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观网发布
观网发布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2085
魅 力 值:36
龙    币:3334
积    分:1852.2
注册日期:2014-01-25
 
  查看观网发布个人资料   给观网发布发悄悄话   将观网发布加入好友   搜索观网发布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观网发布发送电子邮件      

京城风雪“疫线”的志愿场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京本轮疫情发生后,共青团北京市委第一时间联合属地发布志愿者征集,截至目前,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共招募志愿者近3000人,青年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一线,协助属地开展摸排、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运送等工作,他们有的是社区青年汇的社工,有的是公职人员,有的来自社会各企业,有的仍然是在校大学生。


  一声号令,他们化身为抗击疫情的青年战士,在疫情防控中留下了青春的身影。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抢与快、保与护、拼与爱,是此次青年志愿者最突出的青春底色。



抢与快:摸排、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抢在病毒前边


 “东湖街道从明天开始每天需要50名志愿者上门辅助核酸检测,您能否抢时间组织一下?”11月3日,当朝阳团区委工作人员张晓菲把这条短信发给北京链家团委书记王颖时,已经是18点了。


自打11月1日17点起,张晓菲的心就紧绷着一根弦,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2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分别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其活动点位涉及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和陈经纶中学分校,她第一时间咨询了附近街道的团干部,是否需要志愿力量,并告诉他们“有需要,随时召唤!”

image.png

原来,11月4日,东湖街道的居家隔离人员需要进行第四天上门核酸检测,希望志愿者能“搭把手”,帮着医护人员完成扫码和贴条形码工作。“像这种紧急的志愿招募,我们一般会优先考虑以公司为单位的组织化动员。”张晓菲告诉北青报记者,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日常联系比较多的链家。“链家的店就坐落在小区门口,经纪人扎根在社区,让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人熟地也熟。”张晓菲说。

image.png

王颖接到信息后,深知这次任务的紧急,她重新打开电脑,对比着社区名单,逐一联系在这些社区运营区域的负责人,不到一个小时,50个人就报名完毕。本以为可以喘口气,社区又提出,需要每个志愿者的电话,王颖又调出公司内部通讯录,从数万个名字中将50人的电话号码“匹配”出来。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有时候输入一个名字,重名的有数十个,王颖需要挨个确认,时针指向11,王颖终于完成名单统计和信息交接。11月4日早晨8点30分,50名来自链家的志愿者准时集结完毕。


“就像和病毒赛跑一样。”提到这次核酸采样,链家志愿者王建宇深有感触,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入户”,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扫描居民信息并打印出条形码粘在采样瓶上。有时候也会遇到居民家信号不好扫码机没反应,王建宇就会拿着扫码机满楼道跑,“移动着”找信号。这一天下来,王建宇和他的同伴共入户600余户,完成了2101名居民的核酸采样。


image.png

【志愿者引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与病毒作战,拼的就是速度,必须快字当先。而快,就是为了抢,抢时间、抢进度、抢在病毒前头。大屯街道就有这样一支由63名青年组成的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他们来自街道多个部门,最大的35岁,最小的只有21岁,他们主动参与了信息摸排、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保障、支援兄弟街乡等各项工作。面对此次疫情,他们又重新集结在一起,再次并肩作战。


黄佳琪和李京云就是这63人中的一员。11月1日,接到昌平疾控部门相关疫情关联区域通报后,他们依据市、区级派单紧急核实大屯辖区内曾经到过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和陈经纶中学分校两所学校的人员信息,全名单摸排,不漏一个人,等他们摸排完,已经是凌晨4点。


“以前接种是科兴的,请在这边排队,北京生物的在这边排……”11月3日,在大屯街道育慧里疫苗接种点入口处,等待接种的长队排出了20多米,但在短短十几分钟内,长队已消失不见。这速度,不得不让人拍手称“快”。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每个流程点位除了有工作人员值守外,还有志愿者在一旁引导,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从开始等候到留观结束,整个过程40分钟就完成了,少跑腿,还不耽误上班时间。”一个刚刚接种完“加强针”的市民感慨说。

image.png

【志愿者在向居民介绍防疫知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不仅在大屯街道,在东坝地区,左家庄街道都有这样一支青年突击队,他们用青春和病毒抢时间,他们知道,只有比病毒传播速度还快,才能把疫情防控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截至昨日,朝阳团区委组织240名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共开展服务1920小时。


