维码支付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在此过程中,央行起初出于对安全性的担忧采取干预措施,但在与市场充分沟通之后转变态度,尔后二维码支付迎来大爆发,成为中国移动支付的主流模式。到2017年末,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 2015年,花呗、借呗诞生,引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热潮。从早期的网络小贷模式,到之后的联营贷款模式,均具有开创性,监管部门亦选择了包容。今年7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意味着蚂蚁所引领的互联网贷款模式获得监管正名。 2018年,蚂蚁推出相互宝,几乎复制了余额宝的爆红之路,很快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相互宝在问世之初,一度触碰到了红线,经过整改之后仍然不乏争议,监管部门并未一禁了之,而是顶住压力继续留出试错空间。 这些年,蚂蚁一路走来,就是一个闯荡无人区、摸着石头过河的征程。它并非无懈可击,不可能永远没有偏差、没有失误,这些既需要市场也需要监管去纠正。 监管往往并非后知后觉,其所面对的决策因素要错综复杂得多,既要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还要巧妙调和新旧利益主体的矛盾,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担当是无法胜任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蚂蚁的成功,也是中国式监管创新的胜利。 3、开放、妥协与灰度研究当代中国的崛起,创新者与监管者的这种互动,会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 我想起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09年的一次讲话,题目是《开放、妥协与灰度》,摘录如下: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这三个词,在我看来,是对中国式监管创新的最好概括了。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指责监管条文不够严密、具体,但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创新的时候,监管部门才有足够的空间选择“枪口抬高一寸”、留出一条门缝。 因为创新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并且很难完全规避其破坏性。既要我们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又寄希望于不出现任何的风险和乱象,这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既希望有一个精致细密、滴水不漏的监管体系,又希望能够保持市场的活力与创新精神,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如果亦步亦趋,完全照搬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我们又何以弯道超车呢? 今天中国金融科技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监管者与创新者的有效互动,二者相互雕琢,使得消极、不利的一面被及时限制在红线之内,同时积极、正向的一面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施展空间,最终彼此成就。 没有这种监管创新,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在今天的各个领域,类似的探索都在不断上演。 大道至简。恰如伟大设计师所说过的: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