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正式居民 |
经 验 值:86 |
魅 力 值:67 |
龙 币:194 |
积 分:126.1 |
注册日期:2008-09-22 |
|
|
|
(贵州三)深入革家过春节
《他的一家人》
还有他和全家人
《水井里挑饮水》
田边的水井,是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院子里的大妈》
《夜不闭户的地方》
这一家人出门,仅用一条绳子带上院们,我好奇的问:不锁吗?用绳子带上干什么?原来一是防备小猫小狗,二是告诉来客:家里没人!
《盛装》
姑娘们头上戴着红缨帽,帽顶的正中央插着一根方锥形银簪。身上是红、白、蓝三色相间且带着各种图案的蜡染衣,腿上是红色的绣花绑腿,颈挂银项圈,腰系百褶裙,围裙外还系着围腰。现在她们平常穿衣服都比较朴素,只有在节日里才会穿上五彩缤纷的盛装,秀上一次。听说我们要拍照,她们也是喜出望外!
《穿盛装的小姑娘》
《我跟美女合影》
《芦笙舞》
枫香寨是革家的大寨,能看到革家全部的生活场景,包括青年人独特的求爱方式。革家也跳与贵州其他少数民族同名的"芦笙舞",但不同的是他们的舞蹈多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古人劳作的姿态,如"猿猴舞"、"姑娘捉蚂蚱舞"、"捕鱼捞虾舞"等等。芦笙歌舞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的方式。青年们会有意识地积极参加,通过社交活动,可以认识新的朋友,了解对方的性格和人品、特长,为谈恋爱打好基础。
《阴族长》
革家人分阴阳组织体系,革家人的每一个按祖鼓划分的家族都通行阴阳组织领导体系。这种组织分别按阴系和阳系建立,是家族内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代表是阴、阳族长。管祭祀、为人祈祷的称阴族长,管社会分工、家庭派丁的称阳族长。阴族长用蛋卜方式选定;阳族长民主推举产生。每个族系都有一班子人,分工细致。看风水、记族谱历史、吹芦笙的都各负其责,并有专职称呼。如吹芦笙的称大学匠、二学匠、三学匠,大学匠相当于教授职称,很受人尊重。
阴族长决定明天带我们去参加祭祖鼓的活动
《谈,恋爱》
田埂上有一对正坐在小板凳上谈恋爱的青年,光明正大却不乏诗情画意,这是我见过最规范的"谈法",啊!美好!
《扶贫项目》
村长带我们前往上枫香寨时,路过的一座水泥桥,据介绍这是花了1.5万的扶贫项目。我问小桥也会花这么多钱?他笑笑说:“哪能花这么多呀,村里干活,乡里报账。”
《祭祖鼓的风俗》
走几公里山路来到上枫香寨,今天是祭祖鼓的日子。祖鼓的数量设置,一般是一个村寨的按姓氏做一面鼓。有大祭之日,几个乡或村的同一个姓氏到这个村寨去共祭一面祖鼓。做成的祖鼓要悬挂在堂屋进门左边壁上事先凿好的鼓洞中,并作为祖先的牌位。置放祖鼓的人家,每天两顿进行祭礼,每餐要两碗米饭、菜和两碗米酒。一年四季365天从不间断。每一氏族的人们,都得敬奉,态度虔诚,不得触犯。长老们正在给我们讲解祭祖鼓的风俗。
《炖煮腊肉》
柴房里正炖煮着腊肉,看似简单,那味道,香得能治好鼻炎!城里人花钱也不一定能享受到的美味啊!
《老奶奶》
老奶奶听说有客人来,也微笑着艰难地走到门口接应!
《梳妆打扮的妇女们》
《小不点也要披挂上阵》
《拜祭族鼓》
一一拜祭族鼓,这时是最庄严肃穆的时刻
《摆酒上菜》
《先敬女人酒》
妇女们先坐下来,男人们敬酒一杯,以表示对女性辛勤劳作的尊重!
《天籁之音》
之后妇女们便离座一一为男人敬酒。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革家人的习俗,她们用高亢的歌声代替了所有的语言,全场的人都随着伴唱.
妇女们的皮肤由于长期的劳作而粗糙了!
男人们头发里还有来不及清洗的泥土!
但他们的声音却是那样清澈,
一次次拨动着你的心弦!
伴着一阵阵开怀的笑声!
酒到跟前,
怎能不一饮而尽!
这里没有表演,
而你就在世界的中心!
你听到了吗?
这就是天籁之音!
我醉了!
因为我已经喝下了自己的眼泪!
《酣畅的笑声》
我们没有更多语言的沟通,但有酣畅的笑声!
《快乐是自己的》
猪肉是家养的,酒是自酿的,快乐也是自己的!
《村长也醉了》
好酒量的村长也醉了
《像一家人一样合影》
临别时,我与她们像一家人一样合影,告别这段难忘的旅程!
再见!淳朴的革家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