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比较狂了一点,批评过很多人包括鲁迅,也得罪过很多人包括他们的粉丝。。。
王朔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看起来既跌份又恶心,行文啰嗦,两个人一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讲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说到底就是个因果报应。”、“阅读金庸的小说是一次糟糕的体验”。在提到《天龙八部》时他说,“他(金庸)真好意思从别人小说里拿人物”,段誉根本就是贾宝玉。
王朔还说: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王朔说余华最出名的小说《活着》写过《活鬼》,苦难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凡谈及总是卡尔维诺。自己走不出去,又见不得别人好,王朔认为余华“跪”得最狠。当然了余华被批后,这种被“输入”的犀利却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余华的“愤恨”似乎泄到米兰昆德拉身上,说文豪昆德拉是三流作家。 难道是因为王朔是昆德拉的铁杆粉丝吗?如此余华也算是找到“算账人”了。
王朔批过余秋雨,言辞一样直击心灵。余秋雨是文坛老人,和陈忠实是一个年代的人,早年因为《文化苦旅》被年轻人熟知,是当代文化名人。但在王朔的眼里,余秋雨仅算是游记作者,哪能称得上是作家。并且声称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真的是不入流,写点游记什么的完全没有意思。
王朔对余秋雨似乎是有感情的,据余秋雨公开说,当年王朔获得上海某文学奖的时候,余秋雨作为评委,是出了“力”的。但王朔批判不计较这些“大恩小惠”。他说余秋雨几乎是一个连小说都不会写的人,就搞一点散文也配称作家吗? 很多人喜欢都把余秋雨叫青春作家,谁没有年轻过,都是情怀的老东西。而且现在的余秋雨也不能称为青春作家了,他还在玩这一套,早就过时了,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作家搞得都比他地道多了。 余秋雨似乎有被王朔说“中”的地方,关于这些主观上的散文或是个人心中的青春文学,余秋雨一时间无言以对,或许是容人之心,也或许被王朔一语中的。要说王朔和文学圈里论战,出于他“文学痞子”的称号,可以理解,但媒体公众人物的白岩松也被王朔“找茬”了。
我们印象中,白岩松本来是一个关心大众疾苦的公众媒体人,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代表,除了没有大众喜闻乐见的那种幽默范儿外,白岩松几乎包揽了所有的认真与沉重的形象。然而前些年他自传了一部作品叫《痛并快乐着》,王朔买来看了一部分就放下了,便对白岩松“有话说”。王朔觉得白岩松这都是“装”出来的,他采访别人,或被人采访总是一副不太在意对方,眼神缥缈的外在形态。特别是他戴着眼镜,虽看不清眼神,但明显是奇怪的。 王朔说;白岩松在电视台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生疾苦”这些社会共识外,我不记得他还有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好自己最好,若要当真,也要别人当真,自己当真那就是真的欺世了。
而白岩松则一贯亲和的态度皱着眉头回复了王朔;我知道王朔也就评价鲁迅、老舍,想不到还把矛头指向我。并补充到,王朔是“狗眼看世界”,意识到自己得闭嘴,可还是没忍住。而王朔不甘示弱;白岩松自以为的真诚,不过是骨子里的做作,没有过人见解。 当然,除了与王朔年龄相当的文化人被王朔评价过,前文也提到,王朔连鲁迅、老舍等老辈作家也没有“放过”。其实王朔之所以如此“口无遮拦”,这和他的文风是很相像的。作为“文坛痞子”王朔不仅“单挑”文艺文人,甚至从社会现象及人性批评过四川人、陕西人,当然这都是个别人的个别现象,并不指所有人。
看过王朔作品的读者,应该记得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我的千岁寒》里的主人公,王朔的文笔驾驭能力也是当代文坛少有的精炼,作为作家他常常从“最”真相入手,批判起来是不会顾忌他所谓“虚伪者”的面子里子。除了文坛之上,王朔还对看不惯的演艺界批判过,包括张艺谋,赵忠祥,以及侯耀文等等。 这就是王朔的批判史,除了和他针锋相对的李敖能“抵挡”外,其他多数大佬似乎都不为所动,认为王朔这是出于公众公知,责任心强。当然像“南侠”金庸业已仙逝,后人当惦念即可,曾经文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不过是一时兴起,相互监督罢了。
王朔曾说,鲁迅没有长篇可能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中华民族的损失。鲁迅在长篇作品上的缺失,让王朔觉得他不配世界文豪这个头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