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苑》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熊宝宝
熊宝宝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1550
魅 力 值:3720
龙    币:66822
积    分:30526.6
注册日期:2003-01-20
 
  查看熊宝宝个人资料   给熊宝宝发悄悄话   将熊宝宝加入好友   搜索熊宝宝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熊宝宝发送电子邮件      

中国迎第3波投资移民潮 10年200万人获外国绿卡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5月24日17:27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据报道,在1999年以后的10年间,我国国内有200万人合法获得外国绿卡,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代移民潮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技术移民潮之后,中国迎来的第三波投资移民潮。

  不同的是,这一轮移民潮的主体是社会精英和新富阶层,移民的手段主要是投资,因此这一波正不断扩大的移民潮又被称为是移资潮。事实上,国人移居海外的步伐的确在逐步加快,各国移民局的数据都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投资移民来源最多的国家。招商银行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50万人投资资产超过千万,近60%接受调查的内地富人都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者是有投资移民的考虑,而这一趋势在个人可投资资产在一亿元以上的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此外另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个人境外资产增加迅速,这一波富人移民潮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是否会引发人才和资金的大规模外流呢?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刘戈对此进行评论。

  投资移民目的:子女教育、生意

  主持人:据统计,新世纪的这一波移民热潮的主力军是中富以上的新富阶层,所以说投资移民成为现在移民的主流,首先请您分析一下这批投资移民移民海外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刘戈:一方面可能是子女教育问题。如果要拿到身份,对于子女去留学,无论是高中,初中,或者大学都会有很多优惠和方便。另外他们也有的是从商业经营等方面的考虑。

  主持人:生意、教育还有安全。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富人是手持绿卡,但是他却在国内生活工作,所谓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这是不是有点挣国内的钱到国外花的意思?

  刘戈:我觉得不是。这和前些年移民潮重要的不同是,现在更多是有产者,以前是出去闯天下,现在是带着资金出去。但是全世界最容易赚钱和最多商业机会的地方在中国,所以很多人到国外就是拿一个身份,由于现在交通也非常方便,通讯也非常方便,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可以享受两头的便利,一方面中国的挣钱机会也不放弃,另一方面在移民发达国家的种种好处他可以获得。最浅显的好处就是拿到发达国家的身份以后,来去很多国家就可以免签证,很方便。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理性的选择,可以获得各方的好处。

  主持人:不甘心错过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可以把国外的优质生活享受到了,而且又可以从国外回来在国内做投资,享受国内的优惠政策。

  刘戈:对。

  中国经济失血的观点太危言耸听

  主持人:据保守人士估计,仅去年一年中国流向海外国家的移民资金就高达100亿元人民币。有观点认为,富豪们把真金白银洒向海外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损失,如果这种趋势不得到扭转,中国经济不仅失血而且有空心化的危险,有这么严重?

  刘戈:我觉得这个有点危言耸听。既然我们一方面开放市场让别人进来,开放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说我们可以出去。尽管这种移民潮可能有人从某些方面不太认同,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中国企业和中国资金走出去的作用。如果是大型企业,以这样一种行为投资海外,遇到很多政策上的阻碍,以个人身份,以移民的办法把资产拿到国外以后,也会办企业,也会进行中外之间的贸易。所以,我觉得把这个看成是一种失血,过分了。

  主持人:眼光不必那么狭窄。

  刘戈:对。

  主持人:会不会导致人才流失?

  刘戈:我觉得有一个现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流出去,越来越多的人回来了。在国外第一轮和第二轮的移民潮的很多人现在都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到国家,在国内做科研、做投资,各方面的都有,所以我觉得完全不必要担心。只要中国市场稳定发展,只要是我们在各方面能够提供各种资金和人才的机会,人才和机会就会到那里。

  主持人:看这个市场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刘戈:对。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现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刘戈:我觉得总体来说可能有利有弊,但是从目前来说硬要做一个判断,我个人看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而且应该是利大于弊。

--
2011-05-24 20:49:2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6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