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1550 |
魅 力 值:3720 |
龙 币:66822 |
积 分:30526.6 |
注册日期:2003-01-20 |
|
|
|
3300万失能老人身处窘境
2012/07/26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贾立君、宗巍、曹健 杨一苗、潘林青、周慧敏
(1 /2张)
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我国3300万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失落”重重。“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数据一: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1/5
数据二:什么叫“失能老人”
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 “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数据三:轻度失能老人比例最高
农村轻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而城市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分别比农村高出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数据四:失能老人孤独感严重
数据五:老人收养机构很少收养失能老人
数据六:现有社会支持网络面临的挑战
完全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加,农村高于城市,东北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比例最大。
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主力的时代到来,我国几千年来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空巢家庭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而且大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也很难得到儿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精心照护。
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城市社区用于照护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机构设施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大多几近空白。城市收养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主要是民非机构或民营机构,而很多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更倾向收养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制图/谢爽
以上数据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记者追访
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生活自顾不暇 生命不知所终
“唉……我实在没力气给他换尿布了,但又没有任何办法。”72岁的贾治莲唉声叹气地说,自己还患高血压、风湿病,有时候晕得什么都不知道,照顾丈夫真是力不从心。
贾治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居民,大她7岁的丈夫李世英因患肠癌已卧病在床1年多。老两口膝下只有一个养女,女婿已过世,女儿在外边打工边照顾14岁的外孙,无法长时间照顾父亲,所有重担全落在了母亲身上。
《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李世英的床尾放着一大包成人尿不湿。贾治莲解释说,用尿不湿虽然贵点,但省得换洗。她无奈地说,丈夫大小便失禁,加之长期起不了床,脾气也大,很难照顾,“我自己千万不敢再生病,我要是病了,丈夫就更没办法了”。
记者近日在宁夏、山东、吉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许多失能老人的护理压力主要压在家庭成员身上,不少“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
除卧床的失能老人外,一些高龄空巢老人尽管没有卧床,但已没法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实际上已半失能,他们往往靠自己苦撑着和社区、邻居的帮助而生活。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西街社区居民李仲英今年78岁,她的老伴得帕金森症瘫痪多年。“老伴病成这样,自己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幸好有政府免费提供的每月30个小时居家养老服务,能减轻点压力,但更多还是得靠我照顾。”李仲英说。
还有部分高龄老人,则承担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对生活没有一点希望,面临的是重重失落。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公山湾村今年84岁的白和老人,不光享受不到子孙的照料,反而还承担着照顾儿子的重担。老人老伴去世多年,今年43岁的儿子白雨兵3年前因车祸脊椎粉碎性骨折,儿媳5年前因车祸身亡,14岁的孙子在50多公里外的旗里上初中。因儿子伤势严重,行动也已不便的老人每天得为儿子做饭、服侍饮食起居。白和老人抹着眼泪说,眼下全家3口人靠他每月204元养老金和儿子每年4000元低保金维持生活,“我这把老骨头如果不在了,真不知道儿子和孙子怎么生活呀”。
■护理难度较大 养老院不愿接收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接收他们入住。
吉林省长春市华宇老年公寓负责人张亚军表示,养老院会“酌情选择”入住老人,对于那些“可留可不留”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一般不会接收。养老院本来护理人员就少,工作量大,照顾失能老人根本就忙不过来。现在他们的老年公寓里40多名入住者基本都是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广州研究员说,失能老人养护收费相对要高,这原本是不错的商机,然而养老机构普遍不愿接手这“烫手的山芋”,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危险性太大。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且会对养老机构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入住率,养老机构得不偿失。
■社区养老业须加速发展
记者采访时,一些基层街道办事处干部认为,关爱“空巢”老人,应当广泛动员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力量,上门帮助老人们排遣寂寞、干一些家务活儿。另外,政府应在社区建立适当规模的场所,组织老人活动,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家政等服务,也可以引进企业开展公益性老年人综合服务项目。最终,让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进养老院,4%的老人能得到特殊护理,这样的结构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研究员说,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均寿命增加了,但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没有太多延长。目前,全国80岁以上丧偶的老人大约占到一半,生活不能自理的也大约占一半。估计20年以内,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要达到1亿人以上。这必然会加大社会医疗保障压力,而且会是“无底洞”式的。当前,我国应对老龄化加速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因此,应当及早动手谋划健全养老体系。
不少党政机关干部表示,老年人事业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这必然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就我国庞大的老人群体而言,最适合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眼下,最需要干的工作是,完善居家养老体系,应当将居家养老场地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文/贾立君、宗巍、曹健
杨一苗、潘林青、周慧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