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晓兵
晓兵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晓兵个人资料   给晓兵发悄悄话   将晓兵加入好友   搜索晓兵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晓兵发送电子邮件      

浅谈外墙面砖粘贴质量控制
浅谈外墙面砖粘贴质量控制

   近几年来,建筑室外装修日益受到重视,采用外墙面装饰外檐也越加普及。但怎样保证和提高面砖粘贴质量仍属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想从外墙面砖粘贴工艺及质量弊病的处理两方面谈一谈如何对外墙面砖粘贴质量进行控制。
一、 外墙面砖粘贴工艺
  施工程序:基体处理→抹找平层→选砖→浸砖→预排→面砖镶贴→勾逢清理。 
   1、基体处理。施工前应做好基体处理工作。基体表面残留的砂浆、尘土和油渍等应用钢丝刷刷洗干净,基体表面凸凹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找平。光滑的基体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为0.5~1.5CM,墙上的脚手眼应提前堵砌好。
   2、抹找平层。找平层作法与装饰抹灰的底层、中层砂浆作法相同,要求分层抹灰,砂浆配合比准确,并控制找平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防止找平层空鼓和裂缝。
   3、选砖。这是控制砖距和保证尺寸一致的关键,所以在面砖粘贴前,必须认真挑选面砖。应根据设计要求挑选规格一致、形状平整方正、不缺棱角、不开裂、不脱釉、无凸凹扭曲、颜色均匀、厚度一致的砖块。挑选的方法是,根据外墙面砖标准长宽做两个U形木框,分选出合乎标准尺寸、大于和小于标准尺寸等三类砖,分类堆放。同一类尺寸外墙面砖应该用于同一层或一面墙上,以做到接缝均匀一致、排活整齐。
   4、浸砖。外墙面砖提前用水浸泡是控制面砖空鼓的重要环节。浸泡的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情况确定,要掌握浸泡及阴干的时间,外墙面砖要隔夜浸泡,然后取出阴干备用。
   5、预排。根据设计要求,外墙面砖粘贴常采用离缝分格镶贴法,这样可以取得理想的立面装饰效果。预排时应注意门窗处的部位,一面墙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阴角外或较为隐蔽的部位,管线和设备支架部位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镶贴,并提前做好粘时所用的皮数杆,以保证离缝的宽度和平直度。
  6、面砖粘贴。将面砖晾干,先贴竖直控制行,从边大角开始,间距为5~6米,再贴横控制行,间距为两步架高(约3.6米)。控制行面砖贴好以后,用细棉线作控制线,横行、竖行都挂好,控制行内贴砖自左向右,自上而下。水平直角采用450拼角,竖向角如窗上下口泛水边采用15毫米坡度切角,具体做法见图。铺贴砂浆用1:1水泥砂浆,掺10%的107胶。在砖背面刮满砂浆,厚度为6~8毫米,用力挤压,并用灰刀柄轻轻敲实。贴完一排面砖检查一次,有时砂浆太稀或墙面太湿,面砖可能出现滑,注意掌握在水泥砂浆初凝之前调整,然后贴下一排面砖,并及时将成砖表面水泥砂浆清洗干净。如果在高温季节贴砖勾缝,4小时后就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天。 见图






