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苑》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波分
波分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445
魅 力 值:649
龙    币:11913
积    分:5676.4
注册日期:2005-07-19
 
  查看波分个人资料   给波分发悄悄话   将波分加入好友   搜索波分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波分发送电子邮件      

北京,蓝天离我们究竟多远?
北京,蓝天离我们究竟多远?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01月09日15:08

蓝天再次回到了北京,正好能够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但它们真是蓝天吗?上周中国政府发布了新的统计数据,宣称空气质量在1998至2007年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认真研究这些数据和数据收集方法的变化就会对政府的“蓝天说”产生疑问,进而对中国有关绿色奥运的承诺产生强烈怀疑。

政府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和北京市环保局(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布每天的污染水平。这些机构从分布在城市中的监测站收集数据,计算出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API)。该指数在1-500之间,数值越高就表明空气状况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越大。API在100以内即为“蓝天”。北京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都制定了“蓝天”天数的年度目标。北京市政府在1月1日宣布,去年的“蓝天”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了246天。这一消息在国内外被广泛报导。

不过,数据收集方法的改变却未见报导。北京的API是从几个特定监测站所收集数据的平均值。从1998年至2005年,考察空气质量所采用的数据一直采自七个位于市中心的监测站。这些监测站监测着具有不同特点的地区,如交通流量高的地区,以及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不过,就在国际社会开始日益关注中国空气质量的2006年,两个监测机动车污染的监测站却被从上述七个监测站中去除了,代替它们的是三个污染较轻地区的监测站。

如果用原有七座监测站的数据计算2006和2007年北京每天的API值,则结果会大有不同;事实上,如果照此计算,北京2006年的241天“蓝天”中有38天并不达标。2007年的“蓝天”天数甚至更低:在公布的全年246个“蓝天”中,有55天不达标。这使得去年的“蓝天”总数甚至要少于2002年的203天(中国在2001年申奥成功),也让人对中国政府所谓北京空气质量连续五年改善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政府还换用了不太严格的污染指标。从2000年6月开始,在计算空气质量时用二氧化氮数据取代了氧化氮数据。二氧化氮的新标准远不如氧化氮的老标准严格。在2000年以前,氧化氮一直是导致空气质量不达标天数超标的罪魁祸首。从那以后,由于采用了更容易达到的新标准,这方面的超标天数就降到了零。尽管由于数据的缺乏,无法改用氧化氮为衡量指标对2000年以来的“蓝天”天数作出修正,但从政府公布的数据看,1998至2002年间二氧化氮和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都没有改善过。年平均污染水平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最常用指标之一。

即使采用了原有污染标准,数据也不一定站得住脚。API略低于(API为96-100)和略高于(API为100-105)“蓝天”标准的可能性本该基本相等。但中国的数据却并未体现这一统计规律。2001年,北京可吸入颗粒物和大气粉尘指标有34天位于“蓝天”标准附近,其中约有一半被定为了“蓝天”。而2006年,共有49天可吸入颗粒物指标相当于API在96至105之间,其中的98%被定为了“蓝天”。2007年公布的数据同样有向“蓝天”达标倾斜的现象。

除此之外,2006年改变空气质量监测网的做法也会误导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出现改善的结论。2007年,如果仍采用从城区那两个机动车污染监测站收集的数据,那么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会大大高于政府正式公布的水平。这种“改善”相当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降低了近10%,远高于政府公布的2002至2006年期间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的改善幅度。对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氮而言,不采用高交通流量地区监测站的数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会更大。

北京空气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影响正在加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作者最近进行的研究显示,仅在2002年,北京的颗粒物污染就与25,000人的死亡有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7.2%。2006年,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空气质量数据的中国84个主要城市中,北京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最少,而2007年的空气质量更是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公报的透明度不仅对奥运会期间确保健康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而且对政府着手认真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也是必要的。

Steven Q. Andrews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华盛顿独立环境咨询师。他是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2006 Princeton in Asia项目驻北京的研究员。)

--
2008-01-11 14:37:1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7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