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长老 |
经 验 值:1618 |
魅 力 值:206 |
龙 币:4090 |
积 分:1977.2 |
注册日期:2004-06-29 |
|
|
|
中国最大的内伤——本科300博士1400(转贴)
极端个案一再出现,已经把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等同于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如果早知道你的十年寒窗和你家庭的倾力供读换来的是一份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你还会选择上大学吗?
——我还不如早早去做一个小保姆,那还管吃管住呢。
这个回答来自一位愤愤不平的女大学生。这个黑色幽默已经是事实。
300元的本科生和1400元的博士生
“我是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当年报考时趋之若骛,是热点专业。开学时班主任曾骄傲地说毕业后‘月薪低于5000不要签’;大二的时候,又说毕业后薪水平均3000,我心想也还凑合吧;等到大三那年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当中,出现了月薪800的,我的心突然就凉了。”坐在面前的是何亮(化名),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
他面前的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不同版本的若干份简历,这些简历现在已经成了摆设。“我们这一届更惨,除了几个考研的,剩下的几乎没人要。”在校内校外的招聘专场来来回回跑了数次以后,他也决定放弃了,“明年继续考研吧。”
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些人才类报纸,那上面说,本科毕业生月薪600元在郑州和济南已经成为公开要价。
所以去年毕业于郑州某高校的小王现在觉得很庆幸:她在一家服装公司从事会计工作,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工作还算轻松。薪水不高,每个月800元钱。她的一个同乡兼师妹今年毕业,家庭条件不太好,考研又没有考上,急需赚钱养活自己,一家旅行社开出“底薪200元”,她就签过去了——她知道,该旅行社的效益不好,组不来团,“每月的收入估计300多。”
很多人选择考研,但即使已经决定要考研的何亮,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抱多大希望。就在北京,硕士乃至博士学历的本届毕业生,其“身价”也一路下滑。
汤正(化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毕业生。4月的时候他曾经咨询过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一个博士生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的基本价位应该是5000元左右。但是到了5月,当他开始奔波于理想中的单位时,这位专家的建议就失去了意义。他去过青年政治学院、电影资料馆,想过做大学讲师、研究员,最终都因为竞争激烈不了了之。
“一个职位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应聘者,为了得到这个职位,用人单位尽力压价不说,甚至应聘者不惜自降身价。”汤正说,“这感觉就像在菜市场卖萝卜白菜。”他最终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个职位,也是作为几十个竞争者中最后的胜出者,不过得到的薪水是每月1400元。“不甘心也不行啊。你不干,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呢。”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北京科技大学新学生公寓楼七层,短短的一条走廊上,住着冶金工程专业和文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处境截然不同。早几年,冶金专业也是“困难户”,但随着钢铁产业的红火,冶金专业毕业生也随之炙手可热。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早早地和用人单位签定了协议,其中不乏月薪3000元的“高薪”职位
这让他们的隔壁“眼红”。“我都参加了20多场校外的招聘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高云鹏说。不好找工作就只好读研究生,高的宿舍住了四个人,除了高以外,其他三人都选择了读研究生。高是这个毕业班的班长,能力应该说是比较强的,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工作——更别谈身价。
所以高云鹏对薪酬的期望值也一路下降,从3月时的3000元,降到了5月中的1500元,或许还会“下调”。高所在的班级,总共29名学生,13个人保送或者考上研究生,剩下16个人都面临就业,到5月中,只有6个人找到了工作,且其中5个人是北京籍的学生,找工作主要靠父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