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贾可
贾可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132
魅 力 值:54
龙    币:1038
积    分:391.2
注册日期:2003-07-20
 
  查看贾可个人资料   给贾可发悄悄话   将贾可加入好友   搜索贾可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贾可发送电子邮件      

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汽车
各位观友,这是我的《中国汽车调查》的一个书评,评论自然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写的,各位捧场啊。可以看我的博客jack.sohoxiaobao.com,或者网易上的封面故事 http://biz.163.com/special/q/00021LAD/qichediaoch1.html




《中国汽车调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中国绝对大多数汽车企业的运行状况图,也使读者在比较产品的同时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消费放心指数
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汽车

滕云

还是在参考研习国外新闻媒体的时候,曾经对《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布局印象深刻。在这个版面上,除了告知必要新闻,非常独特的一点,就是每天都保留一个独家的“右头条”。这个“右头条”的内容就是现在媒体中流行的企业故事,大到吞并破产权力更迭,小到儿女婚嫁周末派对。由于该报选派了笔力深厚的撰稿人操刀主笔,故文章精彩生动,口碑极高。同时,“右头条”在选择题材上也独具慧眼,往往于企业故事的细微之处蕴涵深意,所以也成了预见企业、产业甚至股市走向的晴雨表,因而也受到专业读者的普遍关注。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这是我在阅读《中国汽车调查》之后唤起的一个记忆。事实上,中国媒体的专业分工和记者的专业化已经发展有年,对一名专业记者的评价标准虽然还不够清晰,但从专业媒体的市场评价和专业记者们的身体力行中也能看出一个趋势,这就是:你不必是专家,但你必须具备专业兴趣;你不必同时赢得普通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欣赏,但你必须同时赢得他们的尊重。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拥有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洞察力。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就是《华尔街日报》“右头条”的价值。
所以,我愿意把《中国汽车调查》首先作为中国媒体专业分工和记者专业化进程的一部代表作品来看待。
来自一个记者的中国汽车调查价值到底有多大?
我想,这个调查首先暗合了一个汽车专业媒体人士的基本功能,即对消费对象的服务功能,更准确地说,是对理性消费的服务功能。恐怕每一位汽车消费者的消费程序中,都摆脱不了来自汽车厂商以及亲朋好友的甜言蜜语造成的第一轮消费冲动。紧接着,就是对外观、排量、配置、价格等等的一系列比较研究中,并且绝大多数人也仅仅止于这第二轮但依然属于消费冲动的程序。事实上,多数汽车专业媒体在服务功能和内容上也与消费者的表现相差无几。
那么,品牌的作用体现、零部件供应的渠道、销售及服务网络的建设、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汽车企业运行状况的进程及优劣、……这些因素对一辆汽车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及更新换代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而忽略了这个层面的信息和参考价值显然不能视为理性消费。《中国汽车调查》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了进入第三轮消费程序即真正理性消费的可能性。实际上,它可以在速读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中国绝对大多数汽车企业的运行状况图,也使读者在比较产品的同时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消费放心指数。
有了理性的消费者,才会有理性的生产者。来自消费者的理性评价显然对生产者具有某种指导意义。《中国汽车调查》的另一个价值就在这里。
这部集纳式的汽车企业传略囊括了中国汽车业巨头的所思所为。同时,又用线性的结构高度浓缩出了由个体而群体的中国汽车发展路线图。简单说,看完一堆故事,一个完整的中国汽车的发展脉络和产业结构也会浮现在眼前,同时,一些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蕴涵其中了。而后者,对于汽车业人士、特别是汽车生产者而言,无异于做了一次清晰高效的梳理。在这样的梳理面前,专业人士的脑中会出现一系列归纳、反省、比较、借鉴以及展望。我想,这样的阅读结果不是一份专业分析报告或者大宗的技术统计数表所能起到的。我相信,借助这样一个旁观者搭建的视觉平台,业内人士也会暂时成为一位旁观者,更客观也更全面地思考一些柔性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未来战略加注一点感悟。
想到此节,我也生出一点感悟,希望作者数年后再续写《中国汽车调查》的下篇,以完成中国汽车的一部断代史。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贾可》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
2005-10-22 12:13:1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