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男女》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天地人
天地人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260
魅 力 值:797
龙    币:10909
积    分:4575.2
注册日期:2004-10-06
 
  查看天地人个人资料   给天地人发悄悄话   将天地人加入好友   搜索天地人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天地人发送电子邮件      

苏东坡四大楷书名牌
四川眉山三苏祠有座碑亭,珍藏着历代碑刻共计150多通,其中88通是苏东坡手迹刻石。《罗池庙诗碑》、《表忠观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是苏东坡著名的楷书四大名碑,共计14通。每通碑的高度都超过2米,宽1米多,每字字径10厘米以上,世人谓之擘窠大字。
   《罗池庙诗碑》,眉山人俗称《柳州碑》,后世又称誉为“三绝碑”。罗池庙,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祀祠,在现柳州市柳侯公园内,因建于广西柳州马平罗池而得名。苏东坡晚年贬官至广东惠州,曾应柳人的请求而书写了该碑的赞词部分。赞词是用《楚词》“骚体”风格写的诗歌,所以叫诗碑。诗碑的头一句诗是“荔子丹兮蕉黄”,该碑又叫《荔子丹碑》。为什么又叫“三绝碑”呢?三绝碑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碑文、书法、刻工皆精绝。这通碑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有点不同,即韩愈的祭诗,柳宗元的事迹,苏东坡的书法,“唐宋散文八大家”,这通碑就占了三家,绝中之绝!故又号称“东坡第一碑”。
   三苏祠《罗池庙诗碑》是眉州知州金一凤在清康熙乙酉年(1705年)所刻。200多年后,清碑剥蚀严重,字迹已经模糊不清。1916年,眉山人郭庆琮据“友人张幼泉所藏宋拓本双钩勒石”。现今,碑亭内便有两通不同时期的《罗池庙诗碑》。
   《表忠观碑》,苏轼书于元丰元年(1078年)。1942年眉山行政督察专员陈炳光、眉山县长张玉阶、民教馆馆长夏眉寿、诗人陈秉哲等集残拓刻石。碑文是苏东坡在徐州知州任上应杭州知州赵忭所请而作。该文表彰了五代吴越王钱鏐一门“三世四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忠懿王钱俶降宋后,使江、浙一带“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为中国文化的南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百家姓》这本小册子中,钱氏排名仅次于皇姓赵氏,足见钱氏的地位。赵忭请求中央朝廷对钱氏宗庙加以修葺和管理,苏轼倅杭时早有同感,因而写下具有钱氏简史的雄文。对于这篇碑文,王安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誉为“三王世家”体,即司马迁的《史记》文体。此碑不仅成为文章轨范,书法也为后世喜爱。《表忠观碑》四通,八面刻,850字,为东坡中年代表作,“四大名碑”中的长篇巨制。杭州人在明嘉靖三十九年重新刻石,剩下三石已残,现存杭州市文庙内碑林。三苏祠藏《表忠观碑》是全国仅存完整的石碑,由于它的完整性,故弥足珍贵。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共8通,碑文都是欧阳修撰写,苏东坡的书法。原碑由欧阳修自书刻石,立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旁。后终因字画褊浅,字迹模糊漫灭,在宋元?塘?年苏东坡出知安徽颍州时,滁州知州王诏就派人赴颍求苏轼重书。据传,东坡书《醉》碑一出,时人拓碑者为之塞途。1982年,三苏祠重刻两碑,所据拓本是真正的宋拓本。即馆藏《醉》、《丰》宋拓本。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59年无偿调赠给三苏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不仅如此,两碑还被人称为奇碑。两碑的刻工是眉山名工匠苏海云,十分凑巧,他是苏东坡的后裔。为传之久远,苏海云精心刻石,日刻三字,每字字槽深而圆转,盯睛细看碑文,瞬间便产生一种奇观:明明是阴文字却偏偏变成了阳文字,字型呈立体感,非常好看。欧阳修的妙文,苏东坡的书法,加上刻工精良,《醉翁亭记》也被后世称誉为“三绝碑”。
   《表忠观碑》苏东坡43岁书,脱胎于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以清雄二字概括。《醉》、《丰》二碑,56岁书。字形丰肥,扁阔,用墨浓重,风格老辣、圆熟,已入化境。《罗池碑》约60岁书。人书俱老,洒脱出格,绳墨不可羁。大家风范,由此可见一斑。
   历时近300年的时间,三苏祠才集齐苏东坡“四大名碑”,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处集齐四碑陈列的碑亭。

--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2005-01-16 22:03:4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3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