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kaixin_inging
kaixin_ingi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96137
魅 力 值:1
龙    币:21249
积    分:44830
注册日期:2015-06-29
 
  查看kaixin_inging个人资料   给kaixin_inging发悄悄话   将kaixin_inging加入好友   搜索kaixin_ingi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kaixin_inging发送电子邮件      

世界永远需要这样勇于奉献的公司

这可能是独角兽们最艰难的时刻。

本周,机器人创业公司——普渡科技的掌门人张涛写了一封内部信。信中他提到,作为一名创业者已经很早就深深地体会到,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凛冬,“为了活着,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对公司业务和团队进行一次瘦身。”至此,普渡科技成为今年国内第一家公开宣布裁员的明星创业公司。

“我上个月刚收到offer,过两天准备入职,没想到接到了HR的电话,说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了,我被裁员了。”准备入职普渡科技的朱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经历。

普渡科技的遭遇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伴随着VC/PE募资告急,投资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甚至有的VC第一季度一个项目也没有出手。如今,效应已经慢慢传导至创业者,创业公司融资亮起了红灯,于是揪心的一幕幕出现了——在线职业教育独角兽开课吧创始人负债10亿自救、曾估值超百亿的蜜芽APP宣布即将关停、还有一批批悄无声息的减员....没有造血功能的创业公司现在岌岌可危。

喧嚣褪去,一级市场估值体系迎来了一次全面而理性的调整。除了少数头部项目依旧备受追捧,目前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开始徘徊在下调估值的边缘。要么妥协活下去,要么裁员死熬,当融资环境变得愈发严峻,一场关乎生死的残酷考验摆在了独角兽们的眼前。

第一个公开裁员的机器人准独角兽

去年刚刚融资10亿

出乎意料,普渡科技的危机来得如此猛烈。

这是一家创立于2016年的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张涛在圈内颇有名气,早年从香港科技大学硕士休学,经历了几番创业后,最终将方向定在了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上。成长于商用机器人行业刚刚萌芽的时代,一批机器人公司在资本的加持下得到了水涨船高的估值,独角兽屡见不鲜,普渡科技也迅速引来了一众投资者的目光。

6年来,普渡科技累计完成了 7轮 融资,几乎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节奏凶猛扩张着,身后VC/PE阵容十分豪华。就在去年,这家明星公司还曾一口气完成了 近10亿元 的C系列融资,轰动一时。

隐患也在此埋下。在脉脉上,不少显示为普渡科技员工的用户透露,公司在2021年融资10亿元后开展大规模招人,员工规模一度达到3000人,还曾传出预计2022年港交所上市的消息。然而到了2022年初,普渡科技开始消耗不起并实施大裁员,应届生员工集体被裁,“据说6月计划裁员到1200人,7月或留存500多人。”

风波愈演愈烈,创始人张涛选择亲自出面。7月5日,一封由张涛发出的《给公司全体战友的一封信》为题的邮件流出。他在信中写道,自去年底公司管理层就在深刻思考“如何过冬”的问题,由此普渡科技才做了一些业务和人员的“瘦身”调整,包括即将到来的这一次,让一部分同事从公司“毕业”。

“ 当前的资本市场的客观因素已经到了最恶劣的时候,可能正处于几十年一遇的低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国内的股权融资笔数和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寄望于资本市场回暖。”言语间不难推测,普渡科技期间可能在一级市场遭遇了融资碰壁。须知道,VC/PE上半年集体大刹车,观望情绪浓厚。

一家融资超10亿元的明星公司何以至此?从互联网上流传的员工爆料来看,普渡科技沦落到今天的的境况更多的还是指向公司管理和业务问题。对此,掌门人张涛也在信中反思,过去公司做的经营管理决策肯定有不好的地方,公司管理团队做了深刻复盘。

他还深刻警醒道,商用机器人行业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灵魂问题——截至目前,整个行业没有一家公司实现盈利。在资本行情好的时候,“不赚钱”这个问题可能会被掩盖,但本质上“公司活着, 本质上是靠经营活着,而不是靠融资 。”

独角兽艰难时刻:

扛不住了,开始打折融资

普渡科技的困境,正是许许多多创业公司狂飙之后的缩影。

今年以来,不少投资人和创业者朋友曾向投资界倾诉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如——

华南一家成立仅3年的AI独角兽传出了裁员消息;国内一家明星GPU独角兽融资出现了困顿,此前估值飞涨;半导体公司创始人开始放下姿态,愿意接受估值平轮;新饮品超级独角兽半年估值少了50亿美元,令人咋舌。

