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1550 |
魅 力 值:3720 |
龙 币:66822 |
积 分:30526.6 |
注册日期:2003-01-20 |
|
|
|
一个民企女白领的吐槽:逃离北京的一百个理由
奋不顾身冲到京城来的人一般都为两件事:学习和理想,然后开始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是三件事:学习、事业、理想。
坐在公交车上不停想着这三件事。我的早高峰晚高峰的时间够贡献给了北四环上,长龙般的车队和车窗外没有半点儿特色的国际化建筑,公交车上的人们如果没有盯着手中的电子产品就在打瞌睡。
每次堵车时,我都会想,如果要评选离开北京的理由的话,高昂的时间成本,一定能进三强。高房价高成本,每一项都能让不少京漂不甘心得离开:
1、当之无愧首当其冲的高房价:
北京什么信息最多?当然是房地产信息,就连公交站上都贴着温馨青年公寓出租。这已经不是海量的信息了,简直是海啸级别的。半条街能有三五家房产公司,居民区甚至能看到十几家房产公司,几家大牌公司恨不得把自己的门面店开到北京六环内的每一个小区。每个公司里的房产经纪人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表情一样的着装一样的措辞,甚至让人觉得就是把每家的员工随机调换公司,日子依然没有任何影响,反正除了招牌,其他的看起来都一样。
听说昌平的房价都一万六了,这一年下来的所有穷游旅行的费用居然连个放板凳的地儿都买不起。路过一家地产公司的橱窗,大大的画纸上极丑的毛笔字,写的是:惊爆!193平米三居直降150万现价450万!
我对“万”前面的数字比较有概念,450万是什么概念就需要计算下了:一个50mm/1.8的单反相机镜头是700块,这房子可以买6249个镜头;旅行团欧洲十日游报价10000块,450万够去450次欧洲了;一个巨无霸汉堡按15块计算,这房子够吃300000个汉堡,按一日三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这个最多够你住50年的房子够吃274年汉堡,虽然实际情况是吃三天汉堡就已经有自残倾向了。
但是,问题偏偏不是这样的。对于广大京漂草根和草根远在家乡的亲人来说,家=房子=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安全感。生存的根本是安全感,而在这里安全感来自房子,没有房子的城市让人完全没有安全感。而远在小地方家乡的亲人,却又觉得有一个在北京有房的儿女/亲戚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很多时候,为了这种荣耀,我们常常忘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2、第二位摆上首都著名的交通状况:
秋天的下一场小雨,就能让我的上下班时间从一个钟头迅速窜升至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啊,飞机都能从北京飞到东京了,我这厢还在北四环停车场看二手车车展呢。如果你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1年算下来要用去30天了。3年的年假都耗在的公车上。
在这种交通境界的指导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以下这个段子:曾经有一个外国人,在北京三环路上跑着跑着,就得肺癌死了。
这算是待在这个城市时心里感觉最悲催的段子了,365天面对着爆发式增长的汽车数量,早早就知趣得放弃了晨练的打算,走哪儿都是马路走哪儿都是车。呼吸了废气再吐出来。真有种无路可逃的感觉。
3、生活成本高:
虽然公交地铁确实便宜,堵车俩钟头,刷卡刷了四毛钱,这天上飞俩钟头也得四位数了。可是生活成本却着实不低。
我觉得还是把租房成本归类到生活成本项目里,京漂同事在四环外租的两居室,一个月3800;朋友的蜗居,三居的套房里隔出来了十几个几平米的隔间,朋友住编号10的小房间里,一个月900,还不算上网费、电费、水费、暖气费和各种费。
午餐流浪在各家写字楼著名的B1的食堂,少则十几,多则几十,前提是我们不知道其使用的是哪种著名的**油,当坚守着学校食堂有着这世界上最难吃的菜这个信条四年以后,我遇到了B1,我发现,那四年我错了。可是,回到家都半夜了,哪儿还有时间自己弄吃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所有菜单的个位数又欢天喜地上涨若干指数。
4、户口制度。
