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庄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清香淡茶
清香淡茶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233
魅 力 值:33
龙    币:1
积    分:110
注册日期:2013-12-31
 
  查看清香淡茶个人资料   给清香淡茶发悄悄话   将清香淡茶加入好友   搜索清香淡茶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清香淡茶发送电子邮件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这世界上的有钱人有四种,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装有钱人,一种是被有钱人,还有一种是假有钱人。你是哪类人?你如何成为你想要的那一种?

装有钱人

很多装有钱人的人,其实也是一种无奈,而有些则是作死。

前几天去拜访了一位民企老总,如往常见到的情形一样,在一个大如故宫养心殿般的总裁办公室里,老板的太师椅坐北朝南傲然而立,红木壁柜和办公桌上的奇石宝玉静静装逼,墙上的名人字画仰着鼻孔出气……这高调的奢华,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家的标配,处处装扮出了一个企业的成功与财富。

你们各种有钱人的高档货尽管显摆,反正我什么也不懂。

老总先给我介绍了一番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然后开始滔滔不绝的谈国学和企业文化,最后开始扯各种管理哲学……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啦,老板们不谈钱谈文化,而像武财人这样的文人不谈文化谈钱。没办法啊,缺啥谈啥啊。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但是,企业家们真的不缺钱吗?企业家其实最缺钱。

那天中午,公司董秘老于说:我带您去吃上海最好吃的汤包吧!上海最好吃的汤包?我心里有点好奇。老于带着我进了一家店,里面人挺多。老于说:这家店都成了我们公司会客专用店了。我心想:会客的话,这档次好像有点……老于早习惯了我们这种俗人的一般反应,解释说:我们公司规定,董秘会客的人均标准不能超过50元,但人均50元能吃什么呢?又不能让客人觉得档次太低,所以,每次带客人来这里,我就和客人强调说,这可是沪上最好吃的汤包馆!一定要请客人尝尝这个特色店……

秒懂。

一流话术划重点:这可是沪上最好吃的汤包馆!特色店!

老于还是挺实诚的。

我问老于:你们老板和我同龄,能奋斗到如此境界厉害啊!上班远不远?

老于:不远。

武财人:他附近有别墅?

老于:也不是,在附近租了房。

武财人:没有买房吗?

老于:是啊,现在连公司投的钱都还是几个股东的,等企业上市了再说吧。

武财人:哦。

(其实早在意料之中。)

武财人以前一直为老板们写传记歌功颂德,接触的中小企业老板特别多。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有当地政府划拨的几十亩的土地,有几千平方米的厂房,有几百平米的大办公室,却没有在上海给自己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中国传统的创业企业,最缺的永远是现金,他们有了现金一定是投入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他们一说起来手眼通天,能搞定各种牛人,能应付各种场面,可他们的软肋,永远是现金。拿现金去买房,简直是一种奢望。创业者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而那些能生存下来的创业者,这十几年来的收入,不过就是上海一套房子的钱。

说来搞笑,有的民营企业老板还不如员工有钱,因为员工都买了房增值了,而自己的现金却拿去扩大再生产和给员工发工资了。

但是,民营企业家们必须装有钱人。很多装有钱人的人,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我的一个在外地建厂的老板朋友,本来有条件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可他宁可到处找人借钱给工人发工资,也不向当地银行贷款。这世界上还有不想要银行贷款的老板?有啊。因为怕露怯。你没钱,还怎么让当地政府一路开绿灯把你当财神供着?你没钱,还怎么让员工相信能跟你赚到钱?你没钱,还怎么让合作伙伴和分销商赚钱?你自己都没钱,还如何去给人画大饼,勾勒美好蓝图?

有些装有钱人的人是无奈,而有些则是作死。从我们电视台平时录节目就能看出来。有时候一个小公司的老总来上个节目,一下带三四个人,像要打群架一样,司机+小弟+花瓶,已经算是低配,还有带现场拍照的,带化妆师的,恨不得把全公司人都带来再雇几个群演,这种不能算是有钱人。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朋友圈里晒出国的,豪华酒店的,美食料理的,名车的,也不算是有钱人,因为一般人拿出来晒的东西,都是自己难得到的,内心有惊喜感的,缺啥晒啥。而这些对真的有钱人来说随手可得,日常生活,有什么晒的必要?

如果说民营企业家和各类营销人员为了业务必须高调,那么外企白领、金融人士则是因为环境影响而无法低调。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伙同学很玩得来,因为大家都是出身一般家庭的小镇青年,各方面都很有认同感。所以,尽管毕业已经很长时间,大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财富基础和社会地位,可还是能习惯于地铁下来骑个摩拜,街边撸个串,剩下半盘凉皮儿也要打个包的低端生活,然而,那些去外企的小镇青年伙伴已经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所以,每次聚会有在外企的同学,我们必是安排高档的大店。

外企和金融机构的白领,他们每天西装革履的在CBD的甲级写字楼里办公,文化中充斥了小资情结和欧美上层社会的优雅之风,他们机场宾馆的来回跑,离低端世界的生活也越来越远,去吃碗兰州拉面加蛋好像真还不妥,满口的香菜大蒜味还怎么在客户面前装男神?

