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社区青年
社区青年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733
魅 力 值:122
龙    币:8924
积    分:4631.4
注册日期:2011-07-05
 
  查看社区青年个人资料   给社区青年发悄悄话   将社区青年加入好友   搜索社区青年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社区青年发送电子邮件      

没必要拔高中国美食
没必要拔高中国美食

  2014年05月15日北京晨报

  由《舌尖》系列引发热潮的同时,也引起很多评论者对于中国美食文化和传
统的思考,“民以食为天”固然没有问题,然而在物质条件已经非常丰富的今天,
吃显然并非是生活唯一的要务。现代经济学早有研究,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缩小。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划分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
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
以下为极其富裕。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在西方,美国为7%,
英国为9%。

  相对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国人在心理上对饮食的重视程度并未降低多少,实
际上,反倒有愈加执著的情况出现。《舌尖2》引发网络上下众多的关注和争议,
其实也和国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有关。中国美食,一直以来也都是国人骄傲和自
豪的东西。

  对此,著名学者方舟子说“喜欢本国本民族的饮食,这是人之常情,非中国
人独有,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是如此。但是如果非要认为自己民族的饮食天下
第一,世界无双,那就没有必要,这样的执著,其实和我们的民族在当今世界上
缺少真正可以自豪的文化、思想、科学技术有关。”

  美食非中国独有

  中餐的演变过程中,同样也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
湘菜都以辣为名,辣椒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以前是没有的。类似的东西太多了,
文化的演变是一个不断丰富、融合的过程,不够包容的文化难以真正发展,没有
必要唯我独尊。

  北京晨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引发了许多争议,包括节目本身的争议,
以及对美食文化的反思,在您看来,美食代表着什么?

  方舟子:首先,喜欢本民族的美食,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为人的口
味是从小养成的,每一个地方特定的烹饪方式、特定的口味往往就会形成习惯,
全世界都是如此,甚至在中国,南方北方也不一样,各地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
习惯。所以说,对本民族、本国乃至本地方的美食感到骄傲,这都很正常。但是
没必要非要觉得自己的美食才是天下第一,特别是不要瞧不起别人的饮食。

  北京晨报:很多人会认为中国的美食独步天下,但实际上美食非中国独有?

  方舟子:是的。比如说阿拉伯、非洲、东南亚、日本,当然还有欧洲,都有
各自好吃的东西。而且,中餐的演变过程中,同样也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
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辣椒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以前是没有的。
类似的东西太多了,文化的演变是一个不断丰富、融合的过程,不够包容的文化
难以真正发展,没有必要唯我独尊。

  方舟子:别觉得中餐天下第一

  社会文化的组成是多样的,饮食、服饰、艺术、音乐、文学、思想、哲学、
科学精神等,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往往和整体的文化水准有关,美食固
然重要,但同时应该有更多的文化追求。

  方舟子说:“包容的心态非常重要,各个方面都应如此,包括饮食亦是。接
受和学习别人健康、卫生的习惯,对于我们自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多好
处。”

  没必要刻意拔高中国美食

  在美国,面向美国人的中餐,各处均有,这一类的中餐馆,大多配合美国人
的饮食习惯加以变化,美国本土化的情况非常厉害,中国人未必能吃得惯。相反
的,假如是地道的中餐,美国人未必会接受。

  北京晨报:很多人往往会觉得中国美食享誉世界,全世界都喜欢,是否如此?

  方舟子:中国饮食在大部分国家的情况我并不是很了解,比较了解的是美国。
在美国,中餐馆大部分属于低档餐馆,这并非说中餐不好,而是市场定位的问题,
当然也有高档的,但是少。美国的中餐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中国人的,
比较少,主要在华人聚集区,如华人街。另一类是面向美国人的,各处均有,这
一类的中餐馆,大多配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加以变化,美国本土化的情况非常厉
害,中国人未必能吃得惯。相反的,假如是地道的中餐,美国人未必会接受。

  北京晨报:所以说,国人对于中国美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认识上其实是
有偏差的?

  方舟子:以我所见,在美国,中餐要比快餐高一点,比大餐,如法国大餐、
意大利大餐要低。一般情况下,中餐外卖比较多,一般人订外卖,不是比萨,就
是中餐。所以,没必要贬低中餐,但也不要特意拔高。

  改变天朝第一的心态

  一个民族,得以在世界上立足,并获得尊重,是这个民族社会文化、思想哲
学、经济政治、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这些也才是自信心建
立的根本。所以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更多更高的追求,美食固然好,但不是全部。

  北京晨报:国人往往会以美食自豪,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

  方舟子:一方面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人多有怀旧的情怀,特别是远
离家乡,身在外地甚至外国,这时候吃到家乡的味道就感觉特别亲切,这很正常,
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的饮食就不好吃,可能只是不习惯而已。第三,不少国人在
今天其实依旧还有天朝第一的心态,特别是在一些不能量化的、难以比较的领域,
比如饮食、国画等。

  北京晨报:这样的心态应该如何改变呢?

  方舟子:一个民族,得以在世界上立足,并获得尊重,是这个民族社会文化、
思想哲学、经济政治、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这些也才是自
信心建立的根本。所以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更多更高的追求,美食固然好,但不是
全部。

  科学和美学的饮食

  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很多科学的、卫生的习惯也都融入到西方人饮食习惯
中,比如营养的配比、烹饪的方法、吃饭的习惯等。中国饮食不太讲究这些,假
如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就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比如说过分的油腻,过分的辣,
反复的炸等。

  北京晨报:国外也有关于饮食的文化,也有不少电视节目,在您看来,和中
国美食文化有什么不同?

