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343 |
魅 力 值:1281 |
龙 币:8012 |
积 分:3581.3 |
注册日期:2004-12-19 |
|
|
|
什么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开头,先甩甩书包。(不用赞我,都是从网上搜来的)
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雍也篇》,原文是“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此处“乐”字读音“yao”,意思为“喜爱”。智者为何喜欢水,仁者为何喜欢山?朱熹的解释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此处“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 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两句,将智仁两者区别解释得清楚明白。又论,欧洲式的海洋文化是智者的象征,而中国的大陆文化是仁者的象征。
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对这句话依然有不一样的解释(我没看完,专门搜到这句来看),他觉得这句应该这样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不管如何解释,关于智者和仁者的区别的理解依然是相同的。
不过,即便是山,也有如仙乃日般厚重的仁者风范,也有如央迈勇般锐利的智慧化身,但“厚重不迁”是相同的;即便是水,也有如大海般纳百川、成大气,也有如湖水般温馨典雅、宁静不波,但“周流无滞”也是相同的。可见,仁者包含了“智”,而智者也涵盖了“仁”。
我喜欢山,亦喜欢水。也许问大多数年轻人,都会回答“都喜欢”。山水本就不应该分开来看。有山无水,就如无本之木,无甚生机;有水无山,就如无源之水,跳脱无常,无法把握。观海,应该登于高处远观,才能体会到海纳百川的博大;观山,应该泛舟行于群山之间,才能体会到壁立千仞的刚直。“山不转水转”、“山水有相逢”,呵,二者本为一体,岂能从二者中独取其一来爱。
二者还是有高低偏好之分。窃以为,年轻时乐水,尽情奔走于人世间,体会人生百态-喜、怒、哀、乐,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达于世理,周流无滞。而年老时,该怒的时候要笑、该哭的时候也要笑,只有在繁杂的人生背后,真正领悟到那不变的世理,才能安于义理,厚重不迁。年轻时的仁,是为仁而仁,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感悟,是无法真正做到“安于义理”,最多只是安于自己想象中正确的义理罢了。而年老时,如果依然以智为先,那么是什么呢?呵呵,老顽童呗。
之前做过一份心理测试,里面有一道题:假如你有一栋别墅,你希望把它建在哪里?A、湖边 B、草原 C、海边 D、森林 E、城中区。我选择的时A.湖边。你们呢?其实我希望是在山脚下的湖边,可惜答案没有既有山也有水的地方。山与水相比,我会更偏向喜爱山,就像每次登山都能让我感到莫名的喜悦一样。也许,我的心态还真是有点老了,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