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3481 |
魅 力 值:1868 |
龙 币:18074 |
积 分:7748.6 |
注册日期:2004-04-26 |
|
|
|
富人该朝新吗????????????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昨日发布的《中国理财市场》报告中预计,中国富有人士的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副总裁邓俊豪说“在中国,财富的聚集程度很高,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
”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大约是0.447。通常的标准是,基尼系数达到或者超过0.4,说明贫富差距过大。正因为面临着“贫富差距过大”这一现实,“富人”一再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也许人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富人的私人财富,同时也是我们整个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财富中除了全民所有的财富之外的个人财富的一大部分。
正在我们争论“富人”是怎么富起来的、“富人”有没有原罪的时候,国外已经有人发现了“富人”蕴含的巨大的财富机会。
英国《金融时报》前几天发表约翰•伯顿(John Burton)的文章《新加坡要管理亚洲财富》,指出“在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新加坡有望成为新的苏黎世”。文章说,“这个东南亚城市国家将在2007年前赶超瑞士,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离岸银行业中心”,“新加坡的异军突起,反映了由于地区经济强劲增长,亚洲富人迅速增多的情况”。
新加坡的私人银行家,已经开始为全亚洲富人们的财富“操心”,其中理所当然的包含着咱们这个近年富翁层出不穷的国度。当然,人家不是瞎操心,也不是白操心,而是盯着一块大蛋糕。
今年3季度末,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个统计结果,瑞士以人均财富约81.7万瑞郎首屈一指,稳居世界首富之国宝座。人们都知道,瑞士之富,富在瑞士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业务中心”。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苏黎世西尔波尔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两旁,银行林立,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在欧洲交易所中首屈一指;苏黎世的班霍夫街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从这里调动的资金,都达到了令人难以估计的天文数字。
新加坡要“管理亚洲财富”,确实是有眼光的一步高棋。这一战略举措如果扎扎实实进行下去,恐怕对正在做着“远东金融中心”之梦的上海的香港,都是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数量庞大的富人阶层来说,新加坡理所当然地更加具有吸引力,这里有低赋税水平、严密系统的银行法规、强有力的法律环境以及金融行业成熟的流程。
“谁的老婆孩子在飞”以及“谁在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讳言的。是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富人。归根结底,是“财富在飞”。资本具有天生的流动性,剩余价值如果不再进行投资,就会向资本认为安全、便捷的保险箱里集中。
瑞士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是世界富人的“保险箱”;新加坡正在成为亚洲新富们的“保险箱”。为富人的财富操心,也使他们也成为富人之邦。
上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金融业发展署执行署长黄南新(Ng Nam Sin)表示:“新加坡主要还是一个亚洲资产中心”,“据我们所知,我们管理下的资产逾80%来自亚洲,同时我们发现,印度及中东地区对新加坡的兴趣日益浓厚。”
《中国理财市场》报告同时说,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是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第二大财富市场并仍将保持迅速增长,其中富有的群体拥有大约1.44万亿美元的资产。如果上海不为富人的财富积极操心,如果中国不为富人的财富操心,那么积累了极大财富的一部分中国富人,他们的财富很可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成为被新加坡所管理的“亚洲财富”之一部分。
如果说富人的家人子弟都在国外,富人的主要消费也在国外,富人的财富也存在国外,而富人的财富来源却在国内,这很显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的巨大伤害。
日前有报道说银行“嫌贫爱富”:开始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商业银行理财门槛提高、部分银行柜台不再受理小额存取款……小的不屑做,大的做不好,也做不了。对于中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对照新加坡务实而有魄力的金融发展目标,国内的银行家们应该深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