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665 |
魅 力 值:2413 |
龙 币:22646 |
积 分:10666.3 |
注册日期:2004-10-29 |
|
|
|
疯牛病菌异常顽固
疯牛病菌异常顽固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疯牛病病菌异常顽强,其带病原的蛋白质,在牛尸体经高温焚毁后,仍存留于灰烬中,并随着尸灰的掩埋,逐渐渗入土壤里!
先前就有消息人士透露,英国环境署很担心今年4月启用的每天焚毁250吨牛只的林肯郡焚化炉,根本未能将牛身上已感染“牛海绵状脑病”(BSE)的蛋白质(也就是足以将这种疾病传染给人类的物质)完全摧毁。针对某焚化炉的尸灰测试后发现,里面还残留有这些可能致命的蛋白质。 按照作业流程,这些含有BSE蛋白质的尸灰,接下来会用卡车运送到北英格兰的史冈索普,然后弃置在北林肯郡的温特顿村。英国环境署已要求这家焚化厂的业主采取措施提高焚化的效果,并着手设计、安置新设备。
另外也有消息传出,林肯郡布利顿镇一处存放有数千吨牛尸骸的废弃保龄球场,正受到环境署的调查。根据当地居民自行拍摄的照片和录像带,可看到卡车离开这座塞满牛尸的弃置场,其中一张照片还显示卡车上有蛆。
而按照既定的计划,这些牛尸应先予以煮沸、捣成肉糊,再放入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焚化炉中,以摧毁BSE蛋白质。但直至今年4月为止,全英国只有一处焚化炉能以如此高温来焚毁牛尸,结果就造成堆积如山的牛尸藏在全英各地的秘密仓库。至目前为止,这些待焚毁的BSE牛尸已超过40万吨!
目前,和疯牛病有关的蛋白质PrP被一些学者称为“朊病毒”。疯牛病的发生,从分子水平看,是蛋白质分子形态的改变,由原来的单个球状分子变成了纤维状的聚集态。此外有2个和早老性痴呆有关的蛋白质,在病变时也发生聚集,它们是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这些蛋白质在病变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分子中β折叠增加,进而导致分子聚集,对蛋白水解酶的抗性增大。疯牛病的发生,既没有也不需要有DNA复制,也没有作为病原体的蛋白质增加,因此,将PrP称为“朊病毒”并不确切。将疯牛病等有关的疾病称为蛋白质“构象病”更合适。发生疯牛病时,PrP中一些α螺旋如何转变为β折叠?目前还不太清楚。有人假设很可能存在一种起着去折叠作用的未知的X蛋白质。最近研究表明,PrP蛋白质中特定肽键的断裂是引起变构的原因。另一方面,关于病变时Aβ和Tau蛋白的聚集的分子机制则有所报道。Aβ是一个前体大分子蛋白质N-端约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段,经酶解断裂后很容易聚集。可能在前体分子中,这段肽和分子内的其它肽段存在着相互作用,故不发生该肽段间的相互作用,一旦从完整分子中游离出来,就可能和同样的碎片肽段聚集。在正常情况下,Tau蛋白分子中有很多丝氨酸和苏氨酸被单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化(O-GlcNAc化),但是病变时,同样的位点不再O-GlcNAc化,而是被磷酸化。表面看来,这2类基团都是亲水的,但O-GlcNAc是中性的,而被磷酸修饰后则变为酸性。相邻的成簇的磷酸基团间的排斥力,可能会导致Tau蛋白的构象改变,致使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变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同样会形成长的纤维。
因此,蛋白质“构象病”在蛋白质的研究中,绝对不是孤立的现象,完全应该也可能,从疏水作用、亲水/疏水平衡的角度,与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装配、蛋白质的别构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本文原刊登在《生命的化学》1999第5期)
|
|
-- It must be lov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