保与护   “暖心白”保障居民生活 “爱心包”呵护孩子心灵健康

image.png

【社区居民孟雪(左)和妻子李艳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10月22日,昌平区宏福苑社区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110多栋楼、3万居民,居民们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些天的生活物资如何保障?但没几天,大家这个顾虑就被打消了。社区里的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报了名,和公职人员、社工成立了一支有数百人的保障队伍,马不停蹄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的“硬仗”中。


在这支队伍中,孟雪、李艳夫妇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的防护服后边都写着“加油”两个字,似乎在默默地鼓励着对方,两个人每天不是清点物资,就是在为居民配送物资的路上。11月6日,北京迎来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这也给孟雪、李艳夫妇的配送工作带来了困难。

image.png

“你想象不到风有多大。”李艳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他们配送物资用的电瓶车都被吹跑了,几个小伙一起往回拽,拉上手刹才把车稳住。


风中夹着雨,因为气温低,雨水变成冰碴,打在脸上火辣辣的,还没送两趟,鞋和袜子都湿透了,李艳顾不上换,匆忙在鞋里贴了一个暖宝宝就冲进了风雨中。因为雨越来越大,有些快递包装上的门牌号都被打湿了,配送工作再次增加难度,能看到电话号码的,李艳一个个拨打电话送到家,实在看不清的,李艳只能和其他工作人员把快递拆开拍照发到居民的失物查找群,等待居民“认领”。


送完最后一个物资,已经是晚上6点38分了,天上飘起零零散散的雪霰,李艳夫妇和其他的保障人员身穿防护服穿梭在小区中,像极了那个温暖的卡通人物“大白”。

image.png

【志愿者化身“快递小哥”帮助居民代购生活用品】

一块露天场地,一张简陋的桌子,几张白纸,在沙河镇白各庄社区,有这样一个临时外出就诊医疗联络处,担负着封控期间居民就医转运工作。沙河恒大中心社区青年汇社工于茵就在这儿工作,她每天护送不同病人去不同的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和医生对接,将病人安全送到医生手中。待病人看完病,再把病人安全无误接回社区。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这波疫情来势猛、形势复杂,我们快速响应、精准服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协同构建了从社区到镇街再到外围的全局分层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昌平团区委书记金峰告诉北青报记者,自10月22日昌平团区委第一次面向各镇街紧急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以来,同时通过“昌平青年”微信公众号多次发布专项志愿者招募令,目前已累计招募志愿者1000余人,国企、青联企业等突击队8支,服务时长逾万小时。


受疫情影响,本市部分学校停课,有的学生需要进入集中医学观察点,有的则需要进行居家观察,让他们和家长欣慰的是,呵护无处不在。呵护健康是第一要务,进入朝阳区隔离点的小朋友都收到了红领巾爱心包,绘画本、12色彩笔、魔方、弹力带、签字笔……这是团市委、市少工委为集中隔离的少先队员准备的“红领巾爱心包”。团市委中少部副部长刘漪介绍,货源严格把关,避开了有风险的地区,200份爱心包当晚就无接触配送到隔离点,再由隔离点工作人员送达孩子房间。物品选择上也颇有考量,绘画本和彩笔可以让孩子们描绘隔离期间的所见所闻,弹力带用来锻炼身体,魔方可以锻炼思维,丰富隔离生活。

image.png

【团市委、市少工委为集中隔离的少先队员准备的“红领巾爱心包”】

突如其来的变故,会给孩子们带来冲击,心灵上的呵护也必须到位: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战“疫”有你,心理有我——疫情心理手账》,科普心理健康知识,解答疫情心理常见问题,让集中隔离的孩子们平和下来;一张慰问卡,由团市委、市少工委带来,表达来自北京市全体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老师的问候,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关爱和祝福;


