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汽车尾气“占领”的世界里,连跑个步都被当成了奢侈品般地存在。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讲更是如此,运动之于孩子正如高楼之于根基。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再高的文化修养都完成不了幸福人生的终极目标。
如今在奖杯和奖学金的诱惑下,体育训练变得越来越功利,很多孩子很早就开始了专项训练(通常在7岁之前)。
青少年运动变得越来越职业化,家长和教练或许有些忘记了运动的本质,在成绩方面给了孩子过多的压力。
许多家长担心如果不及早让孩子展开专业训练,会“跟不上”或“无法提高”。
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过早单一的专项训练并不足以拉开差距,反而是参与多种类型复杂组合运动所带来的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应对不同状况的反应能力和在不同领域中建立起的自信,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根据美国体育健康协会的建议:“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多种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只有在孩子生理、心理和社交能力全面发展之后,再展开专项训练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体能训练是基础,是训练专项运动的必经之路。
没有体能来支撑,技能就沦为花拳绣腿。同样,没有技能来呈现,体能充其量是蛮干硬拼。体能与专项运动,就好比地基和高楼。
2、任何专项运动,对体能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射击对运动员的手部、肩部、腰腹和耐力要求很高,足球运动员须速度、力量、柔韧和心肺非常好,乒乓球、棒球对专注力及灵敏度的要求更高……因而,专项运动训练背景下的体能训练更有针对性。
早专项运动带来的影响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喜欢让孩子学羽毛球、网球、跆拳道、足球、篮球、武术等专项运动,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发育未完全,如若进行单一的专项练习,不断重复的使用相同的肌肉群,和相同的动作模式,很容易造成身体发育的不平衡,甚至抹杀孩子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储备未达到一定量时,不宜过早投资。这是因为,专项运动训练针对身体某一方面机能训练强度非常大,但忽视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
例如,过早训练乒乓球,长期一手持拍,双边发展不均衡,易造成“高低肩”;过早接触轮滑,上下肢发展不均衡,易导致下肢过度粗壮;
而体能,正是运动银行中的储备。
●小时候平衡感好的孩子,长大学习滑板便会信手拈来;
●协调性好的孩子,练习三步上篮可以很快上手;
●心肺耐力强的孩子,踢足球在场上奔跑半个小时还能活力满满。
体能基础打得牢固,技能训练便是锦上添花!
美国学术期刊《锻炼与健康》最新调查显示:因为专项训练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类动作,使用完全相同的肌肉群组,容易造成机体的重复性动作劳损,最严重的后果可能会让孩子永远告别这项运动。中国大部分运动员都饱受反复性伤病的困扰,也是这一结论的佐证。
另一本期刊《体育医理》则显示:如果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超过专家指导建议(16岁左右的青少年,每周专项训练时长不应超过16小时),受伤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重复性动作劳损是最常见的伤病。
美国整形外科学会的结论是:过早的专项训练和重复性机体使用,容易导致青少年筋腱、韧带和骨骼生长不均,遭受肌肉、筋腱、生长板受损的风险也越高(生长板即骨骼间的软组织,可分裂成熟和钙化,对骨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重复性动作劳损最常发作的部位是膝盖和脚踝。
但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让孩子参与多种类型复杂组合运动,更重要的是回归运动本质,重视基础体能培训,在参与中感受运动本身的魅力,得到一些简单、纯粹、原始的乐趣。
所以在孩子早期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孩子身体素质的窗口期特性,锻炼孩子全身系统的身体素质。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
❶ 儿童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不及成人骨骼易发生弯曲、变形;
❷ 培养正确的站、立、跑、跳姿势,防止脊柱、胸廓、骨盆和下肢变形;
❸ 自行车、射击、速度滑冰等身体较长时间固定一姿势易造成肢体发育不均衡和脊柱变形;
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
不是动起来就是适合孩子的运动,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家长一定需要寻找专业的机构于专业的教练,根据孩子的身体特点与年龄性别,设计合适且娱乐性强的运动系列方案,帮助孩子科学的锻炼,有效提升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得到从运动而来的自信,真正享受运动的快乐和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