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小编特意走访了位于观里的一家经营了8年的便利店——华盛超市。超市的曾老板今年三十来岁,属于比较年轻就进入到这一行业的,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面对现状和未来的。
观里百态|便利店
“疫情期间那肯定是会受影响的。”曾老板说。
华盛超市作为一个在社区临街底商驻扎8年的老店,俨然成为这条街上驻扎最老的一家便利店了。
按照往年的营业额粗算,夫妻二人一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用曾老板的话来形容就是“大概和俩人平常上班也差不太多。”但受疫情影响的去年,去年全年的收入仅能勉强收支平衡,“这样看来我们还是赔本的,比起你们上班有保底工资,我们就相当于没拿到工资。”即使是疫情过去之后,超市的收入依然不算很景气,不仅客流量减少了,很多人单次的花费也少了。
“就拿烟举例吧,那种比较贵的烟现在就不是很好卖了,不像十块二十块的烟(没怎么受影响),很多人就不怎么买贵的烟了。”曾老板在卖出一盒烟后,比划了一下烟柜。
意外与收获“当时疫情那么严重,国家有难,我们上不了一线,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曾老板毫不犹豫的加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并承包了整个社区隔离住户物品采购的工作,和志愿者一起配送上门,其中的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
“说起来,当时也没想要赚什么钱,”曾老板笑了笑,“我就在这里开店,也住在这儿,是这里的一份子,这么多年都有感情了,更多的是想要为大家做点什么...”
华盛超市在这一年面对疫情时期的表现,使得超市获得了2020年度“回天文明商户”的荣誉。在疫情之后,超市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客户,有了更多的稳定客流,使超市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有了这些为社区服务的经历,社区居民对于华盛超市给予了更多的信任,会更多地选择到华盛买东西。
小编感慨道:人和人之间的温暖是相互的,付出真心,就会得到真诚...
回归到日常的超市经营,小编继续进行了采访。
应对电商的冲击
2020年,新零售的战火蔓延到线下后,社区便利店已然成为厮杀最激烈的一块阵地。受到网购,各种买菜零售APP的冲击,便利店经营者都人人自危,曾老板对此也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他的观察发现,线上买菜业务主要面对的客户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对于价格不敏感的一类用户,电商业务可以送货上门的优势就被放大。从华盛超市的订菜量上就能体现出来,“年轻人在这里订菜的比之前要少了。”
曾老板认为,便民超市面对线上的竞争,应该更多发挥便民服务的接地气儿和有亲和力的优势。“其实在价格上我们也并没有太多劣势。毕竟人家做线上嘛,平台用户习惯一养成,价格一点一点就涨起来了,和最开始的外卖一样。而我们超市扎根社区,就是最后一公里,没有配送费等费用,最终还是会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
“小区里除了年轻人,还有很多不太会玩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往往就是直接给我们发微信,我们这边到货了再通知他们。这些老人,涨一点钱就会有反应,对价格非常敏感,他们对我们有着很强的需求。这一部分人群的线上业务最终还是会落地到线下的。”
多元服务与经营小编了解到,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华盛超市长期以来和周边社区合作,进行了很多的便民服务,包括代收快递、代买菜、自助机服务等多项业务。
“这个自助机装在这里占了一些地方,抢了一部分商品的位置,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但客流上确实也增多了,大家也方便很多。”这台自助机可以购买燃气,提供水电缴费,ETC服务,养老助残金融服务等。
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不用跑银行排队,对居民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小编和曾老板进行交谈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5个人来到自助机办理业务,其中有3人同时还在便利店里购买了商品。很多居民都是专门来这里进行业务办理,还有一部分顺便会在店里买一些日用品。
除此之外,很多社区居民都习惯了疫情期间的“代买菜”业务。于是华盛超市增加了代买菜、水果等服务“我们现在基本是订了之后居民来拿,有些特殊的我们也会送。”便利店的代买业务价格相对大市场的菜价基本上差距在几毛钱左右,甚至有些菜会比周边的菜店都要便宜一些。
这种服务居民的经营思路受到了众多居民的认可,使得华盛超市成为这一片底商中最有年头的一个商铺。
“虽说这些服务不能直接获得收益,但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便利也能获得些客流,而且有些人在用了自助机后,还会特意买一点东西再走。”曾老板笑着补充道,“大概是有点不好意思吧。”(完)
编后
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抢夺菜市场,社区电商火热的当下,小编认为除了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真诚服务社区居民的意识和这种时间情感积累的温度,是人工智能时代不能取代的,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