且不说工作时候的×险×金的待遇区别了,城市某些时候是一种出身,连房产广告都能变成:“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人人都知道户口的矜贵,你有一线城市的优越感,但是却没有户口。
你没有户口,孩子就没有大城市的户口,“不为自己为了下一代”,这个理由杀伤力无穷,在这里,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有个不同的起点,可以轻松的就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用像你一样在开始的时候乘个地铁就能被人说成土包子。你觉得那样终于能舒一口气,用句时尚的台词叫:终于赢在了起跑线上。
5、人口密度大。
人,全都是人,哪儿哪儿都是人啊,各种拥挤,各种扎堆,秋季赏个红叶香山也能挤上10万人;公交地铁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坐八通线的同事将洗漱的战场转移到写字楼卫生间,因为即使在家洗漱完毕,坐上地铁时抹的是A品牌的霜,下了地铁后发现是A、B、C、D、E、F、G品牌的混合霜。
至于公交车,基本是下三个人才能上一个人。这时候,你会发现娇小在这个城市是一项极具竞争力的出行资本。
6、没有归属感。
有了一线城市的优越感,却没有二线城市的归属感。你不知道你是属于哪里的,在北京混了十几年,时间业已超过故乡,但是,不知道根在哪里。说是故乡?可是当年的人儿已然再无话题。属于北京,可总隔着相当深邃的沟沟壑壑。
7、考验生存和竞争的真实城市。
是城市就会有竞争有PK,只要有一套双方或N方能够认可的规则,就像小时候看电视,规则就是坏人可以陷害好人,但是一定不能弄死好人,好人可以惩罚坏人,但是不能代表月亮灭了他,一定要有神仙姐姐来收了这妖孽,证明这世界还是有公理可循。
真的进了城市混了职场,发现基本上可以说去TMD规则,聊理想的不如聊星座的,聊规划的不如聊忽悠的,聊实战的不如聊沙盘的。神仙姐姐从来不出现来收服妖孽,我要是不代表土星灭了你,你就会代表木星灭了我。
职场书籍一直占据着排行榜上最显眼的位置,“如何快速升职”、“如何让领导器重你”、“办公室沟通七大法宝”、“职场厚黑十五大黄金定律”、“六堂课教你看透他人”等等等等。仿佛有了这些,生存和竞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因为压力而且的各种亚健康折磨着这个城市里的绝大多数人,房子、户口、银子、职位、前途、事业、理想、现实、生存、放弃。
每每年末,总能听到同行业某某中层或某某一线人员脑淤血、心脏病猝死,究其原因,都是亚健康过劳死。本就沉重的年末,加班的众人突然发出感慨“我们不会就这样过劳死吧。”然后,办公区内一片死寂。这些,又不是那些点击率巨高的 “外企中层猝死警示白领七大不良习惯”所能解释的。
这场江湖风云,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不是每个人都能独孤求败。
8、感情人际成本:
且不说由于各种原因难得一见的恋人们了,这个感情成本高得显而易见;但更大的成本是这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感情维系,朋友的朋友夫妻俩忙于工作,3岁的孩子寄放在同城的父母家看管,一周只能见孩子一次,夫妻俩每天晚上噩梦连连都是有关孩子。
城市越大人际越复杂,越冷漠。这是常识,起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又有多久没有见到这个城市里你用一只手都算得过来的朋友了呢?
9、时间成本高。
时间成本的飙升的考察是综合原因:一方面拜交通所赐,一方面拜核心区的物价所赐。交通让我们只能租房在偏远地区,核心区的物价又将众人赶得远远的。于是,我们总是在从一个地方奔赴另一个地方,又从另一个地方奔赴到更远的地方。
如果某天我提前30分钟到达约定的地方,我会高兴到疯掉,简直觉得那30分钟是自己新赚来的一样。
或许说,城市大了,时间成本高了,然后这些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要条件,不过,我们这儿,有着最多的以国际化都市为目标的城市,其实,国际化了,就什么都不是了。
……………………
100、无处可逃。
算到最后,结果居然是无处可逃。
在北京这么久,印象里见过的人都是对北京有诸多不满,有三代土著有二代移民有一代北漂,但是,问题却是:即使有两百个逃离北京的理由,为什么我们都还没有离开?
N年前一个人跑到北京,住在上下铺的集体宿舍时,买了本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上东京》,书里的漫画和故事打动了很多奔赴北上广的漂泊者,但真正打动我的,却是后记里直子的一段话,大意是其实当年离开温暖安逸的老家来东京时,不过是一个想法:也许到了东京,生活会有什么改变吧?
