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静下来、慢下来,感受平淡岁月里的幸福与美好
此刻,2025年2月20日下午2时20分,在繁忙的工作好几个任务未完成的此刻,还是忍不住在论坛随手敲下这些文字。
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一直都是,从高中起至今,一直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不务正业。 也可以说,我对于文字的热爱与痴迷,超过了一切,超越了现实,也超越了人群,超越了所有的岁月。 在文字面前,只有我自己,自己的一颗灵魂。 所有的文字,散乱地洒落,不过是灵魂的呓语。 高中繁忙的功课里、紧张的考场上,我都会无法控制地去自由地写,根本无视高考,因为我知道,我活着的只是当下,当下的那一刻那一瞬,用文字留下的那一刻那一瞬。虽然,很多文字撒落烟灰缸里,散为了烟尘,那个经由文字浸润的一颗心魂,也依然还在,并将永存。 大学及读研的时光,也是我广泛阅读、思索,勤于记录的时光,依然是不务正业,哪怕是在最紧张的考前,也依然无法控制地进行书写。更确切地说,越是在那种很多事情、很多压力的时候,我越需要用这种文字的书写进行疏解与对抗。工作后,依然如此,随着键盘的起落,留下我生活过、思索过的点点印记,直至如今。 每一刻的感受,每一刻的心情,都是我们活生生地活着的证明和印记,是我们生命的最本质的意义。 人到中年,经历了诸多亲人的去世,对生死的感悟更深一层。 “不知死,焉知生?”正是因为人有必有的一死,生才显得更加珍贵与美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正是时光的一去不返不可重温,才让我们的每一刻当下都如此的珍贵而更值得珍惜。 在小闺女即将上初中,大闺女就读高二的此刻,在我因为两个孩子不同学校却还都需要我的陪伴而奔波于大闺女、小闺女之间的当下,辛苦劳累的时候,虽然也有忍不住盼着时光快快过去的念头,却仍能冷静地意识到,时光快走的同时我们也将迎来更多的失去,从而提醒自己,还是活在当下,感受日常中的点滴温情与美好吧,这样平淡平安的时光,多年以后将是你不可重温的美好。 “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平常。”总是当孩子长大,我们才恍然想念他的小时候;总是当时光走过,我们才知道那时的美好与珍贵。 对抗生死与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静下来、慢下来,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相伴的每一位亲人好友,善待接触到的每一件点滴小事,让我们的时光,在这种静谧中流淌着温情与美好,让我们的岁月,在这种互动里留下最美好的情感与印记。 在忙碌碌的日常,我珍惜办公场内的这一片静谧,图书馆里这一方天地;在与家人的相伴里,我珍惜与小闺女的每一句聊天每一个拥抱,珍惜大闺女还能与我一起聊天相互陪伴的时光。 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在本已飞速的时光又增加了助力,也让人们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幻,如何进步,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思想与感悟,却是任谁也无法剥夺的。但如果我们自己内心平静、坚定,如果我们认识到人生只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我们将可以在这浮躁的当下,享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方美好。 让我们静下来、慢下来吧,为这焦躁的奔跑,按下慢一拍的按钮,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理想与愿望,想一想自己此刻拥有的珍贵的时光,让我们一起感受平淡岁月里的幸福与美好。
止笔于15时28分 霍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南区
附录一: 一篇10年前的文字,证明我的慢节奏的倡导,不止在此刻。
生活,应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调整,一起享受慢生活,回归生活与生命的本质吧! 2015年3月20日
看到关于孩子磨蹭的讨论,同时又看到了一篇请尊重孩子的磨蹭的倡议,颇为震动。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在这个生活越来越快的节奏里,我们收获着什么?失去着什么? 我们以本该享受孩子童真的美好时光,催促着孩子的成长,催促着自己时光流逝,以一颗焦躁的心,面对着这焦躁的世界。 曾经,我是一个超级淡定的人,在生活中享受,在文字中倾诉,在古今中外各种思想中畅游,悠然自在。 而今,面对孩子,面对学校,面对这越来越快的节奏,只感到时间的飞逝,感到生活的碌碌,回首,却没有任何充实、收获和幸福的感受。 工作、事业、乃至家庭、孩子 ,都不应该是泯灭自我空间和感知幸福的借口,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心,让我们心静下来,慢下来,用一颗澄静的心面对我们的工作、事业、家庭和孩子。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生死,生死之后的世界不在我们可知的范围。 我们能知道的, 能感受到的,只有这短短的几十年而已。 这短短的几十年,我们何必急切地奔跑,奔跑,奔跑的忘了生命的本意? 我们应该慢下来,慢下来,感受身边的一切,以一颗欣赏的心、感激的心。 所有的生活都将归于尘土,所有的成就和荣誉也将成空,多少帝王将相,如今不一样的化为一抔黄土? 我们追逐的所谓的现实,最终带给我们的不过是虚无。 我们所不屑于的心的感知,思想和情感,才能最终带给我们充实和幸福。 从今天起,慢下来,享受和孩子的玩闹,陪伴孩子一起磨蹭,把那些可有可无以“为了你有一个好的未来”以名义的各种催促的借口抛开,享受我们本应符合的最自然的生活的状态。 从今天起,慢下来,记录下每天生活的瞬间,用文字,用思考,将短暂的时间拉长,享受这美丽的时光。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一起慢下来吧。 让我们,静下心来,以一颗享受的心感知更多的美好和幸福。