   7、勾缝清理。大面积砖贴完后,进行全面检查,直到确认无误后开始勾缝,勾缝用1:1水泥砂浆做底层分次成活。最后抹一层素水泥浆(掺水泥重量15%的107胶水),压光成活,待勾缝砂浆硬化后进行擦洗清理(用10%的盐酸溶液擦洗,用净水冲洗干净)。注意,再勾缝前要掌握好基体的湿润程度,干燥部位要提前浇水。
二、 质量弊病处理
1、 外墙面砖空鼓和脱落
   (1)面砖本身吃水不足,即面砖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不够。由于面砖吃水不足,镶贴时,水泥浆中的水分很快会被面砖吸收,水泥失水后,不能进行正常水化反应,降低了砂浆强度,使砂浆与基体表面的粘结力减弱形成隔离层,造成面砖空鼓,甚至脱落。另一种情况是面砖吃水饱满,但没有阴干,面砖湿度很大,表面浮着水膜,镶贴时面砖的水分不能蒸发,产生面砖浮滑现象,与粘贴砂浆分离后自坠。所以,使用面砖前应隔夜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取出阴干,要待其背面阴干后(外干内湿)方可粘贴。
   (2)粘贴面砖砂浆过厚。粘贴砂浆过厚也会造成空鼓。砂浆过厚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时基体找平层不平或不直,依靠粘贴砂浆来弥补缺陷,粘贴面砖时用小锤柄敲击或挤压,造成砂浆的水分集中到面砖底部溢出,水泥不能正常水化,使面砖与砂浆之间形成隔离层,面砖背面形成浮水现象,导致空鼓。此时必须重新喂灰,控制粘贴砂浆的厚度,采用中砂时厚度一般为5~6mm。
  (3)粘贴砂浆配合比不准。粘贴砂浆一般采用1:0.2:2的混合砂浆,这样能增强砂浆的和易性。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0d,并要使用品种一致的水泥及同一产地的砂子。水泥一般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做强度和安定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然当砂浆强度增长时,其内部会产生无规则的约束内力,造成收缩变形,使面砖空鼓。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3% ,并控制砂浆的稠度和水灰比。
   (4)多次成活造成空鼓。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一次不能粘贴就位,或是距控制线的位置不准,当上口不齐时修整并挪动面砖,使面砖与砂浆之间形成隔离层,还可能发生砖和砂浆一体脱离基体的现象。解决的方法是面砖粘贴一次成活,就位准确牢固。当面砖需要修整时,应把原有砂浆剔除,重新喂灰粘贴。
   (5)局部发生空鼓。检查中常发现面砖局部空鼓,如4角处、侧边处。产生空鼓的主要原因是喂灰不足或不匀、不平。因此,粘贴面砖时要保证面砖喂灰量和平整、均匀程度。
   (6)粘贴面砖操作不当。经常发现某些操作人员在粘贴面砖时,一手用力挤压面砖的某一侧,用小锤柄敲击另一侧,使被敲击一侧的砂浆强度不断增加,很快失去弹性,变成干硬性砂浆附着于基体上,造成两侧砂浆不一致,再用小锤柄敲击另一侧时,对前一侧面砖产生拉应力,导致面砖被撬开,造成空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面砖与砂浆厚度之和高出控制线2mm,然后用小锤柄从边角处或侧边对称敲击,随后敲击面砖中部,以保证面砖受力均匀,砂浆内部不存在空隙,粘贴牢固。
   2、面砖勾缝。随着室处装饰的标准不断提高,面砖勾缝质量越加严格,目前采用离缝做法较多,并增加装饰线条,以使建筑物立面装饰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所以嵌缝工序地位很重要。现就嵌缝容易出现的质量弊病和解决方法做如下分析。
(1) 勾缝时出现空鼓和裂纹
   ①原材料使用不当。如水泥标号和品种选择不当,安定性不合格,使用过期水泥,砂子颗粒过大,含泥量超过规定。一般采用425#普通水泥。砂子采用细砂,并用窗纱筛过,除去杂质,含泥量不得超过2%。
   ②砂浆配合比不准。主要是搅拌不均匀,强度增长不一致,产生内力后发生空鼓和裂纹。一般采用1:1水泥砂浆,利用机械搅拌均匀。严格控制砂浆的稠度和水灰比,水灰比过大会造成砂与水泥产生离析,造成空鼓。
   ③残留砂浆未提前剔除。在勾缝前必须将面砖周围残留砂浆剔除,因为勾缝砂浆与粘贴砂浆的品种、强度不一致,水泥水化时间不同,当残留砂浆吸收水分后易造成缝内砂浆空鼓和裂纹。
   ④勾缝前未提前对基体浇水湿润。找平层是在粘贴面砖前施工的,基体干燥,如不及时浇水湿润,将会吸收勾缝砂浆中的水分,使水泥不能充分水化,强度降低,造成空鼓。
(2) 勾缝砂浆粗糙无光、深度不一致。
   ①一次性成活、压光遍数不够,造成粗糙和无光。在勾缝时要求分2次成活。第一次用1:1水泥砂浆嵌缝、压实,待砂浆强度达到其最终强度的70%时再薄抹一层素水泥浆,并压光、找平。
   ②清理时间不当。清理和擦洗面砖应在勾缝砂浆硬化后进行,使凹缝不产生划痕或起砂。
   ③勾缝深浅不一致。根据施工规范规定,勾缝深度一般控制在3mm。严格控制砂浆稠度,掌握压光时间,用力均匀,不可用灰扎子骑在面砖上来回推拉控制勾缝深度,以免使面砖磨损。
   (3)勾缝返碱。因为水泥中的C2S(硅酸二钙)和C3S(硅酸三钙)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表面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发生“炭化”反应生成粉末状的沉淀物质CaCO3,化学式如下:
  Ca(OH)2+CO2= CaCO3↓+H2O
而CaCO3是不容于水的物质,所以勾缝内产生白色粉状颗粒。解决的方法是,用10%稀盐酸溶液洗刷,变成可溶水的物质CaCL2,化学方程如下:
  CaCO3+2HCL= CaCL2+H2O+CO2↑
   再用水擦洗可除掉返碱。但要注意成品保护,及时浇水养护勾缝砂浆。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对外墙面砖粘贴质量进行控制的一些看法,我认为我们的施工人员在平时施工中只要能注意以上几点,外墙面砖粘贴质量就一定能搞好。


2000-10-08 10:10:0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2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