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8655 |
魅 力 值:2746 |
龙 币:14620 |
积 分:9221 |
注册日期:2003-06-04 |
|
|
|
余吾水战役
汉武帝对这次战役的失败非常愤怒,但并不就此甘心。他也许意识到匈奴实力已经恢复,而上次对匈奴是太轻敌了,出动的兵力少到可笑的地步。于是开始.汉朝策划了另一次规模空前的报复性的战役。
天汉三年秋天,匈奴袭击雁门。这给了汉出兵匈奴的借口。
在天山-东浚稽山战役之后两年,即公元前九七年,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汉发天下七科谪及召募天下勇士,完成了大规模兵力征集。汉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兵力动员过程。
汉征集了一支总兵力达二十一万人的庞大的野战军,兵分三路向匈奴扑了过来。中路军也是主力军依然由上次的败将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帅,兵力为六万骑兵、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右路军由因杅将军公孙敖带领兵力为一万骑兵、步兵三万人,出雁门,游击将军韩说带领三万步兵出五原;;左路军由强弩都尉路博德步兵率领万余人出居延。这样汉军总兵力骑兵七万,步兵十四万,几乎是全国动员。这样的兵力及规模是漠北之战以来未有的。
匈奴得到消息后,采取的策略也是漠北之战匈奴采用的策略:将其所有物资、人员、畜产转移到余吾水以北(今蒙古国土拉河),且鞮侯单于集中所有能集中的兵力共十万骑兵列阵水南,以待汉军,匈奴左贤王率部分兵力在其左翼对付公孙敖、韩说军,以防备汉军从侧翼迂回。这个方案据说是投降匈奴的边塞奚侯城都尉李绪为单于设计的。面对汉军如此庞大的兵力,且鞮侯单于也不敢冒险,因而采取了这个相当保守的方案。这也可能由于且鞮侯单于吸取了二年前由于轻敌在五千汉军面前损兵折将的教训,另外,匈奴也实在输不起了,面对这样一支大军一旦失败就面临亡国灭种。
汉武帝居然仍然任命上次天山战役的败将李广利实在让人奇怪,汉朝对败军之将一向严惩不怠,而李广利上次失败后未受到任何处罚,这次又被任命为一支13万人的大军的统帅,或许这是汉武帝的李夫人情节在起作用;因杅将军公孙敖的任命也是不合适的,历史上公孙敖独自领兵从未胜利过。
李广利军出塞到达涿邪山,未发现匈奴,但得知匈奴主力在余吾水以南,于是转向东北向余吾水方向进击。双方主力相逢展开了激战。双方激战数日,与此同时,李广利军右翼公孙敖军与匈奴左贤王展开激战。李广利总兵力超过匈奴军,但骑兵数量不及匈奴,双方在草原上展开拼杀,一时倒也难分高下。但是汉军右翼公孙敖军接战渐感不支。韩说的三万步兵到达目的地未发现匈奴人就引军退回。公孙敖军见势不妙也引军撤退。这样李广利军侧翼失去保护总体态势处于不利,同时汉军同匈奴连战十余日,补给也很困难。也许上一次的惨败还让李广利记忆犹新,李广利不愿冒险,于是乘形势尚佳之时南撤。匈奴人也很谨慎,见汉军撤退也不敢追击。这样汉军得以全身以退。
这样一次规模庞大的会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汉匈双方打成平手,双方皆无所得。
余吾水战役汉军做了全国动员,动用了一支二十一万人的大军。但结果却是平局。这样的结果不能让人满意。汉武帝显然是吸取了上次天山战役的教训,在这次战役的人员、物资保障上下了极大的本钱。战役的筹划也是精心部署。汉军三路大军协同作战,主次分明,总体部署未见失当之处。但是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在以当时的通信水平,这几路大军实际上无法做到协同,只能按照战前部署行事。但是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彼此无法通信实际上只能各自为战。而且汉军人数虽多,但是为步骑混合部队,机动性受到很大限制。如韩说的三万步兵到达预定目的地因无法知道友军战况只能按原计划引军退回;公孙敖军接战不利也不管主力的死活就引军撤退
第二匈奴人自漠北之战确实吸取以往了教训,经过二十年修养,实力有所恢复。象匈奴人战前侦察就做的非常好,这和漠北之战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骄横的匈奴人经常被汉军的突然袭击打的狼狈不堪,但是现在汉军发现无法再现当年的战绩了。
第三是汉军统帅能力实在是有问题,象公孙敖明显地缺乏大局观,擅自撤退差点陷主力于困境;主帅李广利能力显得极为平庸,和当年的卫霍相比,李广利根本不会使用骑兵,在这次战役中,李广利很不明智地和机动性占上风的匈奴人正面硬顶。其实李广利完全可以派一支骑兵从侧翼渡河打击匈奴人后方老弱,这样会使匈奴可能陷入崩溃的境地。
余吾水战役后,汉匈双方都筋疲力尽,双方进入六年的休战期。
第二年,汉武帝太始元年,且鞮侯单于死去,他的长子左贤王被立为单于,号为狐鹿姑单于。且鞮侯单于在位五年,在位期间,挫败汉朝两次大规模的进攻,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总算维持了匈奴的生存。
直到征和二年秋天,实力有所恢复的匈奴人才入侵上谷、五原,杀略吏民。第二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被激怒的汉武帝决定再次动员兵力对匈奴大规模进攻。这样,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后一战-----速邪乌燕然山战役开始了。
|
|
-- http://you.video.sina.com.cn/b/28212337-1576924864.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