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4666 |
魅 力 值:4217 |
龙 币:8650 |
积 分:6569.9 |
注册日期:2002-10-29 |
|
|
|
这个好感人啊!母亲为证明惨死女儿无责任 冒死模拟车祸现场
这是个听起来有点离奇有点凄凉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在风华正茂的女儿遭遇车祸惨死、交警部门作出不合理的责任认定后,为证实女儿无责,她包下专车,含着泪水,以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为试验品来还原事发时的那一幕!
最终,去年5月30日,省公安厅发布复核结论:撤销原结论,改认定驾驶员桂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死者沈晏蝉不负责任。坚强的母亲这时才流下宽慰的热泪。
但这位母亲接下来的举动更让人动容,她要把40万元车祸赔偿金捐助一所希望小学。
她还不断地在网上对着司机们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不要酒后驾驶。她还用自己温柔的话语,去安慰那些和她一样因车祸而失去儿女的父母亲。
数日前的一个傍晚,记者敲开了杭州拱墅区一个居民小区的一户人家。
女主人周艾萍,一位面容憔悴的母亲,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忧郁的双眼涌出了泪水。就在俯身替记者拿拖鞋的那一刻,母亲的胸口荡出了一张制成挂件的照片。
照片里的女孩浓眉大眼,笑得很灿烂。
“这就是我可怜的女儿庆庆(学名沈晏婵)!”母亲用颤抖的双手托着女儿的照片,泣不成声地瘫坐在沙发上。
在随后的采访中,周艾萍几次都伤心得昏厥过去,采访只能在断断续续中进行。
出事前,孝顺女在QQ上留下最后一句话
2003年12月8日晚上9点左右,宁波纺织学院学生沈晏婵在宁波市区自南往北横过公路时,被突然飞速驶来的一辆小客车撞倒,23岁的花样年华在瞬间凋零。(2004年5月20日时报曾作详细报道)
沈晏婵的父母,周艾萍和沈桧林得到消息后,匆忙从老家安吉县赶到宁波。“庆庆,我们回家……”妈妈抱庆庆头,哥哥抱庆庆身子,爸爸抱庆庆脚……一家四口挤在车子的后排回安吉的家。
“妈,我就要工作了,以后您每月给我的200元生活费可以用来给自己添新衣服了。”这是出事前几个小时,沈晏蝉在QQ上给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母亲周艾萍怎么也接受不了,女儿就这么永远离她而去了。
事故发生后,宁波市交警支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此起交通事故中,醉酒驾驶员桂某负事故主要责任;死者沈晏婵横过公路未注意看清来往车辆,负事故次要责任。
周艾萍夫妇不相信一向守规矩的女儿会违章,于是向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现改名为省交管局)申请重新认定,但最初得到的答复是维持原认定意见。
为取证,母亲和儿子以身试险模拟现场
宁波市交警支队告诉周艾萍一家,事发时,桂某的车时速是87公里,可这与周艾萍在现场调查时,目击者们给的答案不一致。“很多目击者都告诉我驾驶员当时开车的速度可以用‘飞速’两个字来形容,至少有110公里了!”拉着记者的手,周艾萍愤愤地说,“再说当时庆庆已经走过四分之三车道了,相信她穿马路时应该离车子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为了解开疑惑,周艾萍向各路专家咨询、求教,肇事车到底要多快的速度才会撞上她的女儿呢?咨询结果为,肇事车的速度应该不止87公里。
为了使证据更加确凿,周艾萍心里有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包一辆车来模拟事发的那一刻,即让车子用87公里、100公里、110公里等不同的车速,驶向在前面100米处步行的自己或儿子。
2004年4月中旬,周艾萍用每天600元的高价,包下一辆桑塔纳小轿车来到宁波。整整10天,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9点到半夜,周艾萍带着儿子和司机去事发现场做试验。
“儿子,准备好测速,司机,准备好!”在距离车100米左右的地方大声喊着。站在路旁的年轻男子抹掉眼泪,手臂一挥,司机以原先定好的速度驶向远处行走的老妇人。“吱……”随着一个紧急刹车,车子在距老妇人两米处停下……这是那十天里出现无数次的场景。
就这样,这浸着泪水,汗水,甚至血水的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超110公里车速的车子,是不可能撞上已穿过四分之三车道的沈晏蝉的。
交通法,重视以人为本改变事故认定
2004年2月13日,周艾萍来到浙江省公安厅信访接待室径直要找副厅长张景华。接下来的一个月,省公安厅为此案专门成立了专家组进行分析论证,并委托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力学系做测试鉴定。
张景华还亲自来到宁波事故现场,模拟重现了当时事故发生的情景,回来后还绘制了一张示意图。
驾驶员违章已是事实,问题的关键是,死者沈晏婵是否有违章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行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没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过马路。可怎么判断沈晏婵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的呢?
