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评楼》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andfish
bandfish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bandfish个人资料   给bandfish发悄悄话   将bandfish加入好友   搜索bandfish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andfish发送电子邮件      

怎样预防和消灭蟑螂?(3)怎样预防和消灭蟑螂?
样预防和消灭蟑螂?
布下天罗地网让蟑螂无自藏身长――灭蟑方法简介

环境治理
灭蟑,重在环境治理。要搞好室内卫生、消灭蟑螂栖息地。
1.清除垃圾和废弃杂物,以减少蟑螂的食物源和栖息场所。住宅楼内公共部位如楼梯通道、走廊、公用厨房和厕所内杂物要清除,扫净死角。盛放杂物的木箱、纸箱也要加以清理。垃圾及泔脚要日产日清。
2.清除灶台上、桌面上和搁板上的污物,不留食物残渣,地面、桌面上要经常保持洁净。过夜的食品应放入冰箱或橱柜中。关紧水龙头,抹干水渍,室内保持干燥。
3.堵洞抹缝。用水泥或石灰堵塞抹平墙上的裂缝和孔洞,菜柜、台桌和家具上的缝洞可以用油灰或其它材料填补,较大的洞则需请木工修理。
4.封闭垃圾通道。垃圾通道易于孳生蟑螂、老鼠、蚊子、苍蝇,清运不及时还会散发臭气。建议灭蟑后将其封闭。
5.乔迁新居,注意灭蟑。很多人在刚搬进新房子或写字楼不久就发现室内有蟑螂,造成这种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人未进门,蟑螂已进入。装修人员吃住在室内,垃圾不妥善处理,形成蟑螂滋生地,使蟑螂迅速繁殖。十是搬进新居的衣物、书籍、家具、家电等,或携带蟑螂成虫、若虫,或携带卵荚,使得蟑螂也乔迁新居。因此,在搬家前,新居一定要彻底大扫除,清除所有垃圾、堵死各种缝隙,同时用杀虫剂进行一次预防性灭蟑。

物理防治
蟑螂密度低的场合,常用的方法有粘捕和诱杀。
1.粘捕:粘捕盒是由一张粘胶纸板和一只纸板盒构成,市场有售。使用时,将粘胶纸板上的防粘纸撕去,中间放小块新鲜面包屑,然后把纸板放入盒中,蟑螂进入盒内就被粘住,无法逃脱。粘胶中不含杀虫剂,使用安全,适用于家庭、饭店、医院、托儿所等地。
2.诱杀:在空罐头瓶内放少许诱饵,如面包屑、红糖之类,在瓶口内壁涂一圈凡士林或香油,晚上置入蟑螂经常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蟑螂进入瓶中就难于逃出。用尚存少许余酒的啤酒瓶或葡萄酒瓶也能诱捕蟑螂。

化学防治
蟑螂密度市的场合宜采用化学防治。
1.滞留喷洒:使用长效的杀虫剂喷洒在蟑螂栖息或经常活动的场所,使它们与药物接触而中毒死亡,药效可持续2-3个月。目前我国常用的杀虫剂是拟除虫菊酯类,实际应用中对人是安全的。
2.烟雾熏杀:垃圾通道、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亦是蟑螂藏匿、孳生的场所。对这些特殊地方采用烟雾熏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施放烟雾可用操作热烟雾机来实现,一般由专业杀虫公司实施。另一种方法是投放烟雾弹,值得提醒的是:在垃圾通道、下水道投放烟雾弹时,要将垃圾清除干净,沟道要疏通,以免垃圾通道、下水道产生的沼气遇火爆炸。垃圾通道使用烟雾剂灭蟑前,必须将每层楼的垃圾口用报纸封好,并在垃圾出口处用滞留喷洒液做封闭处理以避免蟑螂逃窜。
3.药笔:用含杀虫剂的粉笔涂划在蟑螂活动场所,对蟑螂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药笔使用方便,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已得到广泛应用。将药笔折成三段,取一段横着涂划宽约2-3cm左右的粗线即可。
4.毒饵:使用毒饵杀灭蟑螂方法简便、经济,深受群众欢迎。毒饵可以经常用于家庭、商店、办公室、微机房、配电间、食品加工厂等。

一般来说,杀虫剂只能杀死蟑螂的成虫和若虫,对卵荚不起作用,存活的卵荚在几十天后孵出的蟑螂又会使密度上升。因此在第一次杀灭后,必须对蟑螂进行二次打击。二次打击的时间应根据蟑螂的种类、气候、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德国小蠊应在第一次施药后25-30天,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应在45-60天左右实施二次打击。


消灭蟑螂三法

 
蟑螂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害虫,特别是在夏季活动频繁。蟑螂体扁,善于钻缝,它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藏匿,易污染环境,传播病菌。想要消灭它往往又束手无策,这里告诉大家几个消灭蟑螂的方法。
1、蟑螂耐饥不耐渴。针对这个特征,晚上需关好水龙头,去除其他水源,尽可能使蟑螂无法找到水。保持厨房、浴室的水槽和排水管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干爽;清洁餐桌上面的油污、碎屑,收藏好隔夜食物,密存好垃圾并及时清除,使蟑螂无法取食,不要将用过的碗碟留到第二天清洗。地面、墙面、门窗、家具等破损之处要及时修复,堵塞孔洞、缝等。
2、使用高效低毒持续时间长的卫生杀虫剂喷洒房间,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处的孔洞、缝隙;或用蟑螂喜食的食品,如面、红糖等加杀虫剂调成毒饵诱杀蟑螂。
3、彻底打扫室内卫生。仔细检查柜案板等处,找到蟑螂卵鞘。蟑螂的卵鞘形似红豆,一个卵鞘内有40多个卵,常粘附于隐藏处,能够抵御药物的作用,找到卵鞘后,将它踩碎即可。
 
2003-01-09 14:36: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4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