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浩宇天地
浩宇天地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1
魅 力 值:16
龙    币:13
积    分:16.3
注册日期:2011-12-16
 
  查看浩宇天地个人资料   给浩宇天地发悄悄话   将浩宇天地加入好友   搜索浩宇天地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浩宇天地发送电子邮件      

父母与孩子如何消除代沟
“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和父母交谈,我不想和他们说话。”这是我市某小学的学生在亲子问卷调查中写下的心里话。
    近日,团市委心理教育培育基地的心理专家对某小学的45名学生做了亲子调查,结果发现有71.1%的小学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因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而讨厌与父母交流,久而久之他们把与父母交流当做负担。然而面对孩子的想法,家长们同样表示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换来了孩子的“厌恶”呢?
    不能相互理解是不可逾越的代沟
    顺城小学的一名学生说:“父母总不能心平气和地跟我说话,总是训斥我。我已不是小孩子,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而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有时还打骂我,我真想到法庭告他们。”他的父母听到孩子如此的想法却是哑然,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爱护有加,看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即使有时候动手打了他,也是为了孩子好,无非是希望他改正错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自己从小也挨过父母的打骂,“为什么那时我们没有想过要到法庭与父母理论,而现在的孩子却有如此的想法呢?”
    记者对10个学生的家庭做了调查,结果有8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相互抱怨对方不能理解自己。
    孩子说:“我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只能从吃穿上满足我的要求,根本不懂我。”家长说:“我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非但不感激,反而对我们疏远。”
    孩子的苦恼与父母的无奈导致两代人无法沟通。
    两代人之间很少有共同语言
    团市委心理教育培育基地的心理专家认为,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主要是两代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另外,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如今的孩子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满足,他们更渴望家长能聆听自己的心声。很多孩子苦恼于自己有话无处讲,就像这次亲子问卷中一名学生写的那样:“我更愿意跟布娃娃说心里话,因为布娃娃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能安静地倾听我的烦恼。”
    心理专家说,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较活跃,而家长们的思想已经成熟,态度和观念也已基本定性,缺少变化。另一方面,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独立思考的要求,并渴望得到成人和社会的承认;而成年人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个性也趋向稳定,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要求子女。孩子更容易与新时代接轨,在接受新事物上也要比成人快,因此两代人之间就出现摩擦。
    专家建议: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
    “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办公室主任孙哲建议,家长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敞开心扉。
    孙哲提醒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尤为重要,如果孩子有事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流,长期压抑在孩子的心中的负性情绪一旦爆发,就很有可能以过激的方式来发泄,从而导致校园暴力,自闭,网瘾等事件的发生。
    他认为,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但是这种交谈必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家长要当好忠实的听众,让孩子在谈话中表露观点和想法,以便家长掌握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表露出来的错误认识不一定要当即进行指责和纠正。切忌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否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在语言上多鼓励,少打击,主动接纳孩子的意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以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多向孩子表达爱的语言,让孩子感到温暖。尽量引导孩子主动去做某事而不要强迫孩子被动地去做某事。
家长跟孩子谈话要注意技巧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言语沟通最常用的是谈话法。因为谈话法能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心理相容,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只要你注意言语沟通的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谈话的时机:要适时、及时,抓住“火候”
    谈话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得及时、适时,就为谈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谈话的时机绝不是可早可晚,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么怎样才能称上及时、适时呢?一般说来,家长在观察到孩子在学习、品德、工作乃至生活等方面出现波动、反常等现象,预感到问题要出现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抓住苗头及时主动找他们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既成事实、始料不及以及偶发事件的产生,家长则应在问题出现后,马上找孩子谈话,尽量减少不良影响。当然谈话不是仅针对问题,对孩子的成绩、优点、进步等,也应及时找孩子谈话予以肯定、表扬,以便巩固、强化。此外,家长还应特别重视孩子主动找上门的谈话,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合理解决,决不应拒之门外,推脱了事,还应对孩子的主动沟通表示肯定,以便调动孩子反映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谈话的主题:要适当、明确,选好“突破口”
    谈话的主题是谈话的灵魂。主题即是解决的问题。主题明确能够使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谈话,谈话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主题要大小适宜,主题太大难于把握,也不易于解决;主题太小,往往使孩子觉得小题大做,难以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就要求家长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切入点”,精心设计,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谈话过程中,要点明主题,围绕主题,根据谈话中心的具体进展情况,合理引导。在谈话后,要及时了解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向。
    3、谈话的内容:要适度、连贯,恰到好处
    所谓谈话内容的适度,是指在选准谈话主题的基础上,谈话的内容要集中,切忌杂乱。同时,还要注意谈话内容的连贯,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有的家长在谈话中,内容安排过多,寄希望于一次谈话中尽量多解决问题。结果往往相反,原因是孩子难于接受,难于消化,欲速则不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帮助孩子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引出谈话的内容,调动孩子参与谈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取孩子主动配合。同时观察孩子对谈话内容及深度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打印] [评论]
    4、谈话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易于接受
    在与孩子谈话中,语言的运用也非常关键,同样的谈话主题,同样的谈话内容,不同的语言运用,就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
    因此,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注意谈话的语言,力求准确、形象、生动,使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实现谈话语言的科学化、艺术化。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果家长在谈话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同时力求生动、形象,孩子易于理解、领会,特别是若多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赞许,即使是批评也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还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产生争吵,使谈话不欢而散。
    5、谈话的气氛:要自然、和谐,富有亲切感受
    谈话的气氛不等同于谈话的环境,谈话的环境是有形的客观存在,如客厅、房间、公园等,而谈话的气氛则是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却能感知到一种心理氛围,它比谈话环境更重要。因此创造良好和谐的谈话氛围,由此使孩子产生自然、亲切的感觉,对取得谈话的积极效果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呢?首先要求家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孩子信任、尊重,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孩子的误解,甚至非难,能正确对待,不急不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这一切都应体现一个“诚”字:诚实、诚心、诚恳。家长有了这种诚实、诚心、诚恳的态度,孩子也一定会受到感动,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他会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使谈话成为共同教育、相互激励、共创最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1-12-18 16:27:0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9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