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天地》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花生达人
花生达人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4067
魅 力 值:84
龙    币:1145
积    分:2012.3
注册日期:2013-02-06
 
  查看花生达人个人资料   给花生达人发悄悄话   将花生达人加入好友   搜索花生达人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花生达人发送电子邮件      

不尽然, 误区,这个问题似乎养生堂于康讲过,对于维生素的实际应用,不应简单以天然或合成来判断好坏
天然维生素每瓶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合成维生素每瓶只需几块钱

天然维生素与合成维生素的吸收率会有不同,天然的吸收率未必比合成的高

化学结构:  几乎完全一样

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谭湘萍介绍,作为药品出售的化学合成维生素必须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药品质量标准。在化学结构方面,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几乎完全一样,这意味着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并无大的差别。自从1933年人类成功合成了维生素C,合成的维生素C就和天然的维生素C同时应用于人体,它们在消化吸收和功能上没有任何区别。因此,食物中供给不足时,完全可以利用合成维生素C来补充。除了维生素C,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和B6等的性质也一样,合成和天然的在作用上没有什么区别。

吸收率:  不同种类有区别

,除了化学结构一致,维生素进入人体后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吸收不好,吃得再多也只能变成代谢垃圾从体内排出。谭湘萍指出,“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合成的与天然的吸收率会有不同。”比如,人体只能从牛肝中吸收大约10%的叶酸,而对合成叶酸则可加倍吸收。同样,对来自于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B12,人体的吸收率约为50%,而人工合成的近100%。但天然维生素中的维生素E就刚好相反,研究显示,天然维生素E的吸收率是人工合成的3.5倍,而且能产生更大的生理效应。
  此外,目前有些天然维生素在提取过程中,加入了其他天然成分,这些成分和维生素产生协同作用,能使维生素的生理活性有所提高,也会增加人体的吸收率。正是由于加工环节中有很多提炼的程序,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一些天然维生素的价格往往比较高昂。

稳定性不同:
由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较稳定,而天然维生素较易氧化或分解,因此,天然维生素保质期相对较短,需要干燥、避光等更加安全的贮存环境,这一点同样也增加了天然维生素产品的生产成本。

安全性:  服用过量都有害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饭后抓起一大把营养补充片往嘴里塞,但对药片中维生素的剂量却“蒙查查”。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维生素也不例外,服用过量也会引起中毒。专家指出,凡是维生素补充剂,都有一定的服用剂量要求,最大剂量不可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标准,否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维生素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补充剂,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超剂量服用后会对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甚至中毒。
  有些消费者一听“化学合成”二字就觉得对人体有害,谭湘萍认为这是误解。相反,目前大多数化学合成的维生素都是作为药品销售的,这意味着它们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保障。相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昂贵的、标榜着“纯天然”的维生素产品,拿的都是保健品甚至食品的批号,很难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

选择:  应因人而异
  专家指出,对于维生素的实际应用,不应简单以天然或合成来判断好坏,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购。
  谭湘萍说,只要我们的日常饮食营养均衡,那么根本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相反,如果你吃饭不定时、经常吃快餐,经济条件又比较宽裕,那么多花点钱买较贵的天然维生素无可厚非。但需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经通过医学手段确定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而且已经因此而患上了某种疾病,那么出于治病的需要,就有必要选用含量和纯度高的合成维生素类药物制剂。这是因为,天然维生素的含量通常较低,仅能满足身体最基本的代谢需求,不足以治疗维生素缺乏症。
  专家建议,天然的也好,合成的也好,消费者选择维生素首先应从自己服用营养补充剂的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种类的营养素结合自身的经济能力来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此文由花生达人在2013-05-31 14:03:21编辑过)
2013-05-31 14:02:4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