一次征文活动,让孩子们用“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特殊时光;一个阵地,即阳光地带权益维护阵地,打造“阳光筑心桥”心理疏导咨询室,为全市有心理健康方面困惑的学生、教师、家长等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一条12355心理服务热线,最近更加“火爆”,由国家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陪伴和支持,热线开通晚间服务,让白天忙于学业的孩子们有了“专属伙伴”。有的孩子打电话表达焦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学,不知道何时能和同学见面,工作人员耐心开导,“以前是否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寒假是不是也和同学们分开的,当时是如何度过的?要运用以前的经验,克服困难。”


孩子的成长也不能耽搁,团市委中少部设计了红领巾云队课,包括思想激励、星光自护等方面,将陪伴孩子们整个隔离时光。不少孩子家长在微信群里发照片,反馈孩子居家期间的学习过程,表达感谢。同时,居家观察的孩子和家长也迎来了一款远程亲子游戏,可以在视频指导下进行互动,增进交流。工作人员介绍,“对青少年的呵护需要真心付出,每个需要呵护的方面,我们都要提前做到位。”



拼与爱  歌声穿透风雪直抵人心 付出爱也得到爱

“今天我 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11月6日晚北京迎来初雪,在昌平区宏福苑这个封控小区内,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学生王天洋,在漫天风雪中吼出一首《海阔天空》,让封控多天的社区居民倍感振奋,也在网络上引来一片点赞。“这首歌很有感染力,可以鼓舞士气,早就选好了。”



操办这场社区演唱会的,都是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之城”的志愿者。“戏剧之城”志愿者们日常主要负责为小区居民广播宣传生活保障防疫信息和运送生活必需品。这么多人封在家中,心理上的焦躁怎么缓解?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让大家更安稳、更舒心?十几名志愿者经过密集的线上探讨,决定“白天送生活物资,晚上送精神食粮”。大家根据专业技能各司其职,播音主持和表演专业的同学负责录主持词,学唱歌的同学负责现场唱歌。


困难显而易见,没办法排练,设备也无法调试,大家只能通过线上交流,到时候直接登台演唱,活动方案还需要上报以符合防控要求,物资也不充裕……短短几天,方案正式落地。“我们也是蛮拼的。”属地大力支持。“一些设备就是街道和社区帮忙解决的,我们也很感激,能感受到互相都是有爱的。”


志愿者们一晚上去两个地方,每个地方唱三首歌,为了让小区的每位居民都“品尝”到这份精神食粮,志愿者们每天都在十几个群里进行统计和征集,确定要去的点位。这样的付出,让居民们深受感动,志愿者们也成就感满满。“看到大家的反馈,获得认可,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有成就感了,我这辈子都会铭记于心。”


然而,真正的爱是“双向奔赴”,事实上,在大风降温前一天,王天洋和其他志愿者就收到了来自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温暖三件套”——加绒帽子、围巾和手套。

image.png

【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参与防疫的志愿者送去保障物资】


据了解,11月4日下午,朝阳区、昌平区涉疫街乡先后提出防疫及防寒保暖物资增援需求。志愿服务中心紧急调配,连夜沟通落实,于11月5日将2000套医用口罩、免洗消毒液、酒精湿巾等防疫物资及500套“温暖三件套”、暖宝宝等防寒物资送达涉疫街乡一线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确保物资充足,保障有力。


“我们希望用这些物资对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表达关心。”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念告诉北青报记者,11月5日下午,朝阳区两涉疫街乡再次提出志愿者增援需求,志愿中心与朝阳团区委现场办公,通力协作,火速发动招募志愿者保障两街乡志愿服务需求,预计输送7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6000小时。“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志愿者的后方,与爱同行,共同抗疫。”刘念说。

 


文字来源:北京青年报;记者:刘婧  李泽伟



(此文由观网发布在2021-11-08 18:16:18编辑过)
2021-11-08 16:49:2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34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