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5751 |
魅 力 值:1513 |
龙 币:52568 |
积 分:42827.3 |
注册日期:2005-01-06 |
|
|
|
“世界第一手机大国”带来的不全是自豪
作者:蒋萌
从数年前黑不溜秋砖头似的“大哥大”,到如今彩屏摄像“小翻盖”,这些年手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且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数据,截至9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逾3.77亿。不仅用户数、增幅均超固定电话,而且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手机大国”!
然而,在移动通信市场兴旺繁荣、手机产业风起云涌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凸现。
毫无疑问,手机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首先就体现在升级换代频率不断加快上。在这一过程中,手机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实际并没什么提高,诸如彩屏、mp3、收音机、拍照、上网等一系列不断涌现的“附加值”才是厂商吸引眼球的法宝。在各种宣传诱导下,手机俨然成了时尚标志,还说能“体现”品味、个性,乃至心情。一些调查显示,换机频率在两年左右的人已占到很大比例,白领、“新新人类”更是一年换几部也不新鲜。而且,与所有时髦玩意儿相通的是,任何手机款式均是“昙花一现”,价值也会飞速“缩水”——甭管是今日数千元的高端货还是千元入门机,一年后同款新机连一半价钱也卖不到。一些时髦青年为频繁“升级”、“不落人后”,不惜在其它方面省吃俭用以致生活消费常常捉襟见肘;而不少毫无经济来源的学生,则将这一负担全部转嫁给了乐于“物质刺激”的家长。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每年要淘汰近7000万部手机。即使每部购买价按1500元计,那也将“报销”掉1000多个亿!“手机烧钱”绝对令人瞠目!
不光手机,众多随机附件也一并“短命”。像充电器、电池、耳机等,其实统一接口、尺寸并无技术障碍,“标准化”既可降低成本售价,也能减少浪费。可因为“利”,不仅各厂商均“各自为政”,即便同品牌不同机型,配件也往往是互不兼容。按通常“两电一充”计,每年随手机沦为“废品”的附件量数以亿计!
还有,众多“卖不出钱、闲之无用、弃之可惜”的旧手机、旧配件,其出路也是大问题。事实上,手机电路板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威胁更不必说。比起一些发达国家对生产商严格的产品环保要求与强制回收法令,我国的相关法规要么存在空白,要么仍属“粗放型”。这一方面导致许多家庭旧手机“积压过剩”,环保隐患不断累积;另一方面则给不法分子走私翻新“洋垃圾”,用废旧电路“炼金”,甚至以有毒塑料外壳做餐具提供了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因素迫使换手机成为不得已的行为。自2002年开始,手机质量投诉已连续三年高居消费者投诉排行榜榜首。最近一份调查也显示,所有品牌手机故障率均高达10%-25%之间;而手机维修的漫长、服务差、漫天要价却真让人耗不起那精力、生不完那气;至于“三包”规定,更明显有利于经销商和厂家,按每天0.5%折旧,数千元的手机200天后竟然为“负值”,还“包”什么呢!
诚然,普及不到10年的手机的确让人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可从数字/汉显BP机、模拟“大哥大”、GSM/CDMA手机这一路走来,许多人恍然发现,数万元“升级”费用换来的东西已成一台台“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究竟是“进步消费”还是“快速浪费”?应当说,在欧美国家,并无手机“彰显”身份说。一些“海归”也证实,老外用的经常是国人眼中的入门机,且几年都不一定换。实际上,因为收入高、国外电信运营商常常是“签协议送手机”,人家压根儿没把这“工具”当回事。在手机市场洋货当道、国货不具核心技术的今天,盲目“追高”让老外暗笑钱好赚呀!
中国已稳坐“世界手机第一大国”的交椅,这也曾被当作成绩大力宣传。可与此同时,我们会不会、或者说是不是已经一并荣登手机“第一奢侈”、“第一污染”、“第一投诉”的宝座了呢?厂家倒是乐得“少负责猛赚钱”,可社会引导怎能等闲视之?政策法规又该如何保护消费者、环境和国家的利益?这些问题,我们亟需找到答案。
|
|
--
月黑风高夜,客从雪山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