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5540 |
魅 力 值:1775 |
龙 币:13719 |
积 分:7219.2 |
注册日期:2004-01-27 |
|
|
|
装修知识:自购建材莫入“雷区”
自购建材莫入“雷区”
最近,记者来到建筑装饰协会采访,问及如何选购建筑装饰材料时,建筑装饰协会的负责人提醒说:消费者到家装市场购买建材,除了内行外,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吃亏、上当的经历。面对真假难辨的建材产品,即使有过数次装修经验,也难敌假冒伪劣材料的制售商们精心布下的“障眼法”。据介绍,市场上所售的建材产品,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障眼法”招数,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自购建材莫入“雷区”。
以假充真
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建材的名称、性能都一知半解。因此,他们进入市场前,往往会先打听什么品牌的产品好,然后就冲着这些品牌去买。所以,混淆相近的名称是最常见的一招,尤其多见于实木地板的销售中。实木地板板材的名称有通用名、学名、别名、市场名等,如门格里斯木的别名有肯帕斯、金不换、南阳红木等,市场名为钢柏木。正因为名称复杂,消费者一时搞不清,给了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商贩经常把山榉木称为“红榉”、桦木称为“樱桃木”等。其实,这些木材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另外,现在的劣质产品可以分为很多种“劣”法。一种是本身就是劣质材料,如用含铝量低的铝合金当成含铝量正常的铝合金;另一种是替代材料,如将表层含有工程塑料产品当做不锈钢等。消费者不是行家,又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恐怕就要落入“雷区”中了。
对付这一“障眼法”,除了请行家一同前往购买,或学会辨别外,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还是要去正规的家装市场,必须要求销售人员在收款凭据上特别注明建材产品的名称、等级、品牌,并索取质量责任单。
偷梁换柱
这种现象在墙地砖、石材、涂料、木板材等多种建材的流通过程中普遍存在。如消费者花优质品的钱,买回的建材却是二等品、三等品、甚至是等外品;还有一些企业仿制名牌或畅销产品,冒用检测报告和产品说明书,冠以自己的商标,大力推销根本未经过检测的产品,牟取暴利。这些现象多出现在“洋货”或“准洋货”上。例如,有的冲浪浴缸打着进口或合资的招牌,声称“全部进口部件”。其实,产品的关键部件———电动系统却是“土造”的。
把人工生产的产品说成是天然的产品,是另一种偷梁换柱的手法,例如美柚冒充泰柚。美柚和泰柚都是贴面胶合板,但两者有本质区别。美柚表面的木纹和色彩是人工制成的,泰柚则是天然生就的。泰柚的价格是美柚的3倍。所以,不法经营者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此外,市面上黑胡桃饰面板也有仿制品,仿制品与真品价格相差一半。对付这一“障眼法”,除了要去正规的家装市场外,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看、多比较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贪图便宜,便宜中可能藏有“雷区”。
败絮其中
这种“陷阱”通常出现在板材中,如细木工板有手拼和机拼之分。机拼板的内芯由较规则的小块长条木用机器拼装而成,内芯平整,接缝严密,无空心,抗拉力强;而手拼板是人工将小块木板摆放而成,小木板不规则,多不上胶,拼缝大,抗拉力性能差,且多处空心。消费者在购买时,看到的板材已经全部封了边。因此,内部的情况无法了解,一些不法销售商就在此大做手脚。
对付这一“障眼法”,光靠表面是很难分辨清楚的。所以,购买建材时,应要求销售人员在收款凭证上,特别注明机拼或手拼,写明等级。这样,消费者即便买回家后发现问题,也有凭证可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