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7256 |
魅 力 值:14425 |
龙 币:57134 |
积 分:35255.1 |
注册日期:2003-08-14 |
|
|
|
奥迪制造价格陷阱 宝马反省后反击难住奥迪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牐牫盗?
年初,宝马轿车降价后,宝马中华区总裁史登科首次承认:在中国,宝马的竞争对手是奥迪。
回顾去年奥迪和宝马的市场表现,奥迪优势明显。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奥迪A6产销分别为44961辆和46177辆,奥迪A4产销14240辆和15841辆。而宝马集团发布的消息显示,2004年中国内地共售出15480辆BMW汽车(其中包括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8661辆)。
奥迪的价格陷阱
奥迪和宝马的较量,早在第一款国产宝马上市半年前就已经展开。
2003年4月,奥迪A4上市时突出了两个卖点:其一是配置先进、豪华;其二是全年产量仅供8000辆,且全部为CKD生产。
相比较美国版A4的标准配置,国产A4多了带记忆的电动座椅、天窗、氙灯、皮椅等许多奢侈的装备。但对主攻私家车市场的奥迪A4来说,第一款车就搞这样高的配置,并不是新车占领市场的通常做法。当时许多人认为,奥迪这样做的真正用意是在产能很小的前提下,给宝马树立一个高昂的价格标杆。
虽然37.9万~55.9万元的奥迪A4宣称全年仅产8000辆,但是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2003年奥迪A4的产销量分别达到9980辆和8173辆。在出现库存的情况下,限供8000辆可以看出是一个“货紧价高”的噱头。同时不到1万辆的产量说明,奥迪A4在2003年的半年时间里,只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既利用有限的半年时间赚取了CKD的利润,又利用高昂的售价置宝马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对认为品牌价值高于奥迪的宝马来说,和事先舆论预测的那样,价格定在35万元肯定是不甘心的。”营销专家张勇对记者说,“这给了宝马一个错觉。”
于是,宝马的第一款国产车325i定出了47.385万的价格,而且和奥迪一样,把价格高的理由归结于与国际接轨。这也给宝马过高的价格体系开了一个头。
新车型的攻防战
325i刚刚推出时,某宝马经销商告诉记者,店里来看车者多为女性,10辆车里有7辆是卖给女性。对男性为主的潜在客户群来说,当时这款车并没有引起市场很大的反响。该宝马经销商还对记者表示,真正的希望寄托在宝马5系上,因为530i才是宝马的拳头产品。
但是奥迪的新产品上市时机打乱了宝马的节奏,宝马新车上市的效果就打了折扣。从去年两个品牌的产品推出节奏来看,本应是后发制人、进攻为主的国产宝马上市以来反而处于守势。
奥迪市场部部长肖敏对记者说:“作为最早的高档品牌,奥迪的优势在于积累早,经验上非常成熟。一般计划投入某一款车,往往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做规划,一旦开始投产,一汽-大众在产品的配套、资源、渠道上很快就能到位。”
这也可以解释奥迪在产品推出上体现出的两个特点:速度快、针对性强。相比而言,宝马则显出积累不足的劣势,略显被动。
2003年4月8日,奥迪A4亮相,较同年10月16日宝马325i发布时间提早了半年。
2003年10月,新款奥迪A6上市,首次推出“行政”、“运动”两个细分车型,较宝马530i上市提早了一个月。
2004年4月,宝马318i上市,一汽-大众立即作出反应,在同年5月11日宣布推出奥迪A4的1.8T手动挡和2.4自动挡。
2004年5月,宝马略显低调地推出520i和525i两款5系车。
对刚刚进入中国的宝马来说,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产品布局,速度不可以说不快。“但从效果来看,奥迪的产品布局更加有针对性,而宝马则显得缺少计划性。”张勇对记者表示。
宝马的反省和反击
与宝马等高档车回避降价不同,一汽-大众对2004年10月开始的奥迪全线降价2万元促销极为高调。在降价后一个月内奥迪市场份额也从71.1%增加到83%,其中奥迪A4销量达到了1565辆,增长高达156%。
而这个时候,尽管宝马的经销商已经有了5万到6万元的促销幅度,但宝马却一直不愿公开承认。
形势在一瞬间发生了180度的逆转。2005年1月,奥迪宣布结束促销,价格普遍上涨了2万元。
“给我的感觉是奥迪这时候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新车。”一汽-大众一位商务代表处专员告诉记者。他透露说,从去年12月份开始,奥迪各个地方的商务代表处已经陆续拿到了奥迪新车的详细资料,并陆续“透露给了各地的当地媒体”。当舆论开始热炒“揭秘C6、B7”时,新款奥迪的形象已经频频曝光于各大媒体。
1月12日,刚刚上任的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宣布,华晨宝马全线降价5万~10万元,代表车型530i一口气降了10万元。宝马的宣传诉求也从“驾驶乐趣”,变成了“宝马,从未离你如此之近”。
降了价的宝马也受到市场的热情追捧,记者从宝马华北总代理——北京燕德宝宝马专卖店了解到,该店1月份销量较之前近乎翻了一倍。
对奥迪来说,老款涨价是为了迎接新款A6和A4,新款到位,老款才能顺势降价。这段时期对奥迪可谓是青黄不接,但只有硬着头皮维持目前的价格。降了,影响到新车的价格也必然走低;不降,市场的损失怎么弥补,何况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奔驰。
这回,轮到宝马给奥迪出了难题。
两种思路的较量
“宝马调整价格,是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提高销量,得到更多高素质人士的认可。”华晨宝马公关部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当然,这是在保证不伤害品牌的前提下。”
长久以来,宝马高层一直担心,宝马的国产化会损害宝马的品牌形象,这也导致了一种心态:更倾向于成为“中国本土的国际公司”,更乐意强调自己的纯正国际血统。这种心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束缚住了宝马的脚步。
但是奥迪的本土化融合显然做得更出色。“奥迪一直是国际品牌的中国公司,同时有着一汽的优良传统。”肖敏对记者说。
“宝马的营销诉求集中在‘驾驶乐趣’和纯正血统这一个点上,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诉求恰恰是比较弱的,难以影响到消费行为。”张勇说,“很多人买宝马是为了撑面子,但是广告偏偏只强调驾驶快感,这种感觉就像你因为饿了去买面包,销售员却一直在强调这块面包很漂亮。”
奥迪的宣传诉求则集中在“科技启迪未来”,甚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完全中国的传统化色彩。
宝马和奥迪的较量,实际上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要品牌还是要销量——这两种思路的较量。
降了价的宝马也开始体现出亲民的一面,在最新的平面广告上,宝马也开始向国人“恭贺新禧”,体现出其试图融入中国文化的努力。
要品牌还是要销量?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对后来的奔驰或其他高档车来说,也许将要面对和宝马一样的难题。
|
|
-- 用好你手里现有的相机,器材上无止尽,浮云... *^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