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pjaeh3
pjaeh3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39
魅 力 值:50
龙    币:1125
积    分:378.1
注册日期:2009-12-29
 
  查看pjaeh3个人资料   给pjaeh3发悄悄话   将pjaeh3加入好友   搜索pjaeh3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pjaeh3发送电子邮件      

办公室成为都市白领发展恋情最甜蜜的痛
在今年的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国内北京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京都人才网(www.010job.net)发起了“都市白领,你的另一半哪里来?”的调查。类似的调查在2007年曾进行过一次。此次调查发现,办公室已经成为发展恋情的最主要渠道,该网址不再展示男性的结婚年龄提前,帮助雇员解决感情和婚姻问题正在成为雇主的新工作内容。

男性对婚姻更有计划 女性对婚姻更有压力



调查分别选取了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的男女职场人士各50位。25岁以下的100人中的已婚人士有7人,其中5女2男;26—30岁的100人中已婚人士有64人,其中26女38男;31—35岁的100人中已婚人士有83人,其中37女46男。即已婚男女各占本次调查的男女受访者的58 %和45 %,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别为52%和47%。



数据显示,白领男性似乎对自己的婚姻更有准备和计划。“你认为婚姻对,该网址不再展示有帮助吗?”的回答也应证了一点。约六成的男性认可“先成家后立业”的观点,但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认为婚姻有助于自己的职业。同时有58%的女性认为自己面临的“感情和婚姻困扰大于工作带来的困扰”,只有28%的男性认为自己处于这同一境地。

京都人才网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对此评价说,由于就业平等,白领男女已经在知识技能、职业发展和经济水平方面基本对等,但是女性在婚姻方面还持续原有选择方向,比如以比自己更能干、更富有的男性为目标,被动接受男性的追求,男性年纪须年长于女性等,另外女性的适婚年龄相对较短,使得女性在婚恋选择上受到较多限制。另一方面,冯丽娟说,由于工作和经济压力,男性对待婚姻越来越现实,对婚恋的精力投入趋于减少,也造成白领女性的婚恋困扰。调查数据也显示这一趋势,受访的已婚人士平均用时1年3个月成就婚姻,2007年的调查结果是1年10个月。

最痛苦的甜蜜——办公室恋情

婚姻之路变得狭窄,尽管结识异性的渠道更加多样:同事、同学、熟人介绍、婚介、网络和“萍水相逢”等。依据此次调查,80%的受访者尝试过其中两种以上方式,同事、熟人介绍和网络列前三位。154位已婚人士中,近六成的人因为工作而认识婚姻的另一半,27%的人的婚姻对象是自己的同事,这个比例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8个百分点。不过,至今仍然是同事的比例不足6%,这个数据只比2007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通过网络认识而结婚的人也有所增加,但是办公室、学校之外自己结识另一半的比例大幅降低,2007年为11%,此次的调查只有6%。

冯丽娟说,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在互联网“横行”的时代,办公室很可能是与人交道最频繁的场所,这一切使得办公室恋情无可避免。调查的结果反映了白领们对办公室恋情的矛盾心情。近90%的未婚男女不反对在办公室里寻找合适的另一半,但是有60%的人表示,身边发生的办公室恋情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最不能容忍的是上下级之间的恋爱和婚姻,同一部门的人之间发生恋爱也令其他人感到尴尬,再次是恋人之间在办公室的亲热举动。绝大多数的人说,如果恋情不再,很难再和平相处。另外,办公室恋情变化,也常常成为同事们的谈资。

越来越多的雇主已经意识到办公室恋情趋于普遍,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策划应对之策。受访的300人中无一人所在的企业有明文规定“夫妻不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但是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候选人填写家庭成员的情况,特别是注明是否有家人已在同一企业中。冯丽娟说,高管之间和上下属之间的婚恋通常不被允许,也不要冒险在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发展自己的另一半。 不过,最近有一些雇主正在鼓励它们的雇员之间发展感情,或者鼓励雇员介绍他们的家人来企业工作,原因是这样可以稳定雇员队伍,并且可以更容易招聘到新员工。

女性需要更主动、更平等地争取自己的感情和婚姻。但是,对待办公室恋情仍需谨慎。冯丽娟建议,办公室中的恋情应更注重长远,在同一家企业里发展多段办公室恋情会给人“不成熟”的印象而不受信任,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影响到其他同事。一旦感情稳定,其中一人要有换工作的准备。来源:该网址不再展示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0-03-09 00:06:0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0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