更有一些独角兽的窘迫已经摆在了台面之上。几天前,在线职业教育独角兽“开课吧”深陷裁员、欠薪以及学员退费缓慢等问题的舆论危机,创始人方业昌顶着压力也发了一封全员信,表示正在通过各种办法积极拯救公司业务。

从2021年8月开始,方业昌通过个人信用借款、个人投资抵押以及个人资产抵押、回购老股等方式已经负债超10亿元,甚至已经把老婆、孩子以及父母的资产也都抵押了出去。

为了渡过难关,方业昌在控制公司规模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找投资机构寻求投资,“但当前融资环境极差,接触头部企业寻求并购的时候, 大部分是委婉拒绝或等着我们死掉收团队的心态 。”他在信中坦言。

放眼全球,相似的情景也在上演。某种程度上,美联储加息阻碍了资金流动,全球独角兽估值都出现了巨幅下降。“当资金流走后,一级市场的估值瞬间化成泡沫。”一位VC合伙人朋友如是分析。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生鲜杂货配送平台Instacart公开宣布,基于市场动荡,已将公司估值下调近40%,即从390亿美元调低至约240亿美元。换言之,为了挺过寒冬,这家美国第二大独角兽一口气缩减了150亿美元估值,约合人民币近1000亿元。

这一次估值大缩水背后,Instacart坦诚了原因——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融资环境恶化,公司及早做出调整 。

欧洲版的“支付宝+天猫+小红书”Klarna将以65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目前正在与包括红杉资本和阿布达比(Abu Dhabi)政府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在内的投资者敲定融资,金额为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Klarna的估值曾一度冲到了456亿美元,跻身全球第五大独角兽、欧洲最大独角兽。然而情况在短短一年内发生了地震式的变化, Klarna的估值缩水了86% ,令人唏嘘。

魔幻与现实间,一个个知名独角兽排队下调估值,打折融资只为续命活下去,这样的一幕与过去两年创投圈所呈现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估值下调的一幕,正在蔓延

从全球来看,2022年以来,面对包括美国缩表、加息和俄乌冲突在内的主要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叠加新一波疫情影响等诸多黑天鹅的纷至沓来,一二级市场迎来跌宕起伏的低迷形势,估值跌至历史低位。

5月底,红杉美国团队基于当下的宏观形势以及各种压力进行了一次分享,警告严峻考验的时刻到来 ,在业内引发轰动。红杉美国以纳斯达克为例表示:过去六个月里,科技市场蒸发了难以想象的市值,纳斯达克从去年11月以来跌去了28%,超六成公司的市值跌回了2020年疫情发生以前。

将视线转回国内,情况也大抵相似。一级市场的焦虑历历在目:募资、投资金额均大幅下滑,投资案例数量下跌幅度超乎想象,退出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投资与退出的困境迅速传导到了募资端,“募资难”的声音此起彼伏。

信心不足,让不少投资人重新审视以往的投资逻辑 。“过去这两三年大家投了很多所谓的风口和热点,要再往前推三年,估值体系都站不住脚。”华南知名PE机构创始合伙人王宏波向投资界如是说。

一位从事餐饮新消费的创业者朋友告诉我,前两年他刚出来创业,正逢新消费投资最火热的时候,他的项目第一轮融资就受到了大批一线机构的争抢,“有的甚至连DD(尽调)都没做,但现在情况不同了,VC投资人依然追得很紧,但就是不出手,现在先搏个合理的估值吧。”

当买卖双方都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估值建议,很多创业公司进入了漫长的融资进程 ,更有一批公司悄悄倒在了这个春天。

目睹这一幕,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也向创业者提醒表示:“节奏要掌握好, 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坚持下去,学会在不利的条件里面找到一些有利的条件 ,比如梳理看看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有机会都申请下。”这给所有创业公司敲响了警钟,未来的日子比较艰难,一定要关注成本和现金流。

与此同时,创业者也应当警惕对过去的成功产生路径依赖。“在当下的创投环境中,行业的选择太重要了。创业者不要死守一个行业,要灵活主动地转型。”肖冰透露,他认识一位曾经做游戏的创业者,在苦撑之后,转向了半导体设备方向,利用已有优势与积累绝地反击,现在被VC/PE追着投,发展得有声有色。

这一次寒潮或比想象中的更漫长,但动荡市场往往蕴藏着巨大机会,正如那些伟大的公司都崛起于萧条的年代。别沮丧,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文中朱睿、王宏波为化名

媒体来源:投资界

2022-07-09 20:20:4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4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