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启动建设回龙观时,就已经有了体育公园的规划。但随着小区居民的不断入住,这座占地19.14公顷的公园被“一分为二”:北区10公顷建成了公园,但占据近一半土地的南区却成了鑫地市场。
往后的十多年,市场商户越来越多,再也没了建公园的消息。北区缺乏维护,设施陈旧,后来也关闭了。
鑫地市场疏解后,建设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规划终于“回归”,地块很快从首开集团移交给昌平区体育局,这座公园随即被列入“回天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项目中,由市区两级回天专班重点“督办”。
重点“督办”的项目皆是难题,但也是政府给百姓的承诺。
市场清拆完成、土地平整的同时,规划部门已经开始牵头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完善项目整体设计,分期实施,从而实现“回天行动计划”推出当年就开工建设的目标。
2006年开工建设的林萃路也是如此。这条全长7.6公里的道路大部分路段早已通车,唯独西三旗北路至黄平路的930米“断”了十多年,东边的“观里人”进城不得不绕行西边的京藏高速。因此,当地居民甚至喊出:“回天计划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
930米的断点有400米都在五星啤酒厂厂区,涉及复杂的征拆。在市级部门的推动下,也是在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厂区拆除,彻底为林萃路2019年打通创造条件。
翻开“回天行动计划”,重点民生项目还有一大串,都是瞄准多年顽疾精准下“药方”,更倒逼着各级政府加速解决——
●西二旗大街、北郊农场桥曾一堵就是半小时,伴随着陈家营东桥等重要堵点疏通,通勤速度已提高50%;
●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场、利用道路两侧空间和闲置小微地块等方式,回天地区新增停车位6400余个,停车难有所缓解;
●64处自备井完成改造,12万居民喝上了市政水;
●服务22万人的回龙观地区配网设施建成,电网接入负荷能力增强25%……
戴淑静很快看到了家门口的变化。
2019年8月,定位为“城市森林公园”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北区“焕新”投用。“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会去公园里跳广场舞。”戴淑静和邻居们的生活因此改变。北区开园首日就有近万人次到公园进行健身休闲和娱乐活动。监测数据显示,公园平时每天有2000到3000人次,周末假期最高可达万余人次。
按照规划,公园南区还将新建体育馆、文化馆两座及地下停车库。里面的游泳馆、滑冰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网球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正在火热施工。每天,戴淑静都会站在自家阳台看一看场馆的建设进展。
“建成后,可辐射周边55家社区、6个村共40余万人,尽可能解决回龙观地区无大型公园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现状。”昌平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不是个例。“回天行动计划”中,居民最关心、需求最紧迫的学位、床位、车位等问题也已转化成170个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