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中国空间站,将有什么实际作用?(文章较长,请打开链接看全文)
唐驳虎:中国空间站,将有什么实际作用?2021年06月17日 08:52:01 来源:唐驳虎

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 核心提要: 1.有人疑惑聂海胜57岁上太空是不是年纪太大了?实际上在国际空间站,55岁左右是很主流的年龄,航天员需要学习多门知识,经历专门训练,经验也很有用。本次出舱太空行走,将采取新老结合的方式,完成6-7小时的出舱作业。 2.航天员首次入住“天和”核心舱,这意味着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相比于既往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天和”舱内空间提升到了110立方米,相当于从“宿舍间”,搬进了“大平层”。航天员在轨时间也得以从1个月延长到3个月,乃至6个月。 3.神舟12号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还将验证物资补给、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另外飞船返回技术也有提升。随着繁重空间站任务的展开,航天员飞天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从小步快跑式的补课式追赶,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空间站常态化运营、科学实验应用与发展阶段。 4.太空站建设的意义,在于利用空间资源进行太空探索和前沿科学研究,后续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甚至为有朝一日移民外太空积累基础。目前太空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占比较高,包括应对不治之症的药物纯化研究、骨保护蛋白研究、微生物疗法研究等等。 
6月16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神舟12号飞船任务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乘组名单。 首飞乘组名单:聂海胜(指令长)、刘伯明、汤洪波。 备份乘组名单:翟志刚(指令长)、王亚平、叶光富。 6月17日9时22分飞船发射升空,这既是时隔5年,中国航天员再度进入太空,更是中国空间站CSS开启载人运行阶段。 
(此文由jashong在2021-06-17 10:01: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