  方舟子:我很喜欢一句话,在西方,人们把饮食当科学,在中国,人们把饮
食当美学,这是态度的不同。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很多科学的、卫生的习惯也
都融入到西方人饮食习惯中,比如营养的配比、烹饪的方法、吃饭的习惯等。中
国饮食不太讲究这些,假如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就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比如
说过分的油腻,过分的辣,反复的炸等。包括一些养生的、进补的方法,按照科
学的标准,其实都是有问题的。当然,中国饮食不讲究这些,它更多具有美学的、
艺术性的东西。

  北京晨报:只讲究营养配比似乎也是不少国人觉得外国饮食不好吃的原因?

  方舟子:其实也未必。西方当然也有非常重视饮食美学的,比如法国大餐,
在饮食的讲究上并不比中国差。

  身体需求决定味觉

  中国人确实很讲究吃,非常重视饮食,这和漫长的传统时代食物缺乏、人们
长期吃不饱有着必然的关系。比如说中国饮食的材料特别多,动物内脏、鸡爪、
鸭掌等,美国人不会吃这些东西,但是在中国都可以做成美味。

  北京晨报:中国人特别重视吃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好的习惯,也有批评者
认为不宜太过分,在您看来,这样的传统是怎么形成的?

  方舟子:应当承认,中国人确实很讲究吃,非常重视饮食,这和漫长的传统
时代食物缺乏、人们长期吃不饱有着必然的关系。比如说中国饮食的材料特别多,
动物内脏、鸡爪、鸭掌等,美国人不会吃这些东西,但是在中国都可以做成美味。
这和以前食物匮乏有关,舍不得扔,那么就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做得好吃,慢慢地
摸索出来很多美食的方法。到了现在,食物不再匮乏,但是这些方法留了下来,
人们为了享受而吃。

  北京晨报: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不断,传统也往往被认为是好的,是否如此?

  方舟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对饮食的强调是不一样的,但是形成的
口味难以变化。人对美味的追求是进化而成的,过去吃不饱,就强调吃饱,能够
迅速提供热量的食物就更受欢迎。为什么小孩子都爱吃糖,人们都喜欢吃动物油,
认为动物脂肪炒的菜要比植物油炒的好吃,因为它能够迅速提供能量,身体会觉
得这是好的,是需要的,口味也因此慢慢形成,就会觉得糖是好的,油是好的。
相反的,很多难吃的东西,苦的,涩的,人们会觉得不好,其实是因为它对身体
无益、甚至有害,身体产生反应,然后形成味道的好恶。

  对养生饮食的误区

  国人对于野生动物的追求,觉的野生的就好吃,就健康,其实未必,这只是
一种心理作用。养殖种植的食物,都是经过筛选的,肯定是好吃的才会养殖种植,
不可能相反。

  北京晨报: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也有人觉得应该淡化对饮食的重视,是
否可行?

  方舟子:其实喜好美食很正常。过去为了吃饱,现在为了吃好,为了享受美
味,这都可以理解。问题在于,有时候过分地强调美味,可能会危害到人的健康。
比如说中国人讲究活的,鸡鸭鱼等都喜欢买活的回来杀了吃,但实际上,活鸡、
活鸭、活鱼等,未必就比真空包装或者鲜冻的更卫生。再如国人对于野生动物的
追求,觉的野生的就好吃,就健康,其实未必,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养殖种植
的食物,都是经过筛选的,肯定是好吃的才会养殖种植,不可能相反。

  北京晨报:养生饮食现在很流行,是否值得推崇?

  方舟子:如前所说,国人对于养生其实有不少误区,比如偏爱野生的动植物。
为什么以前挨饿的时候才吃,就是因为它其实不好吃,而且有些对健康有害,比
如折耳根,也叫鱼腥草,可能会损害肾脏,再如蕨菜,其中含有致癌物质,这已
经是比较肯定的了。动物方面也是一样,比如中国人吃穿山甲,把中国的穿山甲
吃绝种了,现在又跑到非洲吃人家的穿山甲去了,再如果子狸,这个危害也早就
为人所熟知了。所以说,有些东西,看似环保,恰恰不环保,看似养生,恰恰不
养生。

  美食文化应取长补短

  美食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东西,但也正因如此,如果能够做得很好,就很容易
被别人所接受,在西方国家,西化的中餐非常普遍,他们适应各地不同的饮食习
惯做出变化,慢慢本地化,这其实也是一种融合。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怎么才是对待美食的合适态度呢?

  方舟子:首先,喜欢美食很正常,喜欢本民族的饮食,更是人之常情。甚至
说中国饮食是最好的,这也都能理解,但是没必要瞧不起外国的饮食。其次,也
应该包容,学习别人好的饮食习惯、方法,中国美食本身在历史上就吸收了非常
多外来的东西,在今天更不必唯我独尊了。

  北京晨报:可以学习借鉴的都有什么?

  方舟子:美食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东西,但也正因如此,如果能够做得很好,
就很容易被别人所接受,在西方国家,西化的中餐非常普遍,他们适应各地不同
的饮食习惯做出变化,慢慢本地化,比如在美国,肯定不能卖狗肉,有人攻击中
餐馆,就说他卖狗肉,中餐馆会赶紧出来辟谣,其实也是一种融合。相对应的,
在国内,西方一些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烹调方法,都可以借鉴,现在国内也有
不少喜欢分餐制的,或者即便不分餐,每个人准备两双筷子,其中一双公筷,这
也很好。




2014-06-16 03:14:1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2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