我从小城市来的,虽说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可是仍是个骨子里传统的城市。在那里,能看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同样能听到青春提前结束的哨声。虽然不情愿,但是在那里,青春变成了孤岛。一个人却很难为自己做出什么决定,青春梦想总会以最快的速度湮没庞大的亲戚集团与街坊四邻的鸡毛蒜皮中。其实挺不甘心的,但是又无可奈何。
也许,就是为了那一点点儿的改变,由内而外的。
北京很宽容,虽然我们可以尽量的去痛恨户口。但基本上所有的城市居民,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而所有的小城往下数三代,又会成为那个时代的大中城市。从人口数量上来说真正祖上三代以上都在北京的土著已然成为这里的稀有生物,它跟上海比起来,原住民的主体性已经弱化很多。基本可以算是移民城市了。
在这里,没有那种被某种磁场排斥的感觉,你总能找到一个磁场气味相投的人。这个城市不仅仅是为北京人而设。各个热门圈子里生猛非生猛的白领非白领,不管来京时间长短也不管有没有户口房产或暂住证,大家还是喜欢强调,我原籍哪儿哪儿的,时不时的彪上家乡话却很少异样眼光。
就是这样,这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你总能在这儿找到你想找的你想要的。你觉得你想到达的那个彼岸,看起来也没那么遥远,因为有同行的人。对我来说,我就喜欢这儿什么人都有,不经意间总能冒出些匪夷所思的人物出来,每天都能经历点儿神奇的事儿,遇上些神奇的人。
北京很有底气,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有底气的感觉,接触多了老北京的大老爷儿和大姐大们以后,发现在这个他们已经是少数人的城市里,还有着并不让外地人排斥的没有距离的优越感,这种浑厚的底气可真不是一代两代能修炼来的。
真正的老北京才不会在意你对他生长的这片儿地儿有多少微词,他们会陪你一起唠。唠熟了,会和你一起对着热腾腾的火锅叨叨下其实他们也就不喜欢那些素质不过关的外地人而已。我就喜欢这份儿笃定,骂你贬你捧你摔你都不当一回事儿,爱谁谁。
这儿也藏龙卧虎,拿着相机在小胡同溜达,坐在靠椅的白发大爷颤巍巍的开始讲旁边这个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红色小门里是住着哪个牛掰的大师。找个小店鼓捣鼓捣店里的摆设,然后店主淡定的说这又是哪朝哪代的文物。出租车司机能给你唠个上下五千年永不疲惫,即使不认得你要去的地儿,没事还喜欢拿英文教育下小年轻communication是非常重要的。哪儿哪儿都是宝。
就是这份底气,让人待在这里觉得挺自在的,你再把自己搞得再非主流再奇装异服人模鬼样,走在西单五道口798那些新区域里,也没人多看你一眼。你再诡异,也就是一普通人。
你乐你的自在,我活我的潇洒。你弹你的吉他我拉我的二胡;你唱你的广场我唱我的地下道,居然有一天,还就登上万人舞台去唱那首春天里的歌。所以说,你再觉得自己平凡,也总能找到你要找的东西。就是这样,各类艺术非艺术文艺非文艺的男女青年前赴后继,在这儿,总能找到能容下你的那一个厂房。
对了,所以说,最勾人的地方就是,即使你没钱,你混在这儿也不会绝望。当全天下都在PK谁更有钱的时候,这儿的人还在琢磨谁更牛逼。你愤青,你小资,你波希米亚,你嬉皮士,你文青,你拧巴,你摇滚,你民谣,你时髦,你老杂,反正,你就是混得够自在。
然后,有些东西,一点点儿实现,虽然不是千里马速度。有恐惧,有茫然和无望,但是,总能找到那么一点点儿坚定,一点点儿强大。
虽然我们是飘一代,虽然有时候我们的幸福感看起来那么脆弱,虽然有时候忍不住用标签上价格来判断自己的价值。只是再现实,也没失掉理想主义的那个范儿。理想主义的草莓们撞破鼻头然后消失了,理想主义的榴莲们继续还愿意相信着什么。所以,你能看懂我在说什么。
说白了,你脑子里想的事儿也就是为权为名为利,嘴皮上的功夫都是浮云,因为任谁都知道,也就北京能给你这些了。
|
|
-- |
|
|