2004年5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它对这类情况有较明确规定。仔细阅读新法后,警方感到,新法体现的以人为本、扶持弱者的思想完全可以借鉴。
根据现场重现的情况看,事故发生时,沈晏婵已通过了四分之三以上路面。
“司机假如没有酒醉,没有超速行驶,而是在规定车道内行驶,沈晏婵完全有可能安全通过路面。”张景华斩钉截铁地说。
2004年5月30日,省公安厅对交通事故作出复核结论,认定驾驶员桂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死者沈晏婵不负责任。
“女儿终于可以含笑了。”周艾萍和沈桧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赔偿金,以女儿的名义资助贫困小学
坐在记者面前75岁的沈桧林,头发花白,拘偻着背,言语不多。
老人是浙江省安吉县第三中学的离休老师,一生坎坷,49岁与周艾萍结为夫妻,50岁才生下了沈晏蝉。“晏”,意为迟到;“蝉”,意为美丽。老年得女的沈桧林曾暗暗发誓:不管多难,一定要把得来不易的女儿培养成才。
周艾萍含着眼泪说,去年借钱在杭州买下这套房子,目的不光是为了方便打官司,也是为了不让老伴沈桧林睹物思人。因为在安吉老家,到处都是女儿的痕迹。
“自从女儿走后,老伴的话就更少了……不过,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叮咛我该给女儿买新衣服了,该给女儿的手机充值去了……”说到这,周艾萍无法抑制地失声痛哭起来。
面对不久将领到一笔40万元左右的赔偿金这个问题,周艾萍用颤抖的手抹去眼泪,目光坚定地说:如果民事诉讼成功,他们将以女儿的名义,用这笔钱去资助一所贫困小学,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读书、读好书。
他们希望,学校可以让她的女儿当名誉校长,如果可能,最好是女儿的母校孝丰镇中心小学。以此让大家记住,醉酒驾车,害人害己,带给人们的是永久的痛。
好母亲,网上狂发帖告诫司机安全驾驶
和女儿最后一次对话是在网络上,于是,网络似乎拥有了女儿的影子。
痛失爱女的周艾萍,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
新浪、搜狐……在各大中文网站上,她不断地发帖子,用她最纯朴的话语,去安慰那些有着和她相同经历的父母亲们,她还一再告诫司机们不要醉酒驾车,不要超速行驶;她甚至想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站:纪念丧身在车轮下的可怜人,纪念花季凋零的少男少女。
周艾萍的帖子吸引了千千万万人的目光,好多人回帖诉说酒后驾驶的危害,好多人忏悔自己以往冒失的酒后驾驶行为,还有更多的人与周艾萍交流自己曾经有过的相似得伤痛。
在诉说与倾听之间,周艾萍结交了好多朋友。其中有一名博士生,知道周艾萍的儿子留守部队无法回家过年,36岁的博士生在除夕夜上门陪二老过年,做了一桌热腾腾的年夜饭。自从女儿走后,周艾萍一直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这个年,总算过得像过年了。”周艾萍苦涩地说。
“通过QQ,我每隔一星期就会给庆庆留言。告诉她我最近的所见所闻,告诉她妈妈想她了,告诉她妈妈在努力帮她讨个公道,尽管我知道我永远也不可能再收到她的回复了……”哽咽的周艾萍诉说着,话语断断续续,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时报记者 包秀芳 实习记者 温兴莉 文 时报记者 姜胜利 摄
|
|
--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总是要厌倦的,总会有一个尽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