据武财人观察,一旦有过留洋经历或有过外企文化烙印的人,就适应不了低端消费了,衣食住行就开始有追求了。

然而,这和拥有的财富无关。

早上一杯星巴克一块巧克力慕斯的白骨精,未必就比一袋豆浆俩菜包的油腻男挣得多,也不一定比路边摊煎饼的大姐有钱。

我们觉得他们消费高就是收入高,而实际上是他们的恩格尔系数高,一半的工资都用于日常消费。外企喜欢拿税前工资出来,一个外企高层说起来好像年薪小100万,实际上扣完了乱七八糟,比国企高层的实际收入也高不了太多,更不如民企的高层,人家还有股份。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被有钱人

他们越是低调,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越觉得他们是低调的奢华,他们成功成为被有钱人。

民营企业家和各类营销人员是装高调,外企白领是无法低调,而政府职员和国企中高层,则是因为体制原因拼命装低调。

这类人不能算有钱人,但他们越是装低调,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越觉得他们是低调的奢华,越是为他们鼓吹,他们成功成为被有钱人。

十多年前,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听说你们电视台发年终奖都是拿大提包领啊?

啊?是吗?谁说的?

别人说的啊!

啊?是吗?谁说的?

都这么说啊!

“别人”是谁?“都”是谁?

“别人”和“都”,也包括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都觉得,有钱人都是别人家的。我们眼中,投行、风投、券商、基金、私募、都是年薪百万起。可能吗?想想吧,这些都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大牛市十年中有几年?十年中偶尔一两年能拿到这个数就不错了。如果真的遇到大牛市,你股票赚个100万也有可能啊。

金融从业人员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有钱人,金融行业精英荟萃,竞争激烈,对他们来说,从金融民工到金融大佬的梦想,也许永远都只是梦想。我敢说,多数人的身价不如一个坐拥几套动迁房的跳广场舞的大妈。

我们也许觉得银行、医院、大学教授、公务员这些体面的工作是高薪,算了吧,体制内的普罗众生,都是平均分配,如果不是有什么额外收入,不要相信有什么高薪,就是老总,党委书记,工资也比你高不了多少啊。如果你觉得人家月入比你高2万3万就是有钱人,也许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假有钱人

他们有再高的身价,都不是他们自己的。

前一阵,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刷屏了。说是80后的摩拜美女创始人胡玮炜,因为美团收购摩拜,她可能从中套现15亿以上!按照27亿美元的作价,乘以外界盛传的胡炜炜9%的持股比例,简单计算确实大致是15亿人民币。

15亿,算有钱人吧?

这就是我所说的假有钱人。因为他们拿着再多的钱,都不是他们自己的。

胡玮炜真的能拿到15亿吗?

别开玩笑了。

发生过多轮融资的公司被并购时,投资人是按照股票的优先级来分配收益的。有本金、利息,甚至还有股息,最晚进入的投资人最先拿钱,创始人最后才能拿钱。而作为已经融资十几轮、融资规模远远超过27亿美元的公司来说,优先级低的投资人都只是或多或少拿回点本钱,更别提创始人团队了。

我们平时一谈起来,动不动就是哪个公司出让了多少股份,拿到了多少融资,然后一算创始人的持股,噢,不得了,这个人身价多少亿了!好像这钱就进了他口袋,他立马成了有钱人一样。从拿到融资到套现,在这漫漫长夜里,你公司是否能看到黎明的曙光?资本会不会从输血人变成吸血鬼?别说我们局外人不知道,当事人也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你身价多少都不是你的,创始人不过还是拿个生活费维持生存的假有钱人,而更大的可能,是像摩拜创始人一样,一切重头再来。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拿着别人钱的假有钱人。

我们曾羡慕,在论坛上亮出交割单晒资金,操作了几千万账户的操盘手,而其实,都是代人操作,自有资金才几十万。

我们曾感叹,炒楼大军里买房如买菜的炒房客,千万的房子,现金一笔付清,他们是有钱人吧?不一定。炒房客们都是买一套抵押一套,用抵押贷出来的钱再买,再抵押……名义上有五套,实际上钱都银行的,都是负债。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看到太多的“有钱人”而开始焦虑万分,而写手们为了赚流量,变本加厉地贩卖中产阶级的焦虑,去让你相信各种不是有钱人的人,都跑赢了你。

这个世界上,你接触的,你想象中的,你认为的“有钱人”,80%都是装有钱人、被有钱人、假有钱人。而真正的有钱人,你接触不到,因为你还不是有钱人。

你身边的有钱人和高薪多数都是假的

那么,有钱人都在哪里?

有钱人不是按行业分类的,也不是按工种分类的,更不是按日常的消费表象分类的。

真正的有钱人,也有四种:一种是裹挟着时代红利不知不觉躺着赚钱的;一种是靠豪赌人生加杠杆侥幸攫取的;一种是游走于边缘地带铤而走险的;最后一种则是各行业金字塔尖上的出色人物。

2018-05-02 11:43:0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1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