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地区:优先投放天通苑人才公租房等1万余套保障房
在7月21日举行的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副区长冯志明说,回天地区将制定优化住房支持政策,优先投放天通苑人才公租房等1万余套保障性住房。
“回天地区位于‘三城一区’枢纽地带,是人才和劳动力的蓄水池。”冯志明说,回天地区将紧抓国家实验室和“两区”建设重大契机,联合未来科学城、对接中关村科学城,协同创建融合拓展区和服务共享区,更大尺度范围推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记者获悉,昌平区将依托回龙观东大街—太平庄中二街城市发展活力廊,聚焦智能硬件、文娱消费等主导产业,新建天通科技园打造创新孵化集群,推动存量孵化器向加速器转化,到2025年双创空间可冲刺百万平米。
回天地区将诞生多个城市发展微中心。冯志明说,昌平区将以城市轨道建设为契机,沿地铁13号线、市郊铁路东北环线设置黄土店、新龙泽等5处微中心超百万平米,最大限度布局商业产业及公服设施,集成功能、资源和服务,搭建创新活力集散地。
向外联动方面,将以昌平自贸区组团为驱动,加快实施地铁17号线、北清路提级改造等跨区交通项目,贯通织密回天地区与周边组团交通路网,提升整体运行效力;同时,聚焦先进能源、先进智造、医药健康关键赛道,加快生命科学园三期规划建设,保障小米智慧工厂等十余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投产,新建华联等大型商业金融综合体200万余平米,有效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促进就业人群北向回流。
记者获悉,昌平区也将推进服务共享,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重要位置,制定优化住房支持政策,优先投放天通苑人才公租房等1万余套保障性住房,制定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一同唱好“双城记”“三城记”。
老百姓在家门口将更有获得感。据介绍,昌平区将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为牵引,政府端串联实施雨污分流、电力改造、闲置空间利用,居民端并联推进停车规范、加装电梯、环境美化,合力建设幸福社区;以三大商圈改造提升为牵引,市场侧开展业态更新、设施提升和智慧管理,政府侧进行公共区域环境整治、空间集成和文化营造;以19个分区组团优化提升为牵引,探索多元营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注入社会资本、引入社会经验,集中连片进行织补改造,携手共绘美好家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