附录二: 一篇20年前的文字,感受时光的流淌,以及那时的青春印记。 纸上开出的花儿 梦瑾于 2005.05.29 19:20 发表[榕树下]随笔小札
很久没有这样子的文字滑落了,而我的文字的灵性却恰恰只在于此。 散乱,零落,毫无目的,亦毫无章法,只是那么痴痴地望着笔尖在纸张上移动,开出一朵朵的花儿,却不晓得开的是怎样的花儿,又是为了什么而开。 是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存在,不晓得自己是谁。一个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人,又有谁能够明白她细致而神秘的心思,明白这无端由地飘然而落的文字? 只是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温馨、静谧、和谐与宁静,充满了浅浅的欣喜与感动,不为别的,只为了我活着,有知觉、有感触、有思想地活着,只这一切,便足以让我为生命而动容而赞叹了。 我会死去么? 是的,我会。没有人能够避免得了。 只是在我的意念中,早已将死的必然性剖析得明明白白:没有谁会告诉你几时死亡,告诉你的也未必确切;故此,死亡的可能性在每一瞬间,每一刹那。 叫做瑾儿的那个女子,望着这开出的花儿,独自而默默地微笑了。 千百年来,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物,也终归于尘土,归于虚无。其精神,其名声虽仍然流传,但于今人的生活而言,又有何改变呢?有何价值与意义呢?每个人活着的只是当下,是眼前,是现在,是周围的亲朋师友,是他或她所痴恋的那一个,谁又顾得了别的不相干的人,已不在世的人,蓦然无声的人呢?那么所谓追求的价值又何在呢? 近读庄子,颇为欣赏,他的思想岂不正是我的思想么?前贤古哲多少人,考虑的生生死死却大同而小异,而我自己,又能达到怎样的境界呢?倘不能有所超越,只是重复前人所得,人生又有何意义,有什么滋味?然前贤古哲思想之深邃而缜密,恐非吾所能及,又何处超脱? 那么,是否人生到此即了无意义、了无乐趣了呢? 不。 我喜欢的是感知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喜欢这平淡的日子流逝而去所带给自己的感触、思索、变化。我感激,我欣喜,我惊奇,那个在寒冷的冬夜里差点被冻死的女婴,那个在农家小院里蹒跚学步的小女孩儿,那个在习习凉风中和小伙伴捉迷藏的下小女孩儿,那个跟在奶奶身后捡麦穗的小女孩儿,那个因为外公急着扬场(接着风力把麦子扬起以使麦子和麦壳尘土分离的麦收农活)说了句“你看一点儿风都没有,树梢儿都不动一下”而自告奋勇跑去抱着场边的小树说“姥爷,姥爷,你扬吧,我给你晃着树”引得所有人哈哈大笑的小女孩儿,那个在傍晚挎着篮子在麦田里拔草的小女孩儿,那个在炎炎烈日下给父母送饭的小女孩儿,那个在校园里到处乱跑、爱捉弄人的小女孩儿,是怎样一步步走来坐在首都高校的一间静静的教室里开出这可爱的花儿来的呢?那个幼稚、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是怎样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的呢? 生命何其伟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后,又从强到弱,从大到小,从有到无,这一日日的流逝创造着多少无人注意的神奇而富有魅力的变化! 我知晓自己是一定会变化的,但却并不明晰一日日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不知道最终将经历些什么而走向死亡,走向终结。但也正因其不确定,不明晰,我才这么欣喜、好奇而执著地向前走去。没有限制的自由的空间,没有规定的刻板的约束,任性地,随意地,漫不经心地体验、思索、品悟、享用着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多么可珍惜的一件事! 生活中免不了矛盾、压力、不如意,但这一切,在这永恒的时空面前,又何足挂齿?考试迫近了,而我却在此享用着别人奋斗着、咒骂着的时间,可知时间是个多么不公平的上帝!别人的苦,却是我的乐,尽管也许,成绩揭晓,苦的便是我了,但,这又何妨?人生不过如此,怎样都是一种过程,没有好与坏之分,只看自己是否喜欢罢了。 于我自己,我相信,我能够接受并欣赏任何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其乐趣,得其智慧。 窗外的呼啸辨不得是风声还是高速路上汽车的飞啸,只是听着声响,便觉得时光亦飒然而逝,随之无踪影了。 但此时此刻,却已经被我的文字凝固,定格在纸张之上。 叫做瑾儿的那个女子,默然望着纸上开出的花儿,独自微笑了